分享

上世纪陕西现波斯王子墓,女主身份成谜,专家:既是女儿也是妻子

 历史子衿 2020-10-20

人常言“一百年历史看上海,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西安”,可见陕西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占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

因为历史悠久,陕西境内的古墓简直数不胜数,当地人常开玩笑,工地常常挖着挖着就成了考古现场。

唐朝时期,陕西西安成为了当时富饶的国都,得益于唐代开放包容的思想,长安城里汇聚了五湖四海的人们。这些外国人可能来自波斯、日本甚至昆仑,共同构成了京都繁华的一部分。

也正因如此,考古专家曾在陕西发掘过一座波斯王子的古墓,墓志铭上的文字让专家甚至惊奇,不禁感叹外国人真会玩。

上世纪陕西现波斯王子墓,女主身份成谜,专家:既是女儿也是妻子

一、奇怪古墓揭开两国旧事

上世纪五十年代,专家在陕西发现了一座古墓,虽然这种事情在当时几乎是屡见不鲜,但这座墓显得尤为不同。

首先这座墓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夫妇二人都有自己墓志铭,专家还是从中得知他们来自唐朝。意外的是墓志铭上还发现了波斯文,下边才是汉字,这种双语墓志铭比较少见。

可以确定的是,这墓的主人一定与古波斯帝国有些联系,或者他们本就是波斯人。经过对墓志铭的仔细解读,专家终于弄清了墓主人的身份。

古墓的男主人名叫苏谅,曾是一位波斯王子,也是唐朝左神策军,女主人则是他的妻子马氏,正如料想的那样,他们二位并不是中原人,是博斯萨珊王朝的皇室后裔。

上世纪陕西现波斯王子墓,女主身份成谜,专家:既是女儿也是妻子

波斯的皇室埋在了大唐的国土上,这让专家觉得事情并不简单。查阅了大量古籍后专家终于得出结论,原来当时古波斯帝国曾与阿拉伯发生过冲突。

因为波斯当时国力较弱,于是便前往大唐寻求庇护,可当时唐朝皇帝对这件事并不感兴趣,仅将波斯列为了名义上的唐朝都护府,便草草了事,并未出兵,多年后阿拉伯人占领了波斯。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波斯的王公贵族纷纷弃家出逃,一多半来到了大唐定居,有些人在此期间进入了朝廷做官。

显然墓主人苏谅就是这种情况,做了大唐的臣民后,苏谅和一大家子人便再没有想过重返波斯,而是选择了在这里终老。

上世纪陕西现波斯王子墓,女主身份成谜,专家:既是女儿也是妻子

二、墓主人双重身份成谜

将墓主人生活的时代背景研究清楚后专家们觉得很是满意,随着这座古墓的发现,这段历史总算又多了一条佐证。

然而有一处细节却令大家十分困惑,墓志铭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是波斯文下面是汉字,且夫妻二人各有一个墓志铭,这看起来都非常正常。

但奇怪的是,男主人墓志铭上波斯文与汉字记载的事实完全相符,女主人的却差别很大。墓志铭上用波斯文说她是苏谅的女儿,但下面的汉字分明写着她是苏谅的妻子。

这显然是不相符的,除非马氏有双重身份,她既是苏谅的妻子又是他女儿,然而这在如今看来显然是不合适,在倡导儒家学说、纲常伦理的封建王朝更是不可能存在的。

上世纪陕西现波斯王子墓,女主身份成谜,专家:既是女儿也是妻子

专家越想越不对劲,这其中一定有些说法。曾有位名叫松德曼的学者认为,这座墓中可能出现了不止马氏一人,应该还有她的女儿,所以墓志铭上才会出现苏谅的妻子和女儿这两种身份。

不过这个假说很快被否决了,墓中的女性只有马氏一人,而且墓志铭这么重要的东西大概率不会刻错。所以真相恐怕只有一个,马氏既是苏谅妻子又是他女儿

三、波斯特色风俗

其实专家一开始的思路就被带偏了,犯了经典的“先入为主”的错误。他们一开始认为在大唐不可能出现父亲和女儿结婚这种有违伦理的事情,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共识。

但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这座古墓虽然埋在大唐的土地上,但墓主人并不是中原人士,也就是说他们的文化或许与中原并不一样。

上世纪陕西现波斯王子墓,女主身份成谜,专家:既是女儿也是妻子

想到这一层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专家说,原来在古代波斯有一种习俗,这种习俗是拜火教特有的,那就是近亲结婚。

虔诚的拜火教教徒认为敢于近亲结婚的人都是正直的人,因此他们也将这种特殊的婚姻称作“圣婚”,在当时的教会中颇为流行。

苏谅和马氏正是拜火教的教徒,为了遵循教会的习俗,即便他们已经在大唐开始了新的生活,但还是结为了夫妇,这才出现了墓志铭上马氏的双重身份。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真相已经非常清楚了,专家称:既是女儿也是妻子,让人感到意外,并且由衷地感叹,还是外国人会玩。

上世纪陕西现波斯王子墓,女主身份成谜,专家:既是女儿也是妻子

结语

从当今生物遗传的角度来说,近亲结婚会大大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概率,因此这种婚姻不仅在我国被明令禁止,在很多国家都是行不通的。

近亲结婚一般不仅仅指直系,哪怕比较近的旁系亲属之间结婚也是不被允许的。在这个问题上,显然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就有了先进的理念,早早立下了伦理纲常的规矩,这才不会出现波斯王子与女儿结婚的现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