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珍 | 向日葵说(外一篇)

 醉歌文苑 2020-10-20

向日葵说(外一篇)

作者:陈珍  编辑:魅儿


春归不可无花——葵花:秋至不可无实——葵盘;年节不可无籽——葵籽。农家小院不可无葵,川野大田不可无葵。葵呵,你这一年生草本植物,花序盘状,籽可食,也可榨油的向日葵。

松令山骄,柳令水柔,麦令野饱,豆令乡锦,果令农香,著令村富。那么,向日葵则集众精,汇万萃于一身,溶粮油果疏之价为一体,更兼花草树木为己任,美化环境,保护生态。是呵 ,这葵可真神奇:花可供观赏,叶可哺禽畜,杆可搭盖简易鸡舍牛棚,籽可做嗑食——有朋自远方来,可像水果一样用盘子摆上桌来。嗑磕间,引出闲谈的话题,不亦乐乎。就像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那样,一个个精巧的葵花籽小袋陪你长途,伴你短途,为你清除寂苦。你瞧,满车满座的伶牙俐齿好生潇洒,好生艺术的磕着唠着,谈不完的句子,诉不完的心事。

三月清明,田圃复苏精壮劳力者皆鞭牛策马驾驶机械,恳拓播种,奔突于大田。那洼间地界堤沿渠畔,常出没些闲不住的手,老榆树皮的爷爷奶奶们的手,嫩菜叶子的孙辈们的手,操作着缺力少劲的小铲子弱弱地一点一播,点播了期盼的眼睛,等待的心......一场荡漫了春意春气春息的润物细无声的知时节的如期而至的好雨之后,就有俩片叶舌挺出尖尖小帽,舔破土膜,拱破新泥,真是爽心悦目呵!喜逢夏雨连绵,葵苗猛窜,逢堰越堰,逢墙越墙,探头探脑,东张西望着院外世界、园外世界、堤外世界。远远地一簇,是初升的太阳;近近地一片,是普照的阳光——向日葵花开,仰一脸金子的容颜:面端风景,笑仰云梦,昂首苍天,一炬灿然,十叶怒张,狂歌怒放。向阳向阳,焊接太阳之光。呵,可以徜徉期间乘凉,可以立视对面欣赏——你这芊芊学子抑或不谙世事的顽童,尽可凭随了性情,将那大自然的惬意分享。

待到露白草黄,群芳凋敞,葵的卉瓣也片片飘落,然后烧成卷曲的火焰,然后荡入秋风旋成小黄舟,载着大自然神秘的哲理,突螺螺旋进秋的深远之处。只有沉甸甸葵盘,低下哲人般的头颅,越是胸有成竹,越是虚幻若谷,于深思熟虑间酝酿着丰收。向日葵成熟不再仰天,俯首悬垂虔诚,黑白分明的眼仁,阅读理解支撑它挺立的基础——土壤。



向日葵,实实是渗透了人类的各民族的精神情韵啊,难怪画家梵高的旷世杰作《向日葵》其意境高深地让19世纪无一人能领悟其绝,而100多年后才呈现出每幅1亿美元的昂贵价值;而向日葵又实实融汇贯穿于民族风俗,是小民之家质朴而不可或缺的物什呀。你看,巷口村头,同一时间内有多少只滴溜溜旋转的小贩的秤盘,旋着稚童们天真眼仁子的渴望,情侣们小小碎碎的甜情爱意。从经济效益上认识,那它又是学费、书款、婚礼服呢。向日葵,曾几何时,你却是炎黄族人香香的口头禅语:“朵朵葵花向太阳。”于说、唱、画中成为一种象征。如今往事已了,身价自存,本来面目犹觉可亲可敬。

然而,向日葵,永远是本质的向日葵。自然注定你的伟大在于奉献,在于一种精神,也注定你与儿童、小民也与太阳伟人有缘。你的花瓣围成金圈,便紧环真朴,紧环象征,紧环圆满。向日葵,在现代的、未来的经济大潮中也必将继续涌动起经久不息的微波细澜。



月影晨魂

  

此隅虽属深村远壤,而无鸡鸣唤醒,犬吠惊梦。小学校司晨促学的钟也还未到响的时候,只是积习惯性使然,我便脱铺而起,翻过一张日历,翻过一段历历生命,也翻开一段人生历历。又是积习惯性催我脱室步人残夜晓晨,捕捉月影晨魂且恬静出屑碎神秘。手,伸出——心的触须伸出,朦胧的曦意中自我感慨良多:吾人一生耕耘于方寸斗室、课书谋饭,也讲授理想、追求,也书写人生岁月。且历经坎坷、苦修于生命的长枷中仍未消磨尽棱角,然则心中却多了块垒。想年年岁岁,皱纹纵横,这座山是老了;想岁岁年年,重荷在背,这座山是累了。是了,今早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于此隅的良辰美景,自横的空间止纵的时间,整个地禅进这一段生命境界:仰面横空浩瀚,足可阔硕胸怀;环视河川玄奥,亦可顿悟精深哲思......

抽出支香烟,悠悠地点燃,香香地吸一口,抑或不那么认真地抽。只是让缭绕的烟痕在指间将些过去、未来把玩,独独脱开了现在的现实,以求得些许空灵。当然,也独语些幡悟,自语些因果,更多的是唠叨些废话,更多更多的是缘欲语难言而默默无言。闻听些山风树涛,如诵如歌;阅识些闲云舒卷,如思如幻。

样纷乱成的宁静,浓烈也就淡泊;那样无奈出的无争,每每却令人顿生哲悟,教这混噩抑或浑噩世事原也明晰了许多——从生活的炼狱,跨进精神的天堂。然而,这便就是修行了吗?我却又有些不屑甘于这份德行——修身、炼道、养性,又何必庵呀观的,山啊湖的,抑或“会修修于市”的?我说,要修就修于这露辰月影;要炼就炼于这霞红晨魂;要养就养这强健之身——体质乃生命之本!



此刻,我便凝视出大自然这一脸的禅机,且笼罩了道学的光环。昼夜原也忽儿阳缺,忽儿阴虚,忽儿翻来覆去,各占一半的时间,绝无恒常。且于这翻来覆去间又绝决不能重复——绝决不去重复自己,也绝决不去重复别人。只有日、月不落也不灭——那么,我想每个时间的轮子的每一圈的转动都是新的。

是此,该回头了。中年之马,即使脱缰也易放,也易收呵。情性贵在恒久陶冶,又岂在一朝一夕。此刻的此处,应是属于拾撷知识的雏鹰——应是属于英语单词、晨读晨诵、习题演算者的位置。

共性是社会人文式的共性,个性是生活红尘中的个性。在时代大潮流中须保持一定的个性,然而更多的应是随逐。顺治才能治顺啊!。禅一阵月影晨魂的历练、洗礼,原本应回归生活的自我存在之中。日出,而月未落。一东一西,一正初升,一将终落的两个亮点,两个形像永远不能合二为一,又永恒地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如是我想,我应是处闹所而禅心未泯的悟性中人,而又是隐深山又人世极深的生活中人。

然而又思:日月是别人的,也是自己的;时间是共有的,也是私有的。你争取了,这些就是你的:你不争取,也就流走了。当然,别人也不会因此而多或少了,只是你没有得到,白白地流走了。

此刻,我的视野布呈累累秋实;此刻,我置身浓浓的果香与秋意的氛围——太阳升起来了。

呵,晨读的钟声响了。

呵,收获的马达响了。

 

作者简介:陈珍  内蒙古四子王旗人,乡村教师,内蒙古作协会员。诗歌小说散文散见于区内外报刊,多次获奖。新华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居深村赋》。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