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铁株 | 记忆迷失在荆州古城~走向圣地”手记系列之二十八

 醉歌文苑 2020-10-20



记忆迷失在荆州古城

            

▪️“走向圣地”手记系列之二十八

            

 

至今,眼前仍显现出逶迤挺拔的古城墙、绕城流淌的护城河,还有关羽闪烁寒光的青龙偃月刀。

似有一股魔力,荆州古城,我曾一次又一次地走近它。这次,又是我提议到古城观光。

从丹江口市东行,经襄阳然后掉头向南抵达荆州古城,雄伟的主城门东门吞吐着进出的车辆和行人,跨过仿古九龙桥进入城内,右侧有张居正故居。我有点纳闷,怎么以前没见过?莫非,我的记忆出了问题?那好,进去看看再说。

张居正是明朝宰相之杰、改革家,央视“百家讲坛”对他有过详尽论述,武汉作家熊召政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张居正》,获茅盾文学奖,对此我印象深刻。故居属明清时期四合院风格,南北向,前后四重院落,东房西园,典型的官宦府邸。第一进院落迎面是太岳堂,左边是左师居,太岳堂门楣有“千古一相”匾额,两边楹联为“一人而为帝王师,双肩能担天下事”,堂内有明代大儒李贽对张居正的评价“宰相之杰”四个大字,四面墙上布满“荆州神童”“初涉政坛”“休假三年”“步步高升”“荣膺首辅”“锐意改革”等生平事迹板块。

故居内小花园众多,花木葱茏,更有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显得清幽闲适。故居内还包括大学士府、九鸟苑、陈列馆、文化艺术碑廊、首辅论政群雕等。世间流传着“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说法,内涵可能包括湖北人的头脑好使、工于心计、聪明狡猾,不似河南人的厚道和尚武侠义精神,一些湖北人也认同我的理解,还有点得意。其实此语出自张居正,据说他的骨骼比较奇特,肩膀处有许多突出骨头,形似九头鸟。细看建筑物应是新建,不可能是“旧居”,我向工作人员求证,原有故居早已毁于战乱,现今的建筑物是按照原来布局近几年重建的。原来如此!看来,我的记忆并无出错。

出了张居正故居,我们弃车沿马路步行观看古牌坊群。在我记忆中,牌坊群就在马路上,从东门直行就到,岂料到了西门仍见不到踪影,向当地人打听,被问者一脸茫然,或暧昧不明,甚至乱指一通,更有不予理睬。转至北门,儿子招来一辆网约车,相信司机能把我们送到要去的地方,可是他也不知道,思索了一会,说声有了,把我们带到西门附近的开元观和玄妙观,那里确有一两个门坊,但不是我们要找的地方,司机打电话问询同行也说不清楚,儿子只得吩咐司机沿城墙跑一圈,到各个城门看看。

荆州城又名江陵城,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也是楚文化发祥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城北不远处纪南城建都长达411年,留下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荆州又是三国文化诞生和繁衍的历史胜地,三国时代曾是争霸的要津,《三国演义》全书就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荆州。古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原是土城墙,现存古城墙大部分为明清年代筑就,砖墙完整坚固,是我国南方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城垣,也是中国现存四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目前古城防御体系分三层,外面是水城亦即护城河,西通太湖,与古运河相接;中间是砖墙;里面是历史最久远的土墙,有“铁打荆州”之誉。

一般地说,古城只有东南西北四个门,荆州却有六座古城门,其中四座用巨砖砌成拱形,前后两个门道,瓮城围在中间,城门、瓮城、城楼与箭楼及城墙连为一体,宽阔高大,极为壮观,体现出此乃是明清时期汉族建筑风格的大型防御设施。此外还有新开三座三门拱城门则没有瓮城,以利交通。九座城门通向四面八方,出了城门是河滨风景区,我们沿河在城墙外走了一段路,但见树木成林绿地茸茸,或幽篁如海,是休闲和晨练的最佳去处。

我们入住的宾馆在沙市,是荆州市一个区,原与古城即荆州区有一段较远距离,现在的建筑物已把两个区连为一体,火车站和汽车站均设在沙市。如今,再也见不到荒城古道,听不到鼓角争鸣,更无古战场可以凭吊,却有车水马龙和霓虹闪烁,那些英雄豪杰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牌坊群始终没在荆州出现,儿子心有不甘上网搜索,倒是搜到襄阳市区北街有古牌坊群,我一听到“襄阳”二字,立即一拍脑袋醒悟,找了许久的古牌坊群在襄阳不在荆州,真的可遇而不可求啊!荆州北距襄阳220公里,同属湖北,这两个地方我曾多次到过,前后写了多篇散文,在《襄阳文艺》发表过作品,惟独没写过古牌坊,故而晕头转向张冠李戴。古有关羽“大意失荆州”,今有老周在荆州摆个大乌龙,把记忆丢失在古城里。

此乃行程第28天。其时10月23日。



作者简介

周铁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文艺学会文学顾问兼专家指导团成员、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佛山市作家协会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入编《中国散文家大辞典》。在二十多个省(区)近百种报刊发表作品逾百万字,出版多部,作品入选多种权威选本。在各种文学评奖活动中获奖数十项。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