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上海银行与阿里云的合作是"里程碑”式的?

 昵称72020678 2020-10-20

上图为阿里千岛湖数据中心全景

抛开云计算对于单个金融机构能力的提高不谈,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种合作将有望为中国金融业的和谐发展趟出一条新路,并为整个社会带来一个更好的金融。

作者:Toby

有些看似重要的事情其实不重要,而另外一些却刚好相反。

当我们在若干年后回顾中国金融发展的关键节点时,上海银行和阿里云在最近达成的战略合作也许将会被提及。

之所以说这次合作是“里程碑”式的,是因为其未来可能的深远影响。双方在合作协议中商定,上海银行将借助阿里云的技术,特别是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构建起移动端的金融直销平台。上海银行的直销银行系统将因此摆脱传统IOE的架构,开始全新的“云上之旅”。

虽然直销银行系统并非传统银行的核心系统,但对于上海银行这家地处中国金融中心的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其拥抱云计算行为的本身足以让很多改变发生。

从整个趋势上看,在后IOE时代,金融机构对包括云计算在内的新技术不再持有疑虑、试探的态度。而以阿里云为代表的云计算平台正成为金融行业的新伙伴,提供着面向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计算能力。

阿里金融云总经理徐敏表示,“基于互联网业务的直销系统是银行进行互联网创新的主阵地,这种体系并非只是简单的把线下业务搬至线上,云计算直销银行带去的是更符合客户需要的创新服务。”

例如双11期间推出理财产品秒杀,非云化的直销架构无法承载比平时多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交易量,出于成本考虑,任何机构都难以按照峰值去配置自己的IT资源。这时候云计算灵活、弹性与分布式的特质,则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再比如,双方在SaaS(“应用即服务”)层的合作,将使得一些支付宝已经很成熟的金融生活场景应用,也能在上海银行直销银行客户端得到体现,这样,上海银行就能向客户提供与支付宝同级别的用户体验。

上海银行开发测试中心副总经理邬敏玮说,未来上海银行直销银行的客户前端将接入金融云系统,阿里金融云所蕴含的生活场景,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内化到上海银行的服务中去。

除了利用混合云技术构建面向移动互联网的直销银行平台之外。双方还将基于阿里云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搭建实时大数据分析平台,同时整合蚂蚁金服、淘宝、天猫等业务及数据资源,开展业务场景及数据挖掘的深入合作。

总结下来,上云之后的上海银行将在三个方面发生改变:一是其具备了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更好服务客户的能力,二是IT系统藉此从交易主导的转变成交互主导。三是其数据资产可以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而盘活。因此,上海银行有望率先迈进DT时代。

发生在上海银行身上的变化,也可以发生在其他金融机构上。目前,已有近千家金融机构在使用阿里金融云服务,其中包括了渤海银行、东海银行、吴江商业银行、邢台银行等众多区域银行,还有大量的证券、众筹担保、保险、P2P、小贷等企业。这些金融机构正在享受着云计算所带来的改变,并在云端尝试进行交互创新。

抛开云计算对于单个金融机构能力的提高不谈,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种合作将有望为中国的金融业的和谐发展趟出一条新路,并为整个社会带来一个更好的金融。

这,才是更重要的“里程碑”。

过去的几年间,我们见证了传统金融与新金融之间的口水战,“颠覆论”、“非此即彼论”不绝于耳。但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至深水区,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已经意识到,二者并非不能和谐相处。

找准自己是合作的开始。9月14日,阿里巴巴的兄弟公司蚂蚁金服宣布启动“互联网推进器”计划,未来5年助力1000家金融机构向新金融升级。蚂蚁金服对于金融机构的帮助其实是基于其技术上的优势。

特别是在云计算方面,阿里已经走出了领先的一步。2013年8月,阿里云的“飞天”计划完成,“飞天”连接超过5000台运营服务器,现在,这5000台服务器可以作为一台服务器进行管理,这就使得阿里成为中国第一个独立研发拥有大规模通用计算平台的公司。除了阿里之外,全球仅有雅虎、谷歌和亚马逊完成了同样量级的连接。在阿里云的基础上,阿里集团又针对金融行业的客户开发出金融云,为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在内的机构提供服务。

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说,金融服务升级的趋势不可避免,而蚂蚁金服希望顺应这一趋势,助力金融机构的服务升级,与金融机构一起走。

一起走才有出路。用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凯文·凯利的话来说,通过未知峡谷最好的办法就是结伴同行。当下,中国金融从业者面前的未知峡谷就是如何让金融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为了通过这个“窄门”,所有人都需要相互扶持。

上海银行和阿里云的合作,为这段旅程开了一个好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