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资产负债表理解央行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旨在支持市场现金的增加

 昵称72020678 2020-10-20

央行12月29日公布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的操作,旨在支持市场现金的增加。

文\李朝霞

为了缓解春节前的资金紧张,央行建立一种新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

2017年12月29日,央行官网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的新闻稿。央行表示,为满足春节前商业银行因现金大量投放而产生的临时流动性需求,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支持金融机构做好春节前后的各项金融服务,人民银行决定建立“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在现金投放中占比较高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在春节期间存在临时流动性缺口时,可临时使用不超过两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使用期限为30天。

市场分析人士季天鹤指出,央行12月29日公布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的操作,旨在支持市场现金的增加。另根据机构测算,释放现金的规模大概在2万亿左右,与此前几年我国春节前对于现金需求的平均缺口比较吻合。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结论,我们需要分析商业银行和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情况。先来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如果商业银行临时使用不超过两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话,商业银行存放在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就会减少,这种变化体现在商业银行资产端中的“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中,即“存放中央银行款项”降低,但是 “现金”增加,相当于商业银行用在央行的“存款”置换“现金”。

在商业银行的“现金”增加之后,储户从商业银行取款的这种行为,会减少商业银行之前所增加的现金,储户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减少,仅就该项操作而言,会导致商业银行缩表。

再来看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变化。这一举措将降低符合要求的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额,继而引起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变化。具体说来,此举将导致商业银行存放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减少(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为总负债中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项目),央行发行的纸币(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为总负债中的“货币发行”项目)增加,但是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季天鹤还指出,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这种“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可能从2017年春节前就已经开始了。因为如果比较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货币发行”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这两个数值在2016年春节前两个月(2016.01和2015.12)和2017年春节前两个月(2016.12和2017.1)的变化,不难发现,在2016年春节前,“货币发行”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的总量增加,而在2017年春节前,“货币发行”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的总量保持不变。季天鹤认为,2016年春节前,“货币发行”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的总量增加是由于央行增加贷款、但同时维持准备金存款的规模所致;2017年春节的总量稳定,是由于央行负债端货币发行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互相置换所致,与2018年即将发生的情况类似。(编辑:由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