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云社演员得病众筹:谁为善良兜底?

 昵称72020678 2020-10-20

近日,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突发疾病,家人通过水滴筹发起众筹一事引发争议。据悉,德云社吴鹤臣近日突发脑出血,5月1日,其家人通过水滴筹发起百万众筹。但很快就有声音提出质疑,包括患者有房有车为何也发起筹款,并勾选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平台是否提前核实了该病症所需治疗费等内容。

4日,水滴筹方面回应,有房有车也可以发起筹款,勾选“贫困户”是发起人误操作;曾与医院沟通,但医疗花费医院也没办法给出。德云社也公开回应表示,吴鹤臣妻子发起众筹系其私人行为,公司已开展内部募捐活动。目前,该筹款通道已经关闭。

4日深夜,吴鹤臣妻子在微博上公布了家庭基本情况证明,并表示“没有逼捐骗捐”,陆续会公布一切信息,目前筹集资金在水滴筹平台,会为水滴筹提供医院官方账户,全部用于医疗费用。更多详情请点击德云社吴鹤臣妻子回应诈捐质疑 大病筹款平台陷信任危机

尽管如此,网友们还是表示,类似的众筹平台机制应该完善,不能“消费大家的善心”,甚至有人对平台的性质产生怀疑。对此,「看懂经济」邀请几位专业人士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张正

福来战略品牌咨询机构顾问、研究总监,看懂经济评论作家

慈善行为的对错有没有标准?没有;谁有资格做慈善对象有没有标准?也没有。

于是,才有了德云社患病相声演员据说并不缺钱而去“众筹”,当大众得知100万元巨资“轻松”筹得,并且看病根本用不了那么多,旁观者不干了……

这就是不成熟的表现,在慈善活动中的种种表现,双方都还是小学生。

慈善中赠与受的双方是平等的,谁也不是天然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从这个意义上说,赠予方不光是付出,他得到的是帮助别人的满足感、荣誉感。也许对方并不缺少金钱,只因为你爱他,你愿意以慈善的形式表达你的爱意;接受方也不光是得到,他也许付出了自己的声誉,把自己由正面变负面,从此背负一生的情债……

这次慈善活动,参与的各方对了就对了,错了就错了,都有收获,包括收获了经验教训。也许今后,我们的慈善理性会多一点。

我们经常听说接受慈善捐款者,非常小心节约地使用捐款,并且把剩余部分再次捐给社会,把爱心传递下去。我们如何把这个事件由负面变正面呢?大家出出主意……

杨泽云

博士,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看懂经济评论作家

首先,公益众筹平台不断暴露的公众善意被消费这种现象就如不断上演的碰瓷一样,在缺乏个人征信的社会中可能会愈演愈烈。只有建立完善的个人诚信体系,严惩失信者,善待守信人,我们的社会方能进入良心循环。

其次,作为公益众筹平台,在公益众筹活动中应发挥何种作用,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应该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我想这不仅是大众为减少或避免善意被消费的呼声,也是想健康持续发展的公益众筹平台的呼声。

最后,商业保险作为家庭及社会的稳定器,应该进入每个家庭,为每个人保驾护航。在此也期望我们的保险业能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确实为更多家庭和个人提供更多的保险保障服务。试想,如果所有人都能通过保险降低健康、意外等风险,各种众筹平台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吴时敏

看懂经济评论作家

德云社的相声演员突发重疾,在众筹,这个事情应该从正反两方面来看待:一方面他妻子用虚假信息欺骗众筹平台的工作人员,一则是众筹平台运行中还存在不规范,只听发起人的一面之词,未对其真实性进行考察,就发布于平台之上;

二则从他妻子一方出发,可能是救夫心切,大难临头,一家之主倒了,尽量多筹点钱,以备后患,但是未想到这个平台应该是给更贫困的家庭的。

另一方面,通过这件事情,也让我们看到了,众筹的方式,以比较快的速度筹到款项为自己的亲朋好友治病,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不足的是需要政府有关单位规范此类平台的健康运行,严进严出,执行到位,不让坏人有空子可钻,提高普通群众对此类平台的信任度!


欢迎加入顶级学习研究资源群/工作与实习信息分享群/硕士博士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根据自己的需求加入相应社群

<  end  >

如果您对本文有好的想法,就留下您的宝贵建议吧!

看懂经济热文   点击即可查看

1、央行为什么在今天宣布定向降准?

2、IT安全生产运行可不仅仅是IT团队的事

3、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战略筑就远航的灯塔

4、银联下乡,农民上网,乡村振兴卡振兴乡村

5、服务小微31年,这家城商行为什么会有互联网的发展速度?

你的每一个“在看”,我都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