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解5月CPI数据

 昵称72020678 2020-10-20
文章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0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其中,城市上涨2.3%,农村上涨3.0%。

食品价格上涨10.6%,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上涨3.3%,服务价格上涨1.0%。1—5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1%。(更多原文点2020年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阅读)

对此,「看懂经济」邀请几名看懂经济评论作家对此文进行了深度解读。(评论内容精选自看懂APP的解读)


王鹏

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看懂APP评论作家

2020 年 5 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 0.8%,降幅较上月收窄0.1 个百分点,同比上涨 2.4%,涨幅较上月回落 0.9 个百分点。2020年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整体符合预期。

首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受到国内疫情情况与国际形势的影响,波动在预期范围之内。

CPI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在于食品项边际拉低,猪肉价格涨幅下降,非食品价格平稳,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同比上涨,疫情之后居民可选消费边际有所升温,但总体仍然较弱。

此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于国内提振士气、恢复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总体指标表明国内经济恢复势头较好,对未来生产消费水平的恢复可抱有信心。同时需要关注以下三点:

第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稳定、保基层运转,解决基本问题。

第二,切实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为防控疫情,央行推出多项货币政策工具直达实体经济,6月1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关于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准惠及小微企业。

第三,从长远计,为未来可能的发展规划例如防疫常态化、应对国际社会各种危机和挑战等留出政策余地。国内应当加快恢复防疫常态化下的生产生活秩序,早日夺取防疫和发展的双重胜利。

国际上,据世界银行称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约5.2%,是150年以来最严重的四次衰退之一,国内政策应当做好准备应对全球经济环境低迷可能带来的危机和挑战。 


周正国

独立评论员,高级经济师,看懂APP评论作家

CPI里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CPI很稳定。疫情影响了食品供应,食品价格尤其是肉类价格上升很多,疫情之后回落较大,带动整体CPI回落。

疫情同时导致全球生产与交通需求大幅下滑,因此能源价格下降,对冲了食品价格的上涨。

略有意外的是旅游受疫情影响很多,需求下降不少,但是价格上涨不少。合理的解释似乎是低端大众旅游减少了,但是高端商务旅游比较刚性,带动整体价格上升,未来数据增多后,会拉回来。

再就是租赁住房价格上升有点意外,合理的解释之一或许和旅游一样,低端城市移民租赁减少导致,或者说统计内的租赁房租金更刚性。

大家很担心经济滞胀,这个月的数据看来,还是比较乐观。 


邓宇

北京看懂研究院研究员,看懂APP评论作家

通货膨胀是否存在一些误读,争议较大的一边是富裕阶层的通货膨胀,需求仍旧保持着很高的潜力,难以捕捉到这类群体消费需求降低的信息,贫富差距的分化日益严峻,所以通货膨胀的分化是很好的解释。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复工复产的周期仍然较长,由于海外疫情扩散、世界经济复苏困难,总需求的疲软已经有了共识。

可以从保罗·沃尔克的视角来解决,容忍通货膨胀意味着保住就业,给予经济主体释放一定的活力,激活市场信心。

适度的通货膨胀是经济复苏的必要条件,而过度的通缩则是经济恢复性增长的症结。

当前的政策需要花大力气构建消费市场的开放式环境,帮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市场主体复苏,获得生存的空间,扎根田野调查、企业工厂等,提供纾困措施。

而需要注意的是,提高低收入群体和农民收入是非常关键的政策导向,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变失业率的风险比较大,需要从长计议。

提升就业率,释放更多政府公益岗位等都是长远之计。我们的货币政策不要让老百姓的票子变毛了,这是底线。 

看懂小程序上线啦!

看懂小程序APP

文章转载请加微信号:A130509


看懂经济热文 点击即可查看

1、征求意见即将收官时,再议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新规

2、央行主导债市下跌背后的深意

3、听说,央妈和财爸又和好了?

“在看”我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