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人过节回家10大注意事项(男女通用版)

 兰陵笑侠 2020-10-20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在外面时间久了,多半有些陌生、疏离的感觉,但故乡和老家总是要回的、要面对的。山东是孔孟之乡,山东人回老家可能讲究的更多一些。闲言碎语不多讲,直奔主题。

1.穿衣打扮不可大意。山东还是个相对传统保守的社会,穿衣打扮太前卫、太新潮有点接受不了,中规中矩才能给人踏实靠谱的印象,否则会产生变质变坏的感觉。尤其是女孩子,可以洋气起来,但应避免奇装异服、浓妆艳抹,防止吓着老家人。

2.说话一定讲方言。这是一个容易忽略的事情,一些人长期在外地工作,习惯了说普通话,回家后还是拐不过弯来,自己感觉不到什么异常,可是在街坊邻居看来这是拿腔拿调,忘本忘根。所以,回家前先把自己的舌头捋捋,把各种方言土话回忆一下,真正做到“乡音无改”。

3.常出门走动走动。除了自己的小家,还有左邻右舍的大家,回老家后不宜宅着,需要出门走动走动,多露露脸,跟婶子、大娘打个招呼,让人家知道当年那个捉鱼摸虾、上梁爬树的小子回来了。要是总宅在家里,人家会以为你混得不好,不敢出门。如果带着媳妇、孩子回去,更要让她们跟着游行一番,让乡亲们认识认识、夸赞夸赞。

4.生活上别太讲究。老家的压水井、自来水可能水质不是那么好,只要喝了不拉肚子,就别总是带着纯净水。掉到桌子上的饭菜也别当垃圾扔掉,能吃就拣起来吃下去。几只苍蝇嗡嗡地飞来飞去,家里老人盘子锅碗有些油腻也别嫌脏。长辈用筷子给你夹菜时,千万笑容以待,不要存有心理障碍。

5.有耐心多倾听。没结婚的催着结婚,没孩子的催着生孩子,生了一个的催着生第二个,老家人就是这么真真切切地关心着你的家庭生活。她们有什么要求就应承着,心里可能很抵触,嘴上也要“好好好、是是是”。可别小看这些絮絮叨叨的话,汇聚起来就是影响国家经济生活的一股巨大力量,过去属于偷偷摸摸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咱山东二孩出生率全国第一,这是响应号召为国家做贡献的正能量。

6.吹牛对自己没好处。山东人很直接,直接到开口就会问你工资多少。对这种调查别打肿脸充胖子,如实回答对自己没坏处,可以不必精确到元角分,但也别几千几万地往上吹,房子、车子贷款买的就说是贷款,别把自己吹乎得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山东人就是那么容易相信人,哪怕是吹牛说大话也会当真,如果哪天人家遇到麻烦、需要办事借钱找到你,吹起来的牛皮可要老老实实兑现。要不然,还有何脸面?

7.喝酒留三分。别以为自己是山东人,酒量都跟武二郎一样。山东人不是最能喝的,却是喝起来规矩最多的。回家就是客,有客就有陪,主陪、副陪,三陪、四陪,不喝吐放倒似乎不过瘾。不管酒量大小,最好留有余地,免得受醉酒之苦。特别是外地女婿第一次到山东拜“泰山”,陪客的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大酒缸,乖乖认怂可能是最佳策略。

8.克制过夜生活。回到老家北京时间不好使,要执行山东时间。山东时间比北京时间早两到三个小时,比如长沙晚上十二点夜生活才刚开始,而山东早已关门闭户、街清巷净了。外出聚会吃饭,不宜通宵达旦,更不能彻夜不归,想着早点洗洗睡啊!

9.国家大事懂一点。在外面闯荡是见过世面的人,老家人会跟你聊聊外面的世界,这方面要略微做点功课,多读读人民日报、看看新闻联播、听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东人很大气,关心的全是国家大事,村里老少爷们谈论的都是中美关系、解放台湾,关心的都是改进作风、打虎反腐,事事连着中南海,件件关系党中央,聊起来可不能一问三不知。

10.女人不上桌。这个问题颇有争议,吓得一些姑娘不敢嫁到山东来。实际上没那么封建,主要是山东人大家庭多,聚起来少则一二十口,多则几十口人,一个桌子摆不下。男爷们一个桌子,女人们一个桌子,这样吃饭说话交流也方便。山东小伙领着外地媳妇回家时,一定提前把这个讲清楚,不是歧视,也不是偏见,而是为了方便。并且过年的时候,一般还会请新过门的媳妇吃饭,那又是女人尊贵、男人上不了桌的场合。

回趟家容易么,还这么多道道规矩。小编想说的是:一方山水一方人,一方风俗一方情,面对生养自己的土地和乡亲,只要能回家,再苦也值得,只要能团圆,委屈一点算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