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级特级老师说的:一年级意识流!

 惠民大叔本叔 2020-10-20

惠民大叔第80篇,每天一篇和300个厦门家庭一起交流孩子在厦门的成长教育。


=====================

1、

今天,看到一个新的词,叫【一年级意识流】!

一年级学生智力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以后速度逐步减慢。一年级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旺盛时期,这一时期变化显著。

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这是惠民大叔在去年家长会上发言说的一句话。每个孩子调皮是正常的,爱玩是正常的,当然,听话也是正常的,学习好也是正常的,因为他们是多么的优秀。

所以,不要太在意孩子这个不好或者那个不好。

当然,如果有不好,帮孩子改正就行了。


2、

一个从一年级到高三都当过班主任老师写的:

案例一:“被忽视角落”的学生进步了


近期学校安排我代了一个月一年级刚入学的拼音课。有一个坐在前面的小学生,比别的同学矮半头,基本上没有掌握所学内容,课堂上基本不说话,应该是一个“被忽视角落”的学生。

我每堂课特别关注他,到黑板前演示时,他够不到黑板,我就抱起他。同学们都笑,但他写得很正确,我就让全班为他鼓掌。还有一个小男生,做事特别认真,写拼音很慢、很工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特别爱告状。

同样,我给了他特别的关注,耐心地等他写完,并表扬他写得很工整。单元考试他们都考了90多分,这是原来的任课老师没有想到的。

案例二:学生为何有“我很差”的心理定式


我是一位教学经历比较特殊的教师,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都教过,且一直当班主任。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很多学生在升入初中或高中时,除去文化课底子薄弱、成绩不太好外,其他各方面都不错。我常常为他们感到可惜、感到遗憾,可是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和一年级的孩子面对面接触,心与心交流,手携手玩耍,我忽然找到了答案,其实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别是从小学一年级课堂教学开始的。我把这种现象命名为“学习问题生的‘定式差’”。意思是在学生心目中有了“我反正很差”的心理定式,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是一年级入学后的课堂教学。

3、

小学一年级学生很认真、很坦诚、很负责,“童言无忌”,还没有像初、高中生那样的自尊感、自羞心理和“保护别人自尊”的思想。


坚决纠正孩子的读音、书写和握笔姿势的错误。看到这些错误时,我慢慢地帮他们彻底纠正过来了,没有半点犹豫。

4、

一年级学生知觉发展不够充分。做作业时往往看错题,或者把方位搞错,如:常常把毛写成手,把6写成9。

在观察顺序性方面,他们显得杂乱无章,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没头没尾,这些到二年级会有明显的好转。这一时期只要能引起自己兴趣和关心的事物,注意力就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

如收看电视中的动画片能坚持到最后,家长叫他的名字都没反应。这说明一年级学生在一定条件下,他们注意力集中相当长时间。他们注意力的一个特点就是,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就会专注。

所以,找到属于自己孩子的意识流,然后加于引导,就行了。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一年级才刚刚开始,所以不要急下定义。

不用急,练字的好好练字,阅读的时候安静阅读,玩的时候放心去玩。

专注做一件事。

惠民大叔想说:慢慢来,这样比较快。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