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成长教练小朱:七年的迭代成长,来源于这四次蜕变》(小炜)

 碧海蓝天kx32di 2020-10-20

与写作教练Peter老师的一番深度交流后,发现自己虽然一直在成长,但个人的影响力颇受局限。

这触动了我想用文字来梳理自己这七年来的蜕变成长的故事。其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我、认可我和信任我。

回想一路走来,我之所以能持续地获得成长,皆来源于我能直面自己的短板找对方法。

经过7年的成长和蜕变,我要重新给大家介绍下自己,介绍下那个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自己。

              01~我是谁?

我叫朱金炜,男,祖籍福建莆田,现在坐标莆田。

2012年9月,就读于福建警察学院,读的是计算机专业。大学期间,我做过保险推销员、发过传单,组织过老乡师生聚会,代表系篮球队,拿过院冠军。

大学前两年,受到《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和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老师的影响,我开启了大量的阅读输出,在大二一年,我读了100多本课外书。

2015年6月,专科毕业于福建警察学院,因不甘于以此学历就业,又因阅读对经济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萌发了想要专升本的念头,在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下,通过3个月的闭关备考,最后以专业成绩前一百多名进入了武夷学院。

2015年9月,在武夷学院中的健身房成功应聘了单车教练,经过一学期的授课,成了健身房的最佳人气单车教练。

在武夷学院的两年大学生活中,我参加过校模特大赛,取得了亚军。参加过系篮球赛,取得了冠军,还结交了几个武夷山当地茶商挚友。

毕业半年后,我进入一所民办中学从事教务员工作,在这一年工作中,工作虽然安稳,但看不到上升空间,这就犹如温水煮青蛙。让我意识到了危机感,如果年纪轻轻就安于现状,那未来势必要承受更大的痛苦,还不如趁年轻,多出去闯闯。

辞职两2个月后,我选择从事了自己爱好的健身职业,做了一名健身教练。这一干就是半年,在这半年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把兴趣当做职业,最后可能都会对此失去兴趣”,因为躬身入局,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虽然在半年的工作经历中,自己拥有客户量16人,平均每个月的业绩在1万左右,工资6000左右,不错的工作成绩,但发现这样的状态不是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我就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

经过长达几个月的考虑,现在,我准备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之上,向中学后勤管理领域进发。选择往这个领域发展的原因,是这份工作具有较大的挑战性,更能磨炼和提升我的工作能力,打造职场竞争力。

                      02

             我的四次人生蜕变

人的改变,来源于机遇,也来源于反省。在我蜕变的这条路上,也是如此,每一次蜕变伴随着深刻的反省,也伴随着一些机遇。

001 第一次蜕变:瘦身逆袭,从200斤的胖子变成一个150斤的帅小伙。

因为高中欠下的“债”,注定需要大学来还。高中毕业时,我的体重飚到了200斤,俨然已是一个同学们眼中灵活的胖子。

初入警院,发现同学们身材都很结实,这让我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有了几分不适和心生自卑感。

为了不让自己在群体中显得那么异类和成为同学们调侃的对象。我开始努力的奔跑,即使在下雨天,我依然会去塑胶操场跑步。

人一旦下定决心,就能把事情办成。

我开始设定自己的瘦身计划,并且每天记录自己的体重变化。

从半年的大目标拆分到季度的中期目标,再到落地践行的月度目标,层层递进,有规划、有拆解加上强执行力,持之以恒的推进目标。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从一个200斤的胖子瘦到150斤的精神小伙。我也成了老师和同学们口中“胖子就是一个潜力股”的代言人。

这一次身材大的蜕变,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不仅让自己重新拥有一个健硕的体格,更重要的是,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变得更加阳光、积极、正能量,并立志要像俞敏洪老师那样,把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传递给了更多人。

从大学到现在,长达七年的健身,不仅让我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

更重要到是,让我感悟到了,人的成长,一定是存在一个自身无法容忍的“痛点”,一旦自己向内打破,主动去突破这个痛点,人生就会迎来一个全新的蜕变和成长

【“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价值观】

002 第二次蜕变:爱上阅读,从来不爱阅读到疯狂的进行课外阅读。

从小学到高中,我是一个好动而不爱看课外书的小伙子,想不到会在大学爱上课外阅读。

或许是,因为那时学校采取的是半封闭式管理,自己又不爱打游戏,除了课余运动,就想着拿阅读书籍来消遣时间。

大二,在线上结缘了现在赫赫有名的罗振宇老师,观看他在优酷上更新的视频,不仅拓展了我的视野和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他还推荐一些好书,让读完受益匪浅。

同期,我还结识了俞敏洪老师,看他的演讲视频,听他的个人成长故事,不仅给了我更大的勇气去推动个人成长蜕变,更重要的是,他传递了一种正能量的利他主义价值观,至今依然深深地影响着我的行为举止。

回想那时的阅读场景:一处安静之地,一本书,便可以让我如痴如醉,忘乎所以,甚至忘掉了时间的流逝。

后来,我想要阅读的一些书在图书馆压根找不到,就只能开始网购。那时的大学生活费并不富裕,所以我节衣缩食,统计起来那时候买了100多本课外书,一个学年的时间全部读完了。

大学培养下来的阅读习惯,至今都未曾改变,唯一不同是阅读速度,没有拼命让自己一天一本的去读,而是每天基本要抽空30~60分钟进行深度阅读,每年阅读量在40~50本,每年购买量80~100本。放慢节奏,为的是更深的去领悟和汲取书中有价值的内容。

这一次的蜕变,让我爱上了阅读,它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扩展了我对世界的认知,提升了我对事物的思辨力,并且让我的格局也获得升华

【人不可能遍察万物,但人可以慎独一己】

003 第三次蜕变:复盘日记,七年的笔耕不辍累积写下了100多万字。

当输入不断地增加,发现自己的脑容量有些不够用,且知识有些混乱,思来想去,我既然热爱阅读,那么就应该为自己所读的收获好好的做记录,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写日记。

从大二至今,我已经写了长达七年多的复盘日记,如果一篇日记以500字左右来算,一年以350天为准,加起来也笔耕不辍的写下了100多万字。

时间就是最好的朋友,每天看似不起眼的一个小举动,多年的叠加就会形成一个让人望而却步的成果

长期保持写日记的习惯,我从其中总结了三个关于展开复盘的关键点:

知道自己每天要做哪些事情:根据时间四象限管理法,来安排每天必做的三件重要的事情,并且为这三件事的重要程度排序,从最重要、最有难度的事情开始做起,但是也不能过度的把时间都浪费在一件事上,一定要懂得适度的安排。

哪些事情没做好总结出原因,并且要清楚如何避免下次发生雷同的情况:在当天晚上,我会根据推进日计划的情况,进行一个目标进度复盘,总结出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并分析为什么做的不到位?原因在于哪里?是否可以改进?只有这样不断地自我反问,才能触及问题的根源。

每天有哪些特别的感悟:这点很关键,每天总结自己的进步,会让你知道自己的付出是有所收获的,而不是徒劳无功的。同时,也是不断地挖掘自己的长处,为可叠加式成长注入更多的能量。

长期的写日记复盘,不仅让我的思想不断地深化蜕变成长,和更加有意识的去完成每天的计划,而且也为我现在的开始写作之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004 第四次蜕变:遇见良师,深入扎根学习写作

2020年2月底,因为持续观看俞敏洪老师输出的56篇“疫情”日记,触动了我想要开始重新开启尘封已久的公众号写作之旅。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在自己的公众号《小炜践行者》上,以“2日一更文”的形式分享自己所写的文章。

三个月下来,我持续输出已经有40篇文章,累计写了6万字。

有心做到一件事,上天都会垂青于你。

在3月底,同城朋友爱丽莎推荐写作三六五平台的19.9元10天训练营,我抱着“试错就是试对”的心态扫了海报上的二维码报名学习,没想这一试,便一发不可收拾。带着10天的写作收获,步入了第二个阶段的22天写作训练之旅。

在第二阶段写作训练中,可以说是,22天如一日的重复着同一个流程:每天听2遍Peter老师的语音分享→记录重点→梳理写作框架→收集写作素材→撰写初稿→打磨初稿,整个流程下来,需要3~4个小时。

每天的作业都是以极致态度去完成,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己的多篇作业被Peter老师和三五六平台转载,在同学们口中,我俨然成为了一个写作的极致践行者。

努力终究会有回报,在二十二天写作训练营的最后比赛中,我脱颖而出拿到冠军。这也标志着自己的写作能力开启了质的飞跃,让我有了更加有信心,在未来的日子里,去写出更多好的文章,并做好自己的公众号。

这一次蜕变,是心性上的蜕变,稳定、扎实、平静,让我的内心更加笃定和成熟了。更重要的是,遇到了价值观和理念很契合的Peter良师,他不仅教会我如何写出更好的文章,还启发我去提升自己的格局和影响力。

【深度阅读与写作,是一辈子的事情】

                     03

            我未来的写作规划

写作和从事其他职业是一样,能力越强的人越能上升到金字塔的顶端,收益更加丰厚。

通过22天系统写作训练后,我养成了比以前更好的写作习惯,树立起“以终为始”的学习思维,提升了自己汲取新事物的能力。

未来,我会不断地往“个人成长”这棵认知树里填充血肉,让这棵“树”蓬勃发展。并且像鲸鱼一样大量的阅读书籍,然后筛选出符合自己细分领域的知识填充到这棵“树”中。

具体规划如下:

1、坚持在个人公众号《小炜践行者》上做到“2日一更文”,通过持续输出,提升自己在聚焦领域的影响力,努力在3年内成为“个人成长”细分领域的写作代言人。

2、购买更多“个人成长类”的书籍和专栏,汲取更多专业领域的知识,来不断地完善自己在垂直领域的综合能力。

3、聚焦专研《论语》相关的国学经典书籍,争取3年内,自己有能力对《论语》原文做解释。深入扎根学习传统文化,会赋予我力量和内心底层的改变,让自己打下了较好的修行和人格基础。

4、不忘初心,希望自己能成为像刘润老师所描述的:“顶尖高手~窄门思维的践行者。他们比的是慢、是笨、是扎实,是聪明人下笨功夫”。

5、持续追随Peter老师,扎根学习如何更好的写作,打磨自己的写作能力,力求成为一个稳定持续输出的成熟写作者。砥砺前行,为写出一本属于自己作品代言人的梦想而不懈努力。

如今,我扎根于“个人成长”这个细分领域,用自己的行动和奋斗为这个行业添砖加瓦,我相信通过身体力行、始终如一,定能生发出在这个领域持续影响力。

我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和你一起向上生长,向内扎根,蜕变生命。

希望我的故事能给你启发,也希望你和我一起成为个人成长的极致践行者。

我是小朱,我为个人成长代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