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据说,这是目前注解最详细的《幼学琼林》了(16)

 徐子曰 2020-10-20

【文臣(3)】

【原文】台辅紫阁明公,知府曰黄堂太守。

【拓展】

台辅:指三公宰相,又称为紫禁、紫阁。唐代曾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所以宰相府第叫紫阁。

明公:古代对有名位者的尊称。比如《三国演义》第一回里,邹靖称太守刘焉为明公。第三十九回里,诸葛亮称刘备为明公。

黄堂太守:古代太守的正堂用雌黄涂墙,所以称为黄堂。

【译文】

台辅叫作紫阁明公;知府叫作黄堂太守。

【原文】府尹之禄二千石,太守之马五花骢。

【拓展】

府尹:即京府之尹。掌管京城及周边地区的行政长官。汉代叫京兆尹。比如包拯曾经担任过开封府尹。清朝有顺天府尹。

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二千石是指一年的俸禄,后来指太守这一官职。

五花骢:汉代太守乘坐五匹马拉的车。骢:青白色的马。

【译文】

一府的长官,俸禄有两千石,为太守拉车的马是五花骢。

【原文】代天巡狩,赞称巡按;指日高升,预贺官僚。

【拓展】

巡按:唐玄宗天宝五年,派官巡按天下风俗,黜陟官吏,是巡按之名的开始。明朝永乐皇帝开始,设置巡按御史,以一省为一道,每年八月分赴各道巡视,考察吏治。巡按御史品级虽低,但号称代天子巡狩,各省及府、州、县行政长官皆其考察对象,大事奏请皇帝裁决,小事即时处理,权力很大。

指日高升:数着手指头就能算出升官的日子,比喻很快就可以升官。是古代官场预祝之词。

【译文】

代表天子巡狩是称赞巡按的话。指日高升是预祝官员即将升迁的贺辞。

【原文】初到任曰下车;告致仕曰解组。

【拓展】

下车:从车辆上下来,指官吏到任。

致仕:交还官职。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一般在七十岁。

解组:解下印绶,意味着不再做官,辞去官职。组,本来是系官印的绳子,后来指印绶。

【译文】

初次到任叫做下车;告老辞职退休,叫做解组。

【原文】藩垣屏翰,方伯犹古诸侯之国;墨绶铜章,令尹即古子男之邦。

【拓展】

藩垣:藩篱和垣墙。泛指屏障。比喻国家重臣。

屏翰:本来指屏障辅翼,比喻国家重臣。

方伯:原指一方诸侯之长,后来指地方长官。

墨绶:黑色的系印的带子。

铜章:铜铸的官印。

令尹:春秋时期楚国的最高长官叫令尹。以后在很多文章中见到的孙叔敖这个人,就担任过楚国的令尹。秦汉以来,称县官为令尹,管理的地方相当于古代的子国和男国。

子男:古代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子和男级别较低。

【译文】

藩垣、屏翰用来称呼镇守一方的长官,就像方伯是古代诸侯国的君主;墨色的绶、铜铸的章就是县令所用的,他们管辖的地方类似古代子爵、男爵的领地。

【原文】太监掌宫门之禁令,故曰阉宦;朝臣皆搢笏于绅间,故曰搢绅。

【拓展】

太监:本为官名,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后来宦官就通称为太监。宦官,通常是指中国古代被阉割后不男不女的中性人,他们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又称阉人、寺人、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阉宦等。

搢:插。

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绅:衣服外面的带子。

缙绅:原意是插笏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缙,也写作“搢”。比如文天祥在《指南录后序》中所说: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译文】

太监掌管内廷出入的禁令,所以叫做阉宦;朝廷的大臣都把笏插在腰间的大带上,因此称作搢绅。

【原文】萧曹相汉高,曾为刀笔吏;汲黯相汉武,真是社稷臣。

【拓展】

萧:指萧何。汉朝初年丞相。汉初三杰之首。早年追随刘邦起义,辅助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后来又帮助刘邦消灭了韩信等诸侯王。刘邦死后,又辅佐汉惠帝。谥号文终侯。

曹:曹参。西汉开国功臣,名将,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 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汉惠帝时官至丞相,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之称。

刀笔吏:古人用简牍时,如果出现错误,就用刀削掉进行修改,所以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

汲黯:西汉濮阳人,字长孺。孝景帝时为太子洗马,汉武帝即位后为谒者,并先后任荥阳令,东海太守,后来位列九卿。被汉武帝称为社稷之臣。

社稷:指国家。

【译文】

萧何、曹参是汉高祖的丞相,他们都曾经担任过刀笔吏,汲黯辅佐汉武帝,常当面指出别人的过失,被誉为社稷之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