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生如不读《琼林》,阅尽诗书也枉然!——人事(14)

 徐子曰 2020-10-20

谗口交加,市中可信有虎;众奸鼓衅,聚蚊可以成雷。

【拓展】

谗口:谗言,谣言。

市中可信有虎:战国时期,魏国的庞葱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临走之前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大街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葱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葱说:“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赵国的都城汉代距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了。”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毁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这个故事后来形成了成语“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

鼓衅:鼓动,挑衅。

聚蚊可以成雷:西汉时期,吴楚七王叛乱之后,汉武帝采取种种限制诸侯的措施,官府的权力大过诸侯。他为了平衡诸侯王之间的关系,请他们在一块喝酒作乐,席间奏幽微哀伤的乐曲,中山靖王刘胜(就是刘备说的自己的祖宗)哀伤地倾诉,希望不要听信谗言,聚蚊成雷会使流言影响兄弟之间关系。后来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成语“聚蚊成雷”,意思是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译文】

谣言到处流传,就会有人相信集市上真的有老虎;很多的坏人在一起发动争端,就像很多文字聚集在一起,声音可以像雷声一样大。

萋斐成锦,谓谮zèn人之酿祸;含沙射影,言鬼蜮之害人。

【拓展】

萋斐成锦:萋斐,花纹错杂;锦指贝锦,带有贝壳花纹的锦缎。比喻花言巧语,罗织罪名,诬陷别人。

谮人:诋毁、中伤他人的人。

含沙射影:《搜神记》里面记载,有一种动物叫作蜮,也叫作短狐,在水中含着沙子喷射人的影子,被射中的人就会头痛、发热,甚至死亡。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译文】

萋斐成锦,是说诋毁别人最终酿成灾祸;含沙射影,是说阴险的人暗中攻击或陷害他人。

针砭biān所以治病;鸩毒必至杀人。

【拓展】

针砭:中医治病用的银针和砭石。砭是古代一种治病的石针。

鸩毒:毒酒。鸩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比鹰大,鸣声大而凄厉。 羽毛紫黑

色,长长的脖子,赤色的喙。因食各种毒物,所以其羽毛有剧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鸩酒,毒性很大,几乎不可解救。久而久之鸩酒就成了毒酒的统称。现在还有个成语叫饮鸩止渴。

【译文】

针砭是用来治病的东西;鸩毒足以用来杀人。

李义府阴柔害物,人谓之笑里藏刀;李林甫奸诡谄人,世谓之口蜜腹剑。

【拓展】

笑里藏刀:唐朝宰相李义府表面上随和有礼,和人说话的时候,总是和言悦色,但实际上心眼很小,阴狠残忍。在他位居要职后,凡是对他稍有触犯者,都会遭到陷害。当时人都说他笑中有刀,称他为“李猫”。后来的“三十六计”中,笑里藏刀也是其中一个。

口蜜腹剑:口头上说话好听,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怀着暗害人的阴谋。形容人阴险。唐朝宰相李林甫,妒忌贤能,与人相处表面亲热,而心存阴谋。故时人称他“口有蜜,腹有剑。”

【译文】

李义府外表温和,内心阴险,人们说他是笑里藏刀;李林甫奸邪狡诈,喜欢谄媚,当时说他是口蜜腹剑。

代人作事,曰代庖páo;与人设谋,曰借箸zhù

【拓展】

代庖:代替厨师做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也指多管闲事。和成语“越俎代庖”同义。

借箸:箸,筷子。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后比喻从旁为人出主意,计划事情。《史记》记载:楚汉相争的时候,有人劝刘邦要重

用六国后代,一起打击项羽。当时刘邦正在吃饭,于是张良就借了刘邦的筷子在饭桌上画了一番,具体分析了楚汉双方以后的形势和利害冲突,明确地提出不能重用六国诸侯的原因,刘邦采用了张良的战略方针,最后终于突破了项羽的重重包围。成语“借箸代筹”和它同义。

【译文】

代替他人做事叫代庖;给别人出谋划策,叫作借箸。

见事极真,曰明若观火;对敌易胜,曰势若摧枯。

【拓展】

明若观火:明白清楚,好像看火一样。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摧枯:常见成语“摧枯拉朽”,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译文】

对事情看得非常真切、清楚,就说明若观火;和敌人作战容易取胜,就说势若摧枯。

汉武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廉颇先国难而后私仇。

【拓展】

汉武:汉武帝刘彻,西汉的第七位皇帝,是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武

帝在当皇帝期间,在内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推行各种措施,使经济发展;文化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统治思想。对外,他推行扩张政策,派卫青、霍去病等大将击败匈奴、南越、朝鲜,开辟了丝绸之路。可以说是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很突出,被称为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汉武大帝。毛泽东在词中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汉武,指的也是他。

廉颇: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早年,廉颇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被封为上卿。后来又屡立战功,在诸侯之间非常出名。他曾经和文臣蔺相如之间发生过矛盾,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种精神感动了廉颇,于是他负荆请罪,两人成为了刎颈之交。后来秦国用离间计,让赵王下了个错误的决定,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廉颇,致使长平之战惨败。新国王即位后,廉颇郁郁不得志,先后出奔魏国、楚国。

【译文】

汉武帝内心私欲很大,表面上却施行大仁大义;廉颇把国家危难放在前面把私人的仇怨放在后面。

第一卷

《幼学琼林》详解(1)

《幼学琼林》详解2

《幼学琼林》详解3

《幼学琼林》详解4

《幼学琼林》详解5

《幼学琼林》详解6

《幼学琼林》详解7

《幼学琼林》详解8

《幼学琼林》详解9

《幼学琼林》详解10

《幼学琼林》详解11

《幼学琼林》详解12

《幼学琼林》详解(13)

《幼学琼林》详解(14)

《幼学琼林》详解(15)

《幼学琼林》详解(16)

《幼学琼林》详解(17)

《幼学琼林》详解(18)

《幼学琼林》详解(19)

《幼学琼林》详解(20)

第二卷

《幼学琼林》详解(21)

《幼学琼林》详解(22)

《幼学琼林》详解(23)

《幼学琼林》详解(24)

《幼学琼林》详解(25)

《幼学琼林》详解(26)

《幼学琼林》详解(27)

《幼学琼林》详解(28)

《幼学琼林》详解(29)

《幼学琼林》详解(30)

《幼学琼林》详解(31)

《幼学琼林》详解(32)

《幼学琼林》详解(33)

《幼学琼林》详解(34)

《幼学琼林》详解(35)

《幼学琼林》详解(36)

《幼学琼林》详解(37)

《幼学琼林》详解(38)

《幼学琼林》详解(39)

《幼学琼林》详解(40)

《幼学琼林》详解(41)

《幼学琼林》详解(42)

《幼学琼林》详解(43)

《幼学琼林》详解(44

《幼学琼林》详解(45)

《幼学琼林》详解(46)

《幼学琼林》详解(47)

《幼学琼林》详解(48)

《幼学琼林》详解(49)

《幼学琼林》详解(50)

《幼学琼林》详解(51)

《幼学琼林》详解(52)

第三卷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2)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3)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4)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5)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6)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7)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8)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9)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0)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1)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2)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3)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1)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1)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1)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