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生如不读《琼林》,阅尽诗书也枉然!——鸟兽(3)

 徐子曰 2020-10-20
祸去祸又至,曰前门拒虎,后门进狼;除凶不畏凶,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拓展】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前门打走了虎,后门又进来了狼。指敌人一个接一个。比喻祸患接踵而至,处境极为险恶。汉和帝时期,外戚窦氏专权,把持朝政。汉和帝与宦官联合,除掉了窦氏的势力,没想到,又导致了后来的宦官专权。后人在评论这段历史时说“窦氏虽除,而寺人之权从兹盛矣!谚曰:‘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此之谓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汉朝时,班超投笔从戎出使西域。刚开始时,对方和尊敬他,过了不久态度就转变了。班超一打听,原来是匈奴的使者也来了。他想杀掉匈奴使者,说“不进入虎穴,怎么能得到虎子呢?”晚上就带人偷袭,杀掉了对方。
【译文】
除去一个祸患又来一个祸患,说前门拒虎,后门进狼;除掉凶恶的势力不害怕,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鄙众趋利,曰群蚁附膻;谦己爱儿,曰老牛舐犊。
【拓展】
群蚁附膻:附,依附;膻,羊肉的气味。许多蚂蚁趋附羊肉。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庄子》中说:“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
老牛舐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对子女的疼爱。舐,用舌头舔东西。东汉末年,杨彪的儿子杨修被曹操杀了。后来曹操看到他时发现他消瘦了很多,就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很惭愧没有提前料到我儿子会有这样的结果,到现在还有一种像老牛舔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的感情!”
【译文】
鄙视众人追逐利益,叫群蚁附膻;谦称自己疼爱儿女,叫老牛舐犊。
无中生有,曰画蛇添足;进退两难,曰羝dī羊触藩。
【拓展】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战国策》中记载:楚国有个搞祭祀活动的人,祭祀完了以后,拿出一壶酒赏给门客们喝。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喝就不够喝,一个人喝则有剩余。我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的时候,突发奇想停了下来。这人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给它画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已经把蛇画成了,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给蛇画脚的那个人,最终没有喝到酒。
羝羊触藩:羝羊就是公羊;触是抵撞;藩是篱笆。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译文】
把没有说成有,叫画蛇添足;前进和后退都很为难,叫羝羊触藩。
杯中蛇影,自起猜疑;塞翁失马,难分祸福。
【拓展】
杯中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晋书》记载:乐广在河南做官的时候,有一个好朋友好久都不来看他。乐广就问为什么不来,朋友回答说:“前些日子来你家做客,承蒙你给我酒喝,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十分恶心,当时碍于情面不敢不喝,可喝了那杯酒后,就得了重病。”当时,朋友坐着的地方在墙上挂着一张弓,弓上有一条用漆画的蛇。乐广猜想杯中的影子就是弓了。于是,他再次请那位朋友在原来的地方饮酒,对朋友说道:“酒杯中是否又看见了什么东西?”朋友回答说:“所看到的跟上次一样。”于是乐广就告诉他其中的原因,朋友心情豁然开朗,疑团突然解开,病顿时治好了。
塞翁失马: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也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中记载:在边塞住着一位擅长预测吉凶的老人。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怕他伤心,都来安慰他。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跑丢的马带着胡人的许多匹马回来了。人们都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灾祸呢?”老人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腿。人们又都前来安慰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被征兵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众多。只有老人的儿子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译文】
杯中蛇影,自己心中无端产生了猜疑;塞翁失马,祸福很难分辨。
龙驹凤雏,晋闵鸿夸吴中陆士龙之异;伏龙凤雏,司马徽称孔明庞士元之奇。
【拓展】

龙驹凤雏:驹,小马;雏,小鸟。比喻英俊秀颖的少年。晋朝的陆云是吴中人,少年时非常聪明,六岁就能写文章,后来和哥哥陆机齐名,两人并称二陆,两人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当时的名士闵鸿曾经夸他说:“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这孩子如果不是小龙,也应该是小凤凰。)
伏龙凤雏:伏龙,也叫卧龙,指诸葛亮(孔明)。凤雏指庞统(士元)。两人都是东汉末年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当时有“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说法。后来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庞统(179——214),字士元,号凤雏。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关内侯。在《三国演义》中,庞统虽然出场不多,但也有精彩的表现。
【译文】
龙驹凤雏,是晋朝闵鸿夸赞吴中人士陆云的与众不同;伏龙凤雏,是司马徽称赞诸葛亮庞士元的奇才。

第一卷

《幼学琼林》详解(1)

《幼学琼林》详解2

《幼学琼林》详解3

《幼学琼林》详解4

《幼学琼林》详解5

《幼学琼林》详解6

《幼学琼林》详解7

《幼学琼林》详解8

《幼学琼林》详解9

《幼学琼林》详解10

《幼学琼林》详解11

《幼学琼林》详解12

《幼学琼林》详解(13)

《幼学琼林》详解(14)

《幼学琼林》详解(15)

《幼学琼林》详解(16)

《幼学琼林》详解(17)

《幼学琼林》详解(18)

《幼学琼林》详解(19)

《幼学琼林》详解(20)

第二卷

《幼学琼林》详解(21)

《幼学琼林》详解(22)

《幼学琼林》详解(23)

《幼学琼林》详解(24)

《幼学琼林》详解(25)

《幼学琼林》详解(26)

《幼学琼林》详解(27)

《幼学琼林》详解(28)

《幼学琼林》详解(29)

《幼学琼林》详解(30)

《幼学琼林》详解(31)

《幼学琼林》详解(32)

《幼学琼林》详解(33)

《幼学琼林》详解(34)

《幼学琼林》详解(35)

《幼学琼林》详解(36)

《幼学琼林》详解(37)

《幼学琼林》详解(38)

《幼学琼林》详解(39)

《幼学琼林》详解(40)

《幼学琼林》详解(41)

《幼学琼林》详解(42)

《幼学琼林》详解(43)

《幼学琼林》详解(44

《幼学琼林》详解(45)

《幼学琼林》详解(46)

《幼学琼林》详解(47)

《幼学琼林》详解(48)

《幼学琼林》详解(49)

《幼学琼林》详解(50)

《幼学琼林》详解(51)

《幼学琼林》详解(52)

第三卷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2)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3)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4)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5)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6)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7)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8)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9)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0)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1)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2)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3)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4)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5)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6)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7)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8)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9)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20)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21)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22)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23)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24)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25)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26)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27)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28)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29)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30)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31)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32)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33)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34)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35)

第四卷

《幼学琼林》详解(第四卷)(1)

《幼学琼林》详解(第四卷)(2)

《幼学琼林》详解(第四卷)(3)

《幼学琼林》详解(第四卷)(4)

《幼学琼林》详解(第四卷)(5)

《幼学琼林》详解(第四卷)(6)

《幼学琼林》详解(第四卷)(7)

《幼学琼林》详解(第四卷)(8)

《幼学琼林》详解(第四卷)(9)

《幼学琼林》详解(第四卷)(10)

《幼学琼林》详解(第四卷)(11)

《幼学琼林》详解(第四卷)(12)

《幼学琼林》详解(第四卷)(13)

《幼学琼林》详解(第四卷)(14)

《幼学琼林》详解(第四卷)(15)

《幼学琼林》详解(第四卷)(16)

《幼学琼林》详解(第四卷)(17)

《幼学琼林》详解(第四卷)(18)

《幼学琼林》详解(第四卷)(19)

《幼学琼林》详解(第四卷)(20)

《幼学琼林》详解(第四卷)(2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