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人李白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就是42岁的时候在京城待诏翰林的时候了。那时候,由于诗人贺知章和皇帝的妹妹玉真公主的推荐,李白见到了唐玄宗。开始的时候,唐玄宗也很喜欢李白,又是亲自给他调羹汤,又是让他一起出游的,可以说这时候的李白,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可惜李白性格太张扬,不懂得低调,他喝醉了酒让大太监高力士给自己脱靴子,得罪了权倾一时的高力士。高力士就在杨贵妃身边说李白的坏话,杨贵妃又到唐玄宗跟前说李白的坏话,所以没过多久,唐玄宗就受不了了,给李白来了个赐金放还,让李白走人了。离开京城的李白,开始了他长达十几年的漂泊天涯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虽然说李白饱尝了人情冷暖,看透了世态炎凉,但是却丝毫没有改变自己的性格。他怀才不遇,但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才会参加永王李璘的活动),他走遍祖国的名山大川,接着游山玩水、寻仙饮酒来排遣自己心中的苦闷,倾诉自己内心的情感。有一年,他来到位于安徽宣城的敬亭山,写下了《独坐敬亭山》一诗。众鸟高飞尽。天上的鸟儿们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在天的尽头消失了。诗人李白坐在敬亭山上,本来应该是看风景,鸟儿们开始的时候就在他身边,叽叽喳喳陪着他,让他感觉到很惬意,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它们竟然飞走了,再也看不见了,这时候就剩下了李白,留下了他的孤独,留下了他的惆怅。那就往天上看看吧!天上有什么呢?孤云独去闲。孤云是单独漂浮的云片。闲用来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这句诗里,作者说天上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云本来很美,但可惜是孤云,而且也离去了,这时候的李白心里,一定又增加了一丝丝的无奈吧。这两句诗里,鸟飞了,云去了,就剩下了李白自己,你想想啊,在大山之中,李白坐在那里,是多么地孤独多么地寂寞啊!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互相看着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你看,这里李白的浪漫又来了,他眼里的敬亭山,马上就活了,就像是两个人一样,我静静地看着你,你含情脉脉地看着我。一个拟人的修辞方法,让李白和敬亭山好像有了眼神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多么生动形象啊,好像敬亭山就是李白的知己,就是他的好朋友。这也体现出了李白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可是,山这么有情,世上的人呢?前面咱们说过了,这时候的李白,虽然有才华但是却没有人赏识他任用他,所以世上的人在这有情的山面前,就显得更加的无情,也从侧面又反映出了李白内心深处的孤独。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传说,跟咱们开始提到的推荐李白的玉真公主有关。据说,玉真公主后来做了道士,就住在敬亭山,而李白呢,是喜欢这位公主的,所以他才来敬亭山,那么,也就是说,诗中相看两不厌的是李白和玉真公主了。当然,这只是传说,没什么确切的依据的。告诉朋友你“在看”,我让你“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