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岁抗日女英雄,被俘后受折磨3日,死后头颅示众如刘胡兰之惨烈

 说历史的女人 2020-10-20

(说历史的女人——第1470期)

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被后人铭记,当然也包括不少年英雄,比如女英雄刘胡兰,送鸡毛信的海娃,放牛的王二小,小英雄雨来,甚至小兵张嘎等,这些都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但由于特殊原因,还有不少小英雄并不广为人知,甚至在牺牲数十年后,仍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但英雄不应该被后人忘记,做为自媒体的一员,“说历史的女人”向来以挖掘历史人物,还原历史真相为己任,今天笔者再给大家介绍一位年仅15岁的抗日女英雄,她被俘后受日军折磨3日,死后又被残忍地割下头颅在村里示众,堪比刘胡兰惨烈!

相比刘胡兰的人人皆知,她的名字确实很陌生。她叫张晶麟,山东省荣成县俚岛区峨石乡人。因资料有限,她没有明确的出生日期,只知道是1926年出生的,家境极贫。她的童年也很不幸,父亲在她出生前的两个月就病死了,当时家里穷得连给父亲买副棺材的钱都拿不出来。

不过在历史上能留下名字的人总是有些与众不同之处。张晶麟的母亲在生活极其困苦的条件下,还是想方设法让女儿读书。因为她明白,没有文化的人很可怕,也会受人欺负和鄙视。所以,就是自己吃糠咽菜,勒紧裤腰带也要让孩子上学。后来母亲在附近的一个学校里的厨房当帮佣,她请求学校的老师帮忙,张晶麟才终于走向了课堂,接受了许多穷人得不到的教育。

张晶麟从小就跟着母亲过着十分贫苦的生活,她不仅吃苦耐劳,而且个性独立,十分聪慧,所以她自然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学习很努力,成绩也很好。

每个时代的机遇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张晶麟在十几岁时,开始被时代选拔……

1937年,抗战爆发。做为抗战的前哨之一,山东这块土地涌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为了进行抗日救亡,我党于1938年便在山东荣成的青安屯村建立了地下联络站,1940年又在村里成立抗日救亡组织。

当时,日伪军在青安屯一带表现很猖獗,他们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些都逃不过有文化、有思想觉悟的张晶麟的眼睛,她想她要为老百姓做点什么了。于是她找到地下党组织,加入了村妇救会,此时她年仅14岁。

在如今看来,14岁还是个孩子,不过当时的农村,大多都是文盲,如果你到了14岁,识字,有文化,而且有主见,办事可靠,那么你就顶一个人才用了。当时的张晶麟自然毫不含糊,在妇救会,她表现积极,发动妇女们缝衣服、做鞋子,支援前线,甚至帮抗日队伍放哨等。1941年4月,张晶麟被调到峨石乡自卫团团部,当了一名干事,成为一名年龄最小的抗日女战士。

面对我渐渐发展壮大的抗日根据地,日本人当然很警觉,于是便计划在峨石乡附近的虎础寺设据点,妄图摧毁我抗日力量。因为我党在当地的秘密组织基地就在虎础寺附近。所以,坚决不能让日军得逞,峨石乡自卫团决定组织群众拆除虎础寺。

1941年9月18日凌晨,张晶麟奉命带领群众正在拆除虎础寺时,遭到了日伪军的袭击。

当时的情况很紧急。本来这次行动是秘密进行的,乡亲们天不亮就来了,他们都没有顾得上吃东西,有不少人只是怀里带一些干粮,准备饿了的时候对付一下。但由于汉奸告密,日伪军还是闻风而来。

历史是人民大众奠定的。但英雄往往在某一关键点影响其走向。这时张晶麟的与众不同表现了出来。

以一个少女之身同一群手握武器的敌人对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抗日神剧上的一个女侠在关键时刻突然现身,给敌人致命一击,或者与之血拼三百回合,往往是后人的异想天开。其实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她只是做得稍微与众不同。

后来,在现场参与战斗的王文正证实了当时发生的一切。在日寇的呜哩哇啦的叫喊声中,在敌人的枪击声中,群众们显得有些慌乱,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此时,张晶麟冲出来说,大家小心,快撤!

敌军已经围攻过来。没有人牺牲是不可能的。此时张晶麟以不可抗拒的语气命令身边的一位姓黄的同事,让他带领老百姓先撤。她自己在后面掩护。

电视剧或者小说里的情节往往在这里展开,投入很大的想象能力以表现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其实很简单,张晶麟表现得很抢眼,日伪军自然把她当成这次行动的“头”。所以她自然能吸引敌人的目光,把敌人引开。因为对于敌方来说,抓到一个领头的,比抓一百个老百姓更有用。

就这样,为了掩护群众的撤离,张晶麟被日军俘虏。

果然是个领头的,敌人如获至宝。他们要从张晶麟口中得到关于我抗日组织的重要情报。在他们看来,一个黄毛丫头,也许很好对付,不怕她不开口。

但是,他们想错了。说英雄们都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这一点毫不为过。日伪军对张晶麟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都没有任何作用。她不吐一字,没有透露抗日组织的任何信息。

此时在一些文学作品里会发挥想象,或者套用一些事例,说敌人对我们的女英雄动用了多少酷刑,比如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用竹签刺十指,烙铁烫,甚至是性侮辱等,这些其实都很难找到根据,笔者在此也决不妄加猜测和描述(这也是为了对烈士尊敬)。总之,敌人为了从张晶麟那儿得到有用的情报,对她进行残酷的伤害是必然的。而且好不容易抓住了一个重要的人,他们也不会轻易放手。为此,这些野兽们折磨了张晶麟整整三天。从9月18日到21日。在这三天里,一个年仅15岁的小女孩是如何在鬼子的魔掌里度过的,想想都可怕。

当时日军为了不让年幼的张晶麟快速死去,为了让她保持清醒不至于昏迷过去,提出应对她进行持续性的“轻度用刑”,慢慢地折磨她。这也许对一个人的身心摧残更加残忍一些。但是,张晶麟咬着牙,坚持到了最后。

1941年9月21日,日伪军对遍体鳞伤的张晶麟失去了耐心,将其押到虎础寺残忍杀害。此时的张晶麟还不满15岁,跟后来的烈士刘胡兰就义时同岁。张晶麟被杀后,日寇为了恐吓当地的老百姓,竟残忍地割下她的头颅,到村子里游街示众。这让我们的小英雄死不瞑目……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有许多人物和故事被淹埋在岁月的尘埃之中。在那个年代,信息闭塞,且社会动荡,战事频仍,人们的生命朝不保夕,再加上一些特殊原因,比如组织上需要保密的一些规定等等原因,没有人去刻意记录或者宣扬那些发生的故事。所以有许多英雄事迹被埋没,后来被宣扬的英雄人物其实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张晶麟的事迹同样如此。这个年轻的生命在消失58年之后,终于穿透历史的尘封,走向人们的视野。

1999年,一位老革命,就是当时张晶麟的一位同事,王文正老人在一次看《刘胡兰》电影后,非常感慨,于是他把藏在心中很久的一个故事讲了出来。他老泪纵横地说,张晶麟的事迹跟刘胡兰一样感人,甚至张晶麟牺牲时比刘胡兰的年龄还要小一些。他的回忆录问世后,女英雄张晶麟的事迹终于被人所知。而此时,据烈士的牺牲已经58年!

张晶麟年龄虽小,但无疑是一位民族英雄!

和平的岁月来之不易。其实烈士的最终愿望就是让人民得到和平幸福的生活,再不要战乱,再不要流血,再不要贫穷。他们为此而献身,而自己却永远享受不了这样的成果。我们今天追述烈士的事迹,并非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是为了消费他们。我们只是在告慰那些英灵们:你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已经实现,我们做为后辈,我们感恩你们!你们在天之灵放心好了,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

最后我们再次温习一下近现代著名作家、抗日志士郁达夫先生的那句话: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和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戴和崇仰的国家,只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样的民族只是一个可怜的生物之群。”

是的,英雄想不想让后人记住他,是他的事;我们能不能记住他,是我们的事。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忘记英雄,就是耻辱。

(文/说历史的女人·花无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