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 | 我这样给学生讲史学大师陈寅恪(14)

 书韵闲话 2020-10-20

从此,一代国学大师告别身边缤纷多彩的世界,坠入茫无边际的黑暗之中,其悲苦之状令人浩叹。陈寅恪写下“眼昏到此眼昏旋,辜负西来万里缘”之句,表达了自己悲观茫然之心境。

陈寅恪年已56岁,刚刚饱尝十年颠沛流离之苦,又兼双眼失明,心中的悲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就在陈寅恪海外求医之前,他在写给朋友李济、傅斯年的信中,如此表白过心迹:

终日苦昏眩而服药亦难见效,若忽然全瞽,岂不大苦,则生不如死矣。

陈寅恪铜像(没戴眼镜的)

陈寅恪一语成谶,双目失明是命运的捉弄,是祸躲不过,只留一点感光效能。胡适在美国亦这样哀叹:

寅恪遗传甚厚,读书甚细心,工力甚精,为我国史学界一大重镇,今两目都废,真是学术界一大损失。

就在学界扼腕伤痛之余,陈寅恪没有倒下,毅然以坚韧的意志力站起来了,目光如炬,喷射出两束熊熊燃烧的光芒,照亮着万千学人前行的路,这就是世界级大师的伟岸和不屈。

牛人傅斯年,不嫌弃失明的陈大师,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历史组主任的位子,擦拭得一尘不染,然后做个请入座的谦恭姿势。正为清华复原奔波的梅贻琦,不甘人后,他深知大学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清华不能没有大师,忙匆匆登门来,恭送教授聘书。


1947年,陈寅恪在清华大学新林院52号院内大阳台

感动之余,陈寅恪选择了重返清华,任了中文、历史两系教授,更兼燕京大学研究院的导师,讲台依然是他魂不守舍的地方,只有在这小小的三尺之地,陈寅恪才能焕发出不竭的青春激情。再密切的挚友,再热诚的傅斯年,也只能回馈给无限的失落与惆怅。

清华鉴于他病弱目盲的实际困难,要他休养一段时间,工资照发不误,待遇高标准,但国学大师,坚守古训,“无功不受禄”,立志挑战自己,随即找来两名弟子王永兴和汪篯得力助手,认真开起课来。

为了留住这大师的深奥学问,学界做出的努力,是当今社会汗颜不止的。汪篯早年毕业于清华史学系,后考入昆明北大文科研究所,拜在陈寅恪门下读研究生,曾在李庄读书和研究六年,享受过傅斯年专拨的津贴,被认为是天分很高的才子,但缺少一个“恒”字,耐不住政治的寂寞。

汪篯毕业后,清华教务长郑天挺,曾希望他留校任教,可他偏偏觉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走走,远赴吉林长白师范学院,躲了起来。后听说,老师陈寅恪回清华执教,随即抛下饭碗,直奔老师。陈寅恪见这昔日弟子如此莽撞和天真热诚,出于同情和爱惜,便把汪篯留了下来,与从北大借调的弟子王永兴共同协助著述,吃住在己家,一呆就是两年多。


陈寅恪(右一)清华授课,汪篯(右二)做助手

汪篯天天吃住在老师家,端了老师的饭碗,伤了自尊。老师呢?家庭负担重,有苦难言。这时候,一个感人的策划进行着,几个学界巨头,郑天挺、傅斯年、胡适来沟通,汪篯做了北大副教授,继续做陈的助手。于是,汪篯成了拿着北大薪水为清华导师服务的特殊人员,即吃着北大的空饷,做着清华的助教,北大清华相安无事,目标只有一个:留住大师的学问。为了真学问,吃个空饷算什么。

在这艰难困苦的环境里,陈寅恪的研究没有停歇,在这两位弟子的帮助下,他以惊人的意志力出版了《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等著作,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又让国内外许多学人大冒虚汗。


陈寅恪手稿

学问家,往往只问学术,不问政治,一生追求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的陈寅恪更是如此。但是,人世间的事情是不能以你的意志转移而转移的,你不问政治,政治却要来问你。

1948年底,北平已经不再太平,共产党兵临城下,国民党摧枯拉朽,何去何从,是每一个学人不得不面临的选择。

国民党的“抢运学人”重点在北平,陈寅恪“名属教坊第一部”。国民党的飞机飞来又飞去,陈寅恪始终不肯走,他不愿与国民党官方沾上任何关系,直等到大学者胡适亲自来接,才一家子飞抵南京。想不到,一下飞机,就受到了王世杰、朱家骅、傅斯年、蒋经国等官方高规格的迎接。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竟是他与北京的永诀,从此,陈寅恪没有踏进这方魂梦牵系的土地。

陈寅恪表弟俞大维由学霸登上国防部长宝座签发的证书

陈寅恪一家来到南京,在俞大维家过了一晚,不听胡适、俞大维等朋友到台湾、到香港或到美国的劝说,快刀斩乱麻,立即一路向南,永别了这些真情的挚友,接受私立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博士之聘约,此后,这潮湿的南国,因为有了这位巨无霸而增色不少。

为什么会这样呢?陈寅恪怕政治,他不想跟国民党跑,又不想被共产党抓住,他追求独立自主的精神,容不得他与任何政党有瓜葛。虽然,蒋介石政府待他不薄,佩服他这个“学问+革命”的大家族,给他部聘终身双薪教授的礼遇,但他不感恩,不买账,大胆写诗讥讽蒋介石。

正如多年以后,无论怎样洗脑,怎样软硬兼施,他的心境难融新中国一样,陈寅恪的骨头比鲁迅还硬,能够饱受任何风雨的打击,始终坚挺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傲骨,怀抱着“不自由毋宁死”的决心,傲然挺立在士林中,铸成了一棵让人永久仰望的月亮树,哪里寻得着一个微软的骨分子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