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4)鲁迅兄弟都曾是预备役军人,且同为理工男!

 书韵闲话 2020-10-20


南京东京的辗转求学

 

鲁迅出生的时候,周福清正在京城。当长孙出世的消息传到京城时,恰巧一位张姓的官员(据说是张之洞)来访,年青祖父(周福清时年44岁)便为长孙取名“阿张”,又以同音字取大名“樟寿”,再由樟字联想到豫章,给长孙取字为豫山。而“豫山”谐音“雨伞”,年幼的鲁迅因此经常遭到同伴取笑,于是小鲁迅央求祖父改名,起初改为豫亭,又摆脱不了“雨停”的纠缠,最后改为豫才,才一锤定音,鲁迅也喜欢,直到临终前都在用它。 

周作人出生后,家信传到周福清手中的那天,有一个姓“魁”的官员到访,周作人便有了个小名“阿魁”,大名“櫆寿”,又名奎缓,字星杓。这周作人啊,比他哥哥来得更文艺,自号启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有仲密、药堂、周遐寿等等。当然,鲁迅也有很多笔名,这是文学家的浪漫气息和战斗方式。

周建人呢?初名松寿,乳名阿松,字乔峰。笔名有克士、高山、李正、孙鲠等。

你们看,周氏三兄弟,一看就是嫡亲的,初名以“寿”结尾,以“木”旁字开头,连后来的改名,也都以“人”结尾,标示得非常清楚。谁料,他们竟会有反目成仇的一天呢?

 

鲁迅,作为周家掌门人,长房长孙,父亲已逝,他心里承受的精神负担,是周作人、周建人两个弟弟无法理解和比拟的。

巴金曾倾尽血泪塑造“做大哥的人”——《家》的主人公“觉新”。逃出大家庭的巴金写小说,旨在鼓励家里的大哥勇敢地走出来,寻找自己的新生活。可是,书没写完,却传来大哥自杀的消息,这成了巴金心里无法挽回的痛,典型的封建大家庭做大哥的悲剧。

读巴金的《家》,我们感到很窒息。巴金理解做大哥的苦,流露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苦痛。觉新的“作揖主义”处世哲学,宣告着人生的失败。

路遥的笔下则不同,孙少安也做大哥,他没有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却始终用坚韧的肩膀,苦苦支撑着一个烂包的家,终于踏出了一个《平凡的世界》。

我们的迅哥儿,却是个不甘命运的主儿,富有反抗精神。在南京读书前,祖父在牢,周家全族召开会议,内容对鲁迅这房极为不利,其他房的长辈们逼迫鲁迅签字,鲁迅偏说要请示祖父,拒不签字。这件事,对十五六岁的鲁迅影响不小,看破了族人的虚情,“至少不见得比避难时期被说是‘讨饭’更轻微”(周作人语)。

 江南水师学堂

鲁迅,终非池中物,他厌倦了绍兴,厌倦了世人的冷眼,更厌倦了家族的冷酷。唯一的出路,逃,走异地,寻异途。

1898年,17岁的鲁迅,怀揣着母亲给他筹办的八块银元,到南京投奔叔祖椒生,进入江南水师学堂学习,和他的小叔伯升同一所学校。

叔祖觉得族中后人,不走文道,走了武道——“当兵”,有失周家门风,不宜使用家谱中的本字,遂为其改名树人,想不到,这名字给周氏三兄弟定了个调,一下子,成了“人”字排行的亲兄弟。

鲁迅进水师学堂,跟着小叔脚步。家庭败落,年轻人失掉了啃老的资本,只得自找出路,身为草民,哪管功名,只求谋一碗饭来罢了。小叔改名为凤升,被狱中的祖父安排进了这学堂,鲁迅也即来点现实主义,放弃科举,来当海军。

有人喜欢乱贴标签,说鲁迅最初选择学工,是抱着“实用救国”的理想,我倒真不这样认为。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祖父坐牢了,父亲去世了,寡母劳家里,弟弟们不谙世事,做大哥的人,还能闲得住?

这时候的鲁迅,学工只不过是走投无路、迫不得已的选择,救家庭是真,“救国”之说来得牵强,毕竟他还只是一个陷入困窘、茫然无措的读书少年,自寻出路是本能的反应。这丝毫不影响他日后的伟大,何必贴上那些光艳的政治标签呢?

江南水师学堂真不如鲁迅所愿,新学堂并不全新,新旧并存,闹剧不断,三三三班要读九年,鲁迅等不起。失望之余,他又转向新办的南京矿路学堂。

优秀是鲁迅的习惯,就读水师学堂时,他获得学校金质奖章,矿路学堂毕业,执照由两江总督刘坤一签署,写着“右照给壹等生周树人收执”,因而,他获取官费留学日本的资格。

如果说江南水师学堂是军事学校,矿路学堂就是纯粹的工科学校,从国文、算学、测量、地质、冶金、机械制图等课程设置情况可以看出,中国早期新式学校的工科教育的端倪。

 南京矿路学堂

鲁迅选择这些新式学校,在当时,需要相当大的胆识和勇气。犹如你现在放弃高考“正途”,而走职校之路。这是鲁迅万般无奈之举,为生计算,没有更切实的办法了!

鲁迅走出来了,心里却念叨着家里弟弟们的出路,身为长兄,以促进弟弟们的成长为己任,这就是鲁迅强烈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促使他时时告诫在家自修的二个弟弟读书写文,常常给他们买书送书。在鲁迅的努力下,二弟也步其后尘,求学于江南水师学堂,被叔祖改名作人。

鲁迅毕竟是鲁迅,绝不仅仅是应试教育的成功者,他文理兼修,博览群书,自学的领域延伸得很广阔,他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深信不疑,把理想寄托在遥远的未来,相信未来总会战胜眼前。

鲁迅的学霸精神,给两个弟弟树立了榜样,周作人跟着哥哥,在南京畅游书海,勤奋写作,读书与写作成了这两兄弟共同的爱好和追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