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加日记(26) | 加拿大的土著居民教育策略

 书韵闲话 2020-10-20

2010年9月7日星期二    晴

今天我们是在温哥华的最后一天,教育局的培训也就坚持到最后。话题是加国土著居民的教育和国际班学生的教育。

难忘的戈登校长

为了让我们更加贴近加国土著居民教育,教育局特意请来了Kwantlen部落酋长的丈夫Kevin  kelly,70岁,他很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不在乎皮肤不同的颜色,不在乎人种的不同,现场给我们表演了鼓乐,精神状态很好,他很真诚,给我们带来了自家熏制的三纹鱼,让我们尝尝原始熏鱼的滋味,特意给我们开绿灯,可以拍照,把他们的文化精神带到中国。


酋长的先生给我们带来古老的鼓乐

加国对土著居民的优惠,是近40年的事情。可能历史根基太浅,想要寻点文化根,就瞄准了曾被他们残酷屠杀的印第安人。一百多年前,殖民者登陆到这块土地,大量移民来这里,给这块土地带来了现代文明,也带来了战争、疾病、屠杀,极少数的印第安人躲过了灾难,延续到现在。Kwantlen这个部落,原有1万印第安人,现在只存留200人左右,酋长是世袭制,现在的酋长17岁时承袭于她父亲的职位,现有8个子女,5个男孩,3个女孩。


流失的文化在找回

近年来,他们致力于本部落的文化寻根。Kevin给我们表演的鼓点乐曲,就是1000多年流传下来的,很神圣很庄严,是用心去演奏。自从政府特特别关照他们以来,流失的文化又慢慢回来了,他们找回了原部落的姓氏,代代相传,他19岁读大学的女儿就和她母亲一个名字。


他给我们带来了美味的三文鱼

他们整个部落就是一家,有76个兄弟姐妹,40多个孩子,他的部落名字叫Spacial   Gvest,这些名字可以溯源到各家族。加国对土著居民,专划保护区居住,外人不得进入。1994年,这部落搬迁到Kwantlen,这里的土著居民不会说部落语言,不懂流行于菲莎河畔的古歌鼓,酋长要建立自己的文化,组织年轻人学习,耐心教育,并与兰里教育局签订协议,聘用专门的土著居民教师,接受多元文化教育,给予部落和现代的双重教育,让他们保存自己的文化,也紧跟现代文明,他们中间有人已成为硕士,任政府法官。

陪我们最多的异国同行

他们这个部落没有辍学的,都重视教育。他们在菲莎河畔捕鱼,有25条渔船,但也注意保护鱼种,保护河的清洁。他们的传统文化,代代口头相传,他戴的帽子是他妻子(即现任酋长)亲手做的,是几千年来流传的手工艺,用树皮做成,他非常尊重,感觉这是天赐予的。

韩国美女老师给我们补充土著民的教育

Leslie  klein老师,教育局分管土著居民教育的干部,给我们做了一些补充。

以前,土著居民在学校,受到限制,不准用原文化原语言交流,常常受到白种孩子的粗暴对待,他们保守、孤独、羞涩,自优惠政策实施以来,他们得到了特殊的照顾,可以留校住宿,可以在身体、情感、精神、文化等方面得到特别的关心,教育局、学校与部落常常协调土著居民的教育问题。

来自大陆的留学生

兰里有比较完整的土著居民教育体系,有2名土著居民专任教师,用原始方式编写了课本,所有5—18岁土著居民登记入册,遍布土著民区的各学校,18岁以上土著民的教育,有教学协助者,在学校外提供帮助,在学习和生活上帮助,谋求职业发展,有九个不同部落,教不同的东西,让他们有部落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来自大陆的留学生

加国政府大力支持土著民教育。政府每年拨专款扶持土著民教育,可以单独办学的土著居民,政府大力支持,不能单独办学的,散在各个学校,即使只有1个学生,也要保证所受教育达到协议标准。土著居民学生每年12月份登记,可以申请联邦和省政府专用资金,兰里总共19000多名学生,有1400多人申请土著居民。

实践教室的工具

资金要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要严格审计,为土著学生提供特殊服务。每5年教育局、学校、社区和部落首领一起开会,联合评估,是否达到了土著居民的教育目标,提供系列改革方案。兰里有土著居民课程发展项目,是上百人做成的项目,有利于学生、家长、学校和社区的文化教育和交流,有利于土著民教育的稳定进步和发展。

实践课程的操作间

国际部来了两个中国高中女留学生,一个上海,一个长沙,谈了她们留加的感受,我们从中也了解到一些留学情况,这里不便述说。

特意从美国赶回来送别的蒙先生

分别的时候,让我们感动的事情很多很多,我们都会永远铭记:蒙先生(英文名Frank)昨晚刚从美国归来,今天专程如约来向我们道别;戈登校长带着马克副校长,在百忙中(今天开学第一天)来道别,当听说我们在加的一些不愉快事情后,当场拍板解决,其实,这事情是与他们无关的;中介朋友易博士和他夫人Amily,这20多天为我们奔波辛苦,接我们到他家大吃大喝;房东为我们日起日落的接送,一家子陪我们同吃中国米饭……

忘不了这一家子

回来后,我鼓起勇气,用不懂装懂的英文,和房东交流,和他们全家合影留恋,他们很高兴,很庄严地在大门口合影,并带上了他们家的狗(加国人民家家养狗)。之后,我欢迎他们全家来中国,来湖南,来常德做客,留下了我们的地址,我打开手提里面的家庭照片,给他们介绍我的家人,讲北京上海河北湖南等地的人文风景,他们一直兴味盎然,也深深感谢我。原来交流起来也容易,我已经错过很多机会了。

我们曾经的小客厅

明天凌晨5点就要出发赶往机场,我的温哥华教育之旅就要结束了,虽然有些不适应,也有些不愉快,更有些不便公开说出来的话题,我还是收获了很多很多,特别是享受到了写日记的快乐,限于水平和篇幅,不能一一道来。

再见了,温哥华;再见了,兰里;再见了,我们的异国朋友!

上期加拿大日记:

游加日记(25)| 这就是传说中的加拿大BC省省府维多利亚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