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悟 | 万般滋味在“教”字

 书韵闲话 2020-10-20

《说文解字》对“教”的解释是:“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从孝。”——一个在上面作示范,一个在下面学习模仿,这就是“教”。

但考察“教”字的源头,并没有这样温文尔雅。古代“朴作教刑”,用棍棒作为教学工具,用肉体刑罚来督导学习,“教”对学与教的双方来说,其实是一件很无奈的事。这个事实可以在“教”的古文字上得到证实:甲骨文的“教”右边像人手持教鞭,左边的“子”表示儿童,“子”上面两个叉代表算术的筹策,其本义是督导儿童学习,引申为指导、培育、训诲等。“教”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演化见下图:

汉字隶变后,“教”左边的“孩童顶筹策”演变成“孝”,被后人附会成“棍棒底下出孝子”,“教”从教技能变成教做人。尽管这种说法并没有多少证据支撑,但古人这种“棍棒底下出好人”的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很有市场。

孩童成长,当然离不开教。“养不教,父之过”,“教”其实是父辈的责任。如何利用资源让自己生存要教;如何与人相处要教;如何适应社会规范要教;如何解决成长的烦恼也要教。——教,一是教知识与技能,二是教礼仪与规范,三是教对美的追求与自我认知。“教”的目的从小处讲是为了让孩童成长,使其尽快学会与自然相处、学会与人沟通、学会自强自立;从大处讲是为了传承文化,促进文明进步。——因为人的创造潜力无穷,教学相长可以激发新的想象和创造。所以,从根本上讲,我们今天能够享受文明进步的种种好处,“教”之力居功至伟!

“教”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如何“教”,却有许多讲究。传说犹太人教小孩读书,是在书页上抹蜜。当小孩用手指沾口水翻书时会尝到甜味,从而让“读书是甜蜜的事业”成为孩童的潜意识。——尽管我不相信这是事实,因为抹了蜜的书会粘在一起,翻不开,但犹太人爱读书却是不争的事实。最大的可能,还是“上所施下所效也”——小孩有样学样,父辈喜欢读书,他们自然而然地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身教重于言教,符合人的本性。

孩童自小爱探索,父辈的“言教”之所以在他们身上有效果,其实有“老天”教训的因素在起作用。火苗不能抓,会“咬人”,但一定要被灼过一次,他才能从这直接经验感知“言教”之可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正的“教”来自于实践。

但凡事必实践也有不可行之处,因为有些过错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因此,不听“教育”时用棍棒“教训”一下,是“两害相较取其轻”的聪明做法——“教”字的发明,何尝不是老祖宗洞悉人性的必然结果!“教育不是万能的,一定要有暴力作后盾”,如果没有刑罚的强制力作后盾,法律也是一纸空文,何来社会秩序?“教”字从一开始就为人类社会画出了发展路径。

时代发展了,“教”字右边也从人手持棍棒的形态演变成“文”的形状,“教”有了更多的文明元素:以文化人,才是“教”的最高境界!

作者毕业于湖南师大中文系,为湖南省株洲南方中学语文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