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待花开 | 黄锐:最优秀的学生在运动场上

 书韵闲话 2020-10-20

编者按

     黄锐书记,书生领导,博览群书,钟爱教育,笔耕不辍。洋洋洒洒,上百万字,见诸报刊;著书立说:教海拾贝,静待花开。教生育子,启迪人心,各尽其妙。

      书韵闲话,有幸受权,原创推送,欢迎关注,欢迎交流。

与国内学校仅仅把体育视为一门副科不同,在英国公学,体育与文化课同等重要,甚至“体育第一,学习第二”。

一般公学都规定,每周有三个下午所有学生必须参加二至三个小时的体育锻炼。班级间、宿舍间、学校间的比赛长年不断。除了常见的田径和足球、羽毛球等项目外,还广泛开展游泳、划船、帆船等水上运动项目,甚至还包括射击、射箭、马术等骑射项目。就球类项目而言,除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外,还有板球、橄榄球、网球、手球、回力球、水球等。

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出强健的体魄,为学生充沛的精力提供一个合理的宣泄口,更能够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公平竞争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在英国公学,最优秀的学生不是学习成绩第一名的那一个,而是橄榄球好手、曲棍球名将等运动场上的风云人物。

平心而论,在我们的学校,体育课的开设和运动时间还是有保障的。教育部2007年发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学校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至少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根据要求,小学低年级每周有四节体育课,高年级每周有三节,中学每周有两节。除了体育课之外,学校还有课间操、跑操等,以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一个小时的体育运动。问题是,仅有对体育课课程和课时的文件规定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如何落实。

有些学校,为确保语、数、英等文化科目的考试成绩,体育课常常被砍掉、被挪用,体育课形同虚设,名存实亡;出于安全考虑,有些学校被迫取消了长跑、球类、器械体操等锻炼价值高、锻炼效果好的体育项目,体育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于是,形成了一个导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恶性循环:越不练,越下降;越下降,越容易受伤;越受伤,越不练。

第五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生长发育指标持续增长,但肺活量、柔韧性、力量等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的比例上升,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学生体质健康令人担忧。

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而且有助于学生的智育发展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体育、忽视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让体育回归,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