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侯养鸟留给我们的教育思考

 书韵闲话 2020-10-20

编者按

     黄锐书记,书生领导,博览群书,钟爱教育,笔耕不辍。洋洋洒洒,上百万字,见诸报刊;著书立说:教海拾贝,静待花开。教生育子,启迪人心,各尽其妙。

      书韵闲话,有幸受权,原创推送,欢迎关注,欢迎交流。

《庄子外篇·至乐》里记载了这样一则寓言故事。鲁国的郊外飞来一只海鸟,鲁国国君很喜欢,就毕恭毕敬地把这只海鸟迎进了太庙,演奏《九韶》这种庄严的音乐取悦它,准备了美酒给它喝,宰了牛羊给它吃,每天用这样的礼仪供奉这只海鸟。而这只海鸟呢?目光迷离,神色忧郁,不吃一口肉,不喝一口酒,郁郁寡欢,三天就死了。

庄子评价说,鲁侯这是在“以己养养鸟也”,也就是说“用自己希望别人侍候自己的方式侍候鸟”。鲁侯的动机是好的,然而因不了解海鸟的需求,不仅把海鸟“爱”死了,自己也没有享受到爱的效果。在庄子看来,正确的方式应是“以鸟养养鸟”,即以鸟希望被对待的方式来对待鸟。

这个故事揭示了我们当前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困境,即当一个人以他自认为好的方式来教育对方时,这种方式对对方而言可能是不好的、糟糕的。在家庭教育上,它启发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对子女施以怎样的爱、怎样的教育才是科学的?究竟是“以己育育子”还是“以子育育子”?

生活中,一些父母往往会步入类似“鲁侯养鸟”的误区。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的支配下,父母往往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强加给孩子,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一味地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这样很容易被“良好愿望”蒙蔽,从而习惯了替孩子思考,替孩子选择,替孩子描绘一条未来之路。

幼儿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却被强行圈在小屋子里,规规矩矩地坐在小椅子上,认字、背诗、读ABC,只因为父母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及至上学,父母又一厢情愿地恨不能替孩子报遍所有的特长班,音乐的、舞蹈的、绘画的、写作的、体育的,以为越多越好。而到了高考之时,又不切实际地代替孩子填报名牌大学、热门专业,以实现成名成家的理想。

自己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却对子女花钱大方,甚至在日常生活上全面包办。然而,这种无微不至的“厚爱”,孩子能够理解和感知吗?

一项针对3000多名学生所作的心理状况抽样调查显示,孩子对父母的态度让人吃惊——其中662%的孩子惧怕父母,13.13%的孩子反感父母,19.22%的孩子对父母反应平淡。不要一味地埋怨这些孩子的薄情寡义,问题出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却在父母那里。想一想,父母这样的“以己育育子”,不是与鲁侯“以己养养鸟”一样的愚蠢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