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书听读 | 梁思成&林徽因(10):梁思成林徽因毕业于哪里的世界名校,你知道吗?

 书韵闲话 2020-10-20


作者/杨智慧    朗读者/孙玉华

点击上面音频10分钟听完本期

比翼双飞的建筑大师

在大众化的眼里,林徽因天生就是个尤物,是帅哥们追逐的天仙,是美女们艳羡的对象,是“生得好、长得好、学得好、嫁得好、干得好”的“五好美眉”。在历史的时光里,林徽因是建筑师,是诗人,是作家。写诗,作文,是林徽因的闲情逸致,即使再精美,也是业余爱好。建筑,只有建筑,才是林徽因的终身事业,才是梁思成与林徽因相依相伴的精神支柱。

目前,建筑学已有相当广阔的研究和实践领域。高考志愿,建筑学是热门方向,好多综合性大学有专门的建筑学院,生源火爆。主要专业有城乡规划、景观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室内设计、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等,相关专业有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造价、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等,都是实用性的专业,不学就不会懂的好专业,能不热门吗?

可是,在上世纪20年代,人们还不知道建筑学为何物,梁思成第一次听说建筑学,就来自于林徽因。林徽因钟情于建筑学,是游学英国的结果,至于受谁的影响,有不同的说法,这不重要。在她眼里,建筑是一门艺术,和诗歌、绘画一样,浪漫而有创造性的艺术,这种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将艺术创造和人的日常需要结合在一起。当梁思成问起她的未来职业选择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建筑。

经过林徽因的解释,梁思成反观自己,觉得他自己也喜欢绘画,学建筑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将事业的选择与爱情的选择结合在一起,岂不更妙?

1924年6月,梁思成和林徽因结伴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报考建筑系。可是,事与愿违,阴差阳错,宾大建筑系只招男生,不招女生,梁思成顺利考入宾大建筑系,林徽因被拒绝。这不明摆着性别歧视吗?因为建筑系的学生经常加夜班绘图,女同学无人陪伴不甚方便。为了女生的安全,暂不招收女生,这是宾大的规定。

在这种情况下,林徽因报考了与之接近的美术系,并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要课程,由于她在建筑方面的灵气,不是建筑系学生的她,破天荒地担任了建筑设计课的助教和辅导员。这是宾大校史上的奇迹。据美国同学回忆,大部分的中国学生都不苟言笑,只有两个人除外,他们就是陈植和林徽因。或许,她的这种东方式的活泼,赢得了宾大教师们的青睐,让她在没有女生的建筑系里占尽了风流。

建筑系不招女生的规定,并没有能阻止这位中国姑娘学习建筑的梦想。1926年,当地《蒙大拿报》对林徽因进行了一次访问,文章标题“中国女孩致力拯救祖国艺术”,林徽因在与记者的交流中,表示要带回国的是“东西方碰撞的真正含义”,为中国原创艺术的被践踏而沮丧。她说:在中国,一个女孩的价值最多体现在家庭中,她却崇敬美国的民主精神;她会去向中国人展示,西方人在艺术、文学、音乐、戏剧上的成就,但是绝不是要以此去取代祖国自己的东西。这就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留美学生林徽因的精神追求,比起我们为前程而奔波的留学生,境界还是高很多吧?你若仔细揣摩,话中有话,这就是她回国后生活方式和工作精神的前奏,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她的精神支柱往往是不平凡的,平凡就会导致平庸了。

1927年,林徽因从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系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她不满足于此,又来到了耶鲁大学,进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这一年,梁思成获得宾大建筑系硕士学位,又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东方艺术博士。

最新世界100强大学排名,哈佛大学属第一,耶鲁大学第二,接下来呢,剑桥,徐志摩的母校,牛津,钱锺书夫妇的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排名十一,名校成就名人,自然之理也。

我曾经到北京四中交流学习,北京四中,百年名校,货真价实的精英教育。地方不大,但每一个角落都精致;学生不多,但都是读书的材料。你想偌大的北京城,高官云集,富商密布,要挤进这所学校容易吗?学生进来,靠的是实力,校长是全国人大常委,条子生难起作用。

这学校办得非常有品位,真正的素质教育。我们去的时候,正是双休日,学生社团正热火朝天,朗诵、话剧、乐队、绘画、舞蹈等等都在进行中,一切都是那么执着,那么自然。校长和我们交流的时候,很少谈及北大清华的升学率,谈的多是世界著名高校录取情况,无不流露出骄傲的神色,这里的中学教育已经走向世界了。北京四中,每届500名学生,有100多人考进北大清华,你说,有卖萌的价值吗?这就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国际视野,我们能不汗颜吗?

我说这些,就想告诉大家,邓小平同志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记下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名校教育不是虚名,北京四中就站得高看得远,教育的“三个面向”在认真践行。梁林读的是世界名校,起点高,视野宽,发展的空间就非同一般。如果你们哪天读了名校,或许你们的发展就顺应了一句口号:“更高、更快、更强。”


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第2集)

(未完待续)

关注书韵闲话

分享悠悠书韵

文史|教育|时事|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