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写给钻石婚纪念日的耄耋父母

 书韵闲话 2020-10-20

编者按 

拙著《让青春遇见大师:我说民国大师》出版发行后,我以工作和生活压力为借口,疏于动笔,懒散,空落,但心里一直转着两个梦:一个是再挑战自己一回,给高中生开选修课《我说老子》,写点适合高中生看的文字;一个是趁父母还在,动笔写下我父母家族的往事,以留住岁月的痕迹来作家族的纪念。

山谷县道边是我心心念念的家

时光如流,年华易逝,梦总在虚无缥缈间。一是国学大典,才力不济,不敢妄为;二是我与父母团聚的时间过少,没有听他们讲往事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愿意讲那些尘封的故事,怕给我们埋下仇恨的种子或者制造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我已年过半百,读书无数,也在体制内生活近三十年,早已看淡了世情冷暖,社会变幻,早没有了什么仇恨与屈辱,也更不会有损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60年前,父母赶了“劳动节”的时髦,于1959年5月1日在母亲任教的幼儿园结婚,一个是地主的儿子,一个是伪保长的女儿,一个医生,一个教师,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应该是绝对的般配。

老天有眼,让我父母共同安康地度过了这60年的风风雨雨,这是我们做子女的福气,更是我们整个家族的福气,他们成了我们两个家族中最年老的长者。

10年前,在他们安然度过“金婚”之后,我挤出时间,断断续续写了一篇万字长文《我的父亲》,恰逢父亲节收笔,后来,我选了章节改成一篇《冤家父母》短文,在《常德晚报》上发表了。

说来愧疚,由于多年来在教学之余还兼有更繁重的学校行政工作,且身陷中国基础教育最苦的高中阶段,我枉为可以享受寒暑假的人民教师,节假日少得可怜,陪父母的时间也就少得可怜,更不能接父母来住。孝敬父母的事,都让兄弟们代替了。

去年暑假,趁校长在外忙碌之际,我快速潜回家乡,陪了父母三晚,尽管居家期间,工作的电话不断,父母也特别知足,不禁喃喃自语:这是十多年来住得最长的暑假!

有感于此,我曾拙文纪念:

【原创】暑假终于结束,要开学了,他人忧来我独喜!

在父母钻石婚来临的日子里,我深感于父母这60年婚姻的不易,谨以这些拙字为一路走来的耄耋父母祈福,祝父母安康如意,且行且珍惜!

冤家父母

看过《金婚》连续剧的人,都会得出这样的体验,吵闹一辈子的夫妻居然也能幸福。我想,我的父母恰恰是一对这样的冤家。

父亲脾气的暴躁是有点名气的,看不惯的事情要说,自己的主张要坚持,别人的过错毫不姑息,有“老子天下第一”的作风,不畏上,不拉下,嗓门大得震天响,在医院时,素有“炳疯子”之称,“疯过”之后,事情也就随风而去,没有留下任何恨人之心,为人实在,这坏脾气没有影响他的人际关系。

但是,父亲脾气发作时,遭殃的是我母亲和我们。小时候,弟弟对人说,父亲是老虎,好凶恶。母亲也不肯示弱,所以“战争”时常发生,父亲退休前,回来得少,每次回家,母亲都像对待客人一样,还不甚觉得。当然,也是吵过的。

那时候烦心事多,我们四兄弟让他们担心,教育方法不同,吵闹免不了;家里经济拮据,开支又大,彼此有分歧,自然会吵;大爹单跟我们住了三十多年,又不懂人情世故,也有争吵的理由;父亲麻将有瘾几十年,曾创下三天三夜不下桌的记录,误事又误钱,不吵还真不行;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各有不同意见,为求统一,只比嗓门大气势足……

我还清楚地记得,刚刚从夹墙老屋搬出,父母就各种债务问题吵过,我们在外面玩耍,住在我家里的叔叔告诉我,父母在吵架,先别回家。其他的印象倒不多了,还是觉得,父亲每次回家,总给我们带好吃的,好玩的,甚至还带给我们书看,有时候还要搂抱我们一番,还算一个敬而远之的慈父形象。

母亲曾经在生活艰难的时候,为问将来,算过一命,说晚年的生活会幸福的。或许,就这信念,支撑着他们期待未来。现在,我们四兄弟都有了一碗安稳的饭吃,衣食无忧,父亲也有退休工资,旱涝保收,日子不会像以往皱皱巴巴了。幸福不是一个奢望的名词了,父母可以尽享天年了。可是,父亲的争吵更是无知无休,又成了我们的心病。

当年,我们四兄弟都离开了家,或工作,或求学,父亲怕母亲在家孤单,家务劳碌,提前作假病退了,也不管前途未卜的我们。毫无疑问,父亲是呵护着母亲的,回家后,从来没有进行农业劳动的父亲,也开始学做农活了,虽然不地道,还是诚心诚意的,家里的事情,父亲也不示弱,如果我们现在兄弟有“模范丈夫”的称号,也应该是来自于父亲的遗传。

尽管这样,争吵还在进行中,为避开他们的锋芒,我们曾接母亲来住。母亲也发誓一年半载不回家,父亲更是显得“欢天喜地”,但是,没过几天,父亲便打电话来,问我们,母亲身体可好,还生活习惯不?母亲也争着要回去,说家里的事情多,父亲忙不过来,死活也不肯多住。这就是我们吵吵闹闹的父亲母亲!

说来也怪,父母在他们68岁的时候,都动过一次手术,这可能是真命鸳鸯的劫数,也都很顺利。父亲的牵肠挂肚让我们感动,在母亲住院的日子,最坐卧不安的是父亲,他时不时地来电话,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断地询问病情,一再要求,如果有特殊情况,一定要送更大的医院,要不惜一切代价,钱不够,他可以把他们的养老基金全部拿出来,当我们把这些告诉母亲时,母亲幸福的笑了。

过不了多久,父亲的坏脾气又来了。女儿曾对我说过她的发现:一次,爷爷和奶奶吵架后,奶奶烦得头痛,爷爷却一边洗碗一边暗笑。父亲这种以吵架为乐的事情,我也曾偷偷试验过一两回,这是一种不存芥蒂的争吵,甚至就是两个人的逗乐逗趣,是不必放在心上的,也许只是一种心态的较量和考验,也算是一种别样的幸福。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碰头”。我想,父母恰恰就是这样一对前世冤家,磕磕碰碰,吵吵闹闹,迈过了他们的金婚门槛,在悄无声息的日子里,尽情享受着他们冤家式的幸福。

——本文原发表于《常德晚报》

关注书韵闲话

分享悠悠书韵

文史|教育|时事|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