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也谈“敢于正视”

 书韵闲话 2020-10-20

 常德市一中476班  邓文慧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这是傅雷家书中所提及的,读后感触颇深。

何为“正视”?《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写到:“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其一,“正视”即正面直视,不回避;其二,“正视”体现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不怠惰消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铭刻“认识你自己”的著名箴言,它常常被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引用,来告诫世人应该正视自己;在中国,孔子与老子都曾在论说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扬长避短,优劣各得其所。

必须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古今中外,多少残疾人,身残志不残,曾创造出多少辉煌:罗斯福、贝多芬、海伦、霍金……司马迁、阿炳、张海迪、史铁生……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皆源于此。

              知天知地知彼易,知己难

三国时期的刘备,文不如东吴孙权,武不敌北魏曹操,但他能正视自己的优点和劣势,发挥其所长。以仁义之心,宽容之怀先桃园三结义,招揽武将;再三顾茅庐,得诸葛孔明之文才;加上赵云、庞统等闻名于世的文韬武略的精英,西蜀才得以于赤壁之战后得天下,与魏、吴鼎足三分。

反观其子刘禅。他有父亲的荫庇,还有诸葛孔明在前后《出师表》里的谆谆教诲,从人才的赏罚分明到国家的治理方针无不妥帖安排好,并一再告诫切勿“妄自菲薄”,一定要正视自己的才能。然而刘禅始终没有认清自己,在诸葛孔明故去之后落得个西蜀国破家亡,甚至有了“扶不起的阿斗”的千古笑谈。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正视命运就是正视性格,正视自己。更确切的说,就是正视自己的不足与缺陷。

据说,人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

由此,我们除了要正视自己,正视命运,还应当正视现实。

敢于正视现实也是一种勇气。敢于正视,命运再艰难也不屈服;敢于正视,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

所以,敢于正视自己,这才可望。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且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不妄自菲薄,不自暴自弃,鼓起勇气去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找到突破自己的方向。

必须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先生如是说,我亦如是期望,如是想。

「今与尔小谈“敢于正视”,作此拙文,愿博君一笑。且静候君之高见,望君雅正。」

                            2019.4.26祈欢[邓文慧]

 

小评:

    小女于四月二八,读此文。

    初读,行云流水,意蕴深刻。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再读,别有风味,感慨万千。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又读,小女眉头紧锁,似有忧虑。

    何忧之有?何愁之有?

    曰:论据。

    祈欢之“议”实属上乘,盖平日之积累浑厚,底蕴深厚。

    若论“论”,则确有不足。文章虽举些许名人之事,却为大概而论,并无就名人之事而具体展开,以事论观,更具说服力。

    议论,论议。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则为好文。

    曰“格式”

    祈欢于文章开头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独立成段,格式新颖,本属上乘,但在下文论证“正视”,却再无独立之标题,格式些许不同,若能再以两句名言独立成段,佳矣!

    此为小女之鄙见,望君笑纳。

望君“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盼君“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念君“人面桃花相映红,

        桃花依旧笑春风。”

        一分汗水,一分回报。

                         少女,加油!

                            (PS.随心而活)

                          2019.4.28  樊欣怡

关注书韵闲话

分享悠悠书韵

文史|教育|时事|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