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游戏:打瓦

 书韵闲话 2020-10-20

记得小时候,乡里人家住的都是土坯房,屋上盖的大多是青灰色的粘土瓦,片薄,质脆,坏了是随时更换的,在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总能找到一些破损的瓦片。

于是,三五个小孩子或聚在一起,在院子里玩起一种叫“打瓦”的游戏,就是选一头比较完整、有弧度的沟瓦或脊瓦,将它立在地上,再用一块小石头把它击倒,因破损的瓦片不易立稳,又不耐打,通常用砖头或石块代替,所以我们管“打瓦”又叫“打砖头”。

 
(一)

游戏开始前,小伙伴们先在地上画两条间距为七八米远的平行线,一条作为打瓦者的投掷线,另一条作为摆放瓦片的定点线。待猜拳确定打瓦的顺序后,大家就将事先准备好的瓦片、砖头或石块摆放在定点线上。

为易于打倒,通常窄的一头朝下,宽的一头朝上,瓦片间保持一两尺的距离,倒了也不会触碰到旁边的瓦片。有几个人就放几块瓦片,每块瓦片都被人物化了,赋予了职位官衔,比如“皇帝”“宰相”“大臣”“县官”“衙役”等,一般按官职大小排列,越朝两边瓦片越小,官职也越小。

瓦片摆好了,各自捡一块用于打瓦的石头,拳头大小即可。石头太大了,超过了你胳膊的力量,扔不出几步远,够不着要打的瓦片;石头太小了,撞击力就小,如果立的是石块或砖头,就不易击倒。

准备就绪后,就开始打瓦了。打哪一块瓦片,你自己定,但打之前要说出来。打的过程中,你可以助跑,但不能越过投掷线,投出去的石头如果压住了定点线,没有打倒要打的瓦片,或者同时打倒了两块瓦片,都算违规。

就这样每人一次地轮流打下去,直把瓦片全部打倒为止,按打倒瓦片数的多少分出输赢,输了的接受惩罚。惩罚的指令理所当然由“皇帝”发布,“衙役”是最小的官,充当打手,负责“行刑”,其余的人负责监督。

惩罚的花样很多,有时是敲脑壳,将拇指和中指曲叠绷紧,用力敲到受罚者的脑门上;有时是毳倒毛,用大拇指抵住受罚者的后脑勺,逆着往上推;有时是扫堂腿,对准受罚者的大腿、臀部、膝弯部横扫过去,使之倒地;有时是揪着受罚者的耳朵,围着场地打转转;最厉害的是打耳光,一巴掌甩过去,受罚者常常被打得眼冒金星。

“行刑”时,“衙役”不免怀有私心,两人感情好的,会手下留情,佯装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受罚者也装模作样地一阵哀嚎;如果两人有过节的,下手就重,有时整得受罚者腿脚青疼,耳朵发麻,鼻涕直流。但受罚者即使疼得掉眼泪,那也得忍着,否则就可能因不遵守规则被罚下场,以后谁都不跟你这个的“胆小鬼”玩了,这种惩罚比被人打一顿还要难受,所以没有一个人因怕打而中途退场的。
 
(二)


打瓦游戏虽然有点“残酷”,每次都有个倒霉的,但大家都乐此不疲,赢了的还想赢,输了的想翻身,想尝尝惩罚别人的味道。大家忍不住那份刺激、那份快乐,一放学,还来不及丢下书包,就在屋场前摆开了阵势。

有时候,女孩子听到那叮叮当当的打瓦声,抵挡不住诱惑,也参与到游戏中来。女孩子加入后,打瓦的花样越来越多,技巧越来越高,惩罚也变得比较文明。

有时比单腿石,即把石头放在脚背上,腿向后悠一下,再顺势往前一送;有时比胯下飞石,即张开两腿,右手绕到屁股后面,将石头从跨下飞出去;有时比双脚夹石,即双腿并拢,把石头夹在两脚间,然后原地起跳,用脚将石头弹出去有时比仰面后抛,即背朝目标,仰面向后弯腰,弯到能瞧见地上的瓦片时,再将手里的石头从头顶抛过去。不论是那种玩法,小伙伴中总有一两个神手,弹无虚发,百发百中,绝不亚于《水浒传》里拥有一手飞石绝技的“没羽箭”张清

即便输了,也只是象征性地表示一下,跳一个摆摆,打一个鹞子翻身,学一声鸡叫狗叫,或者唱首歌也行。女孩子的加入,为游戏增添了别样的欢乐,看热闹的人总是围得满满的,她们也为能参与男孩子玩的游戏而手舞足蹈。
 
(三)

其实,打瓦游戏并非始于近代,它源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在远古时代的狩猎活动中,人类最初用土块、石头和木棒投击猎物,为了投击得更准确,平时便要练习。后来,狩猎、作战工具得到改进,有了弹弓和弓箭,不再依靠土块、石头和木棒了,这种投击练习便演变成了一种游戏。


据史料记载,早在尧舜时期,打瓦游戏就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击壤”。晋人皇甫谧在《高士传》中记述了这种游戏,说尧出游时,路见有人一边击壤,一边唱着歌谣,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 意思是说,我太阳出来起床劳动,太阳落山回家休息,打井有水喝,种地有粮吃,闲暇时玩玩击壤,与尧有什么关系呢?后来,“帝尧之世,击壤而歌”成了形容太平盛世的一个典故。

到了汉代,击壤成了人们闲暇时最为普及的一种游戏活动。东汉邯郸淳《艺经》中记载:“壤以木为之,前广后锐,长尺四,阔三寸,其形如履。”“将戏,先侧一壤于地,遥于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敲之,中者为上。”三国时的吴人盛彦曾在《击壤赋》中记载:“论众戏之为乐,独击壤之可娱。”可见,“壤”由最早使用的土块,变成了形如木屐的木板,并演变为一种比输赢的竞技娱乐活动。

两晋至唐宋时期,击壤游戏在民间甚为流行,老少皆宜,诗中多有记载,常常与歌唱、丰年相联系。晋人张协的《七命八首》中有“玄龆巷歌,黄发击壤”之句,意思是黑发的童子在歌唱,黄发的老翁在玩击壤游戏。

再如李峤的《喜雨歌》云:“野洽如坻咏,途喧击壤讴。”司马光《皇帝合春帖子词》云:“省耕将效驾,击壤已闻歌。”范成大《插秧》云:“谁知细细青青草,中有丰年击壤声。”

宋太宗《缘识》云:“村夫击壤荷丰年,侯门朱紫皆风雅。”不过,这时的击壤方式又有了一些变化,又称为“抛堶”或“飞堶”,“堶”指的就是砖瓦块。杨慎《丹铅余录》中记载:“宋世寒食有抛堶之戏,儿童飞瓦石之戏,今之打瓦也。”

梅尧臣《依韵和禁烟》云:“窈窕踏歌相把诀,轻浮赌胜各飞堶。”金农《怀人绝句》云:“才看抛堶过冷节,落花飞絮滚成团。”可见,当时在寒食节、清明节前后的一段时间,特别盛行打瓦游戏。

到了明清,击壤游戏实存名亡,人们不叫它“击壤”,而叫“打瓦”蒲松龄《聊斋俚曲》中就有“长街打瓦,踢毽罚毛”一语。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第二回中描写道:“那些孩子就像蠢牛一般,一时照顾不到,就溜到外边去打瓦踢球,每日淘气不了。”可见,打瓦游戏在当时是多么受孩童的喜爱。后来,这种游戏又有了很大的变化,名称也五花八门,有的叫“打柭柭”,有的叫“打板”,有的叫“打栲棒”。

如果从尧舜算起,打瓦游戏距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这种游戏不仅趣味性强,而且对人的肢体准确度及协调度都有帮助,对臂、腰、腿等部位都是很好的锻炼,可惜现在听不到市井村野“飞砖抛瓦之声”了。

短短几十年间,一种别具民族特色的古老游戏,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消失了,着实令人嘘唏! 

黄锐先生童年游戏系列作品如下:

童年撷趣:打陀螺

童年游戏:丢把把儿

童年游戏:跳房子

童年游戏:跳橡皮筋

童年游戏:吹柳笛

童年游戏:打棒棒儿

童年记忆:踢毽子

童年游戏:滚铁环

童年游戏:打波

童年游戏:打弹弓

童年游戏:抓 子 儿

童年游戏:钓骆驼

童年游戏:捉蜜蜂

童年游戏:挤油

童年游戏:斗鸡

童年游戏:打水漂

童年游戏:链子枪

童年游戏:斗百草

童年游戏:翻花绳

童年游戏:老鹰捉小鸡

童年游戏:吹竹哨

童年游戏:玩纸飞机

童年游戏:放风筝

童年游戏:捉蜻蜓

童年游戏:打土仗

童年游戏:捉迷藏

童年游戏:东西南北

童年游戏:摔泥炮

童年游戏:纸风车

童年游戏:掉  炮
童年游戏:挑冰棒棍儿
童年游戏:骑马打仗


关注书韵闲话

分享悠悠书韵

文史|教育|时事|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