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史笔谈115:唐河之战如迷一般,徐河大战李继隆正名、契丹休战

 金色年华554 2020-10-20

本号打算以连载的形式,从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为基础,用通俗语言、清晰逻辑再现北宋100多年政权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笔谈:北宋王朝盛世梦》。此为第115篇。


988年,作为端拱元年,赵光义既要靠赵普革新内政,又要在边境充分备战,防止契丹入侵。

部署

前一年,承担北伐失败责任的将领们都陆续起复了,契丹也休整了一年。

等到988年夏天的时候,契丹准备南侵了。

镇州、定州、高阳关地处南侵必经之路,已经成为国防核心。需要好好安排,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宋史笔谈115:唐河之战如迷一般,徐河大战李继隆正名、契丹休战

赵光义分别调任郭守文、李继隆、傅潜为三地都部署。在他看来,其他老将年纪大了,崔彦进都因病去世了,还是这三人让人放心。

宣徽南院使郭守文不用说,行伍出身,历经灭后蜀南汉、平南唐攻北汉、讨伐党项、对决契丹多次大战,绝对能够镇得住。

殿前副都指挥使傅潜也不错,藩邸旧将出身

马军都指挥使李继隆更不用说,外戚亲信

但朝廷内对如此用人不是没有异议。

时任度支使的李惟清,看着如流水般的花费流向边疆,很是心疼,他把这归结于用人不当。

他拿着账目找赵光义说,现在开销比开宝、太平兴国年间多了几倍!汉唐时期,国家都选精兵猛将来威慑边境,现在统兵将帅选得不对,导致边疆不宁,费用大增

赵光义辩解道,你不懂,此一时,彼一时,我自有成算,选用的将帅,也是符合实际的。

所以说,赵光义选用的这三人,面临着诸多压力。

来侵

就在三人到任不久,契丹就如约到来,线路基本与上次差不多。主力攻河北,侧翼牵制山西

山西的张齐贤做了充分预防。他选了厢兵各千人,分别驻扎在代州东西方向的繁峙、崞县,相互呼应。契丹一试探,发现代州附近州县都有兵力,就此作罢。

主力则在河北长驱直入。

九月二十六日,耶律隆绪到达宋军控制的涿州。招降,不听。十月二日,攻城,城破

当月,攻沙堆驿,破之;攻狼山寨,破之;战益津关,败之。易州附近诸寨被一扫而空

随后攻长城口,遭到阻挡,耶律休哥追击五六里,败之。

十一月初一到初七,耶律隆绪亲自督战攻长城口,宋军溃逃;初八,攻满城,三天后城破;十五日,攻下祁州(今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十六日,攻陷新乐(今石家庄新乐市);十七日,破小狼山砦;二十四日,千余宋军从益津关来反攻,被击退。

宋史笔谈115:唐河之战如迷一般,徐河大战李继隆正名、契丹休战

从九月到十一月,宋军束手无策,契丹如入无人之境,收复了涿州,摧毁了宋军的太行山防线。

辽史不载、宋史大胜的唐河之战

就是在这样的攻势下,发生了宋史记载而辽史不载、宋军大胜的唐河(流经今河北唐县)之战。

相关记载是这样的。

十一月,契丹即将入侵,李继隆不听定州监军袁继忠的劝阻,将易州诸寨的静塞骑兵调配军中。稍后易州城破,他们的妻儿都陷入敌手。

李继隆怕这些军士闹事,准备将他们拆分到各个部队。袁继忠又阻止了他。李继隆这次听从了他的建议,重用、优待、安抚了这些骑兵。

稍后敌人来犯,而各守将又收到了赵光义“坚壁清野勿与战”的诏书

此时,又是袁继忠挺身而出,表示异议。他慷慨陈词,说,哪有手握重兵却只求自保、令敌人长驱直入侵略四方的?让我身先士卒,战死沙场!

手下将士群相呼应。但还有五个人仍然拿着诏书,不愿意出战。

李继隆的作用发挥出来了。他说,将在外,就得乾坤独断!两年前我在瀛洲(君子馆)留条命,正是为了今日报效国家!

这符合他坚持主见的一贯作风,满城之战是这样,君子馆也是这样。现在他既是主帅,又是外戚,谁敢有异议?

于是,李继隆、袁继忠带兵出战,一路追击契丹到曹河(今满城北),斩首一万五千级,获马万匹。

史称唐河大捷

宋史笔谈115:唐河之战如迷一般,徐河大战李继隆正名、契丹休战

捷报传来,朝野一片欢欣鼓舞。这场胜利来得太及时、太应该了。

986年的三场大败后,赵光义太需要一场大胜来挽回面子,太需要一场大胜来掩盖他不追究君子馆之责的正确,太需要一场大胜来证明他重用大舅哥的英明决策。

而李继隆在君子馆之战蒙羞,也迫切需要一场大胜来雪耻,来洗刷懦弱怯战的恶名。

宋军将士一样需要一场大胜来报仇雪耻和鼓励士气。

正是因为朝野内外、全军上下都期盼、都希望一场大胜,所以没有人留意李继隆到底杀敌多少,击败的是否契丹主力。

不管朝廷怎样四处传颂、大肆表彰这场胜利,反正契丹主力就一直没走,整月都驻扎在宋境内,直到正月初一才班师。

但不要以为他们就此远去了。

五天后,宋边境的一名守将投降,契丹主力再次南下,并于当月二十一日攻打易州,次日城破,易州刺史投降。

易州,这座柴荣北伐时从契丹手中夺回的城池,再次落入契丹手中。

此次契丹的秋冬南征就以收复涿州易州、四处烧杀掳掠而宣告结束,留下几无还手之力的宋军抱着唐河大捷的战绩而沾沾自喜。

边境小城寨要不要撤

就在契丹大胜而还的989年正月,赵光义下诏,向文武大臣征询备边御戎之策。

右拾遗王禹偁、知制诰田锡都提出了极有见地的建议,如:任贤相、委良将、罢小人;信任重用中书,授权优待边将;裁撤官吏,节约经费;崇武抑儒,劝民农桑;减少僧尼寺观;多用间谍等等。

这基本是对赵光义以往政策的否定,所以用不用这些建议,两说。这里,我们不谈这些建议,我们单谈户部郎中张洎提的一条建议。

他在奏议里认为,与其在边境兵力分散,被动挨打,不如“悉聚河朔之兵,于缘边建三大镇,各统十万之众,鼎据而守”。所以,他建议,裁撤那些小的城寨

宋史笔谈115:唐河之战如迷一般,徐河大战李继隆正名、契丹休战

李继隆的意见与之相反。他认为,这些小城寨是定州等地的屏障,一旦裁撤,契丹将直趋定州城下,不利于国防

赵光义采取的是李继隆的意见

李继隆的压力随之而来。他是武将,不像文人张洎动动嘴就可以了,他的建议正确与否,要靠他自己真刀实枪上战场去论证。

宋史笔谈115:唐河之战如迷一般,徐河大战李继隆正名、契丹休战

很快,战争就来了。

七月,边境的小城寨威虏军(今河北徐水区遂城镇)缺粮了。这事看似不大,却影响深远。

契丹得知后,想借此攻占威虏军。

赵光义则派李继隆调动镇、定州的一万大军、数千乘车押运粮食辎重前往。

张洎再次上奏表示反对他说,像威虏军这样不足万人的小城寨,在敌人大军到来时只会闭关自守,根本没有设置的意义;相反,一旦缺粮,就得劳民伤财运送粮食,而押运大军一出又给敌人以可趁之机,我们的押运大军怎么能有斗志?所以,这种城寨,不过是消耗粮食。

他再次要求裁撤小城寨,将那些不满三万人的边境军营全部裁撤!将费用、人员用于大镇建设。

李继隆就是在这样的论战氛围中出兵了

徐河大捷

非常不幸的是,张洎的预测极准,耶律休哥探知了消息,亲率数万精骑,准备将李继隆一网打尽

此战,李继隆只许胜、不能败。胜了,则君子馆之耻辱将真正洗刷,他也将赢得与张洎的论战;输了,等待他的恐怕将是身败名裂,谁都不能承受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

幸运的是,此次他搭上了一个好部将尹继伦

宋史笔谈115:唐河之战如迷一般,徐河大战李继隆正名、契丹休战

尹继伦当时率领步骑千余人,正在巡边,迎面过来的正是契丹大军。但契丹大军居然对此视而不见!他们继续杀向前方,目标指向李继隆。这就是赤裸裸的蔑视,看不起你。

尹继伦愤怒了。对于一个军人来说,战场上马革裹尸不算什么,要命的是敌人压根不把你放眼里,认为你不配做他的对手!

尹继伦发动将士们说,敌人视我们如砧板上的鱼肉,等他们胜利了,回头肯定还要打我们;如果没胜,他们更会拿我们来发泄,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跑不掉了。为了他们的轻视,我们要让他们付出代价!这样就是战死了,也能成全忠义之名!

他这番话说到将士们心底了。于是部队厉兵秣马,等到夜晚,尾随而去。追了四十五里,追到唐河、徐河(即徐水)之间,天还没全亮。尹继伦列阵等待。

宋史笔谈115:唐河之战如迷一般,徐河大战李继隆正名、契丹休战

耶律休哥没有发觉,他正准备吃完早饭,然后就攻打李继隆。

没想到,尹继伦偷袭了。虽然只有千余人,但关键是出其不意、同仇敌忾。

第一轮猛击过后,宋军斩杀敌将一人,契丹开始混乱了。

尹继伦迅速冲入指挥部。

耶律休哥饭还没吃完,急得赶紧放下筷子,准备投入战斗,结果抬头就见一黑面大汉率兵冲进来。战乱之中,耶律休哥被短兵器刺中手臂,受了重伤,靠着左右拼命救出,骑马先逃了。

这一逃,契丹就完全没有战斗力了,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此时,押运大军赶到。尹继伦与镇州副都部署范廷召一路追奔,过了徐河十余里,俘获甚众;定州副都部署孔守正又在前方的曹河附近截住退兵,斩杀三十多名将领。

战争是为了什么

这一战,尹继伦得到了“黑面大王”的绰号,扬名契丹。

这一战,李继隆终于扬眉吐气他大胜而归,他为赵光义报了高粱河那一箭之仇;他一雪前耻,他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继续他那固执己见而彪悍辉煌的军事生涯了。

这一战,也是一代战神耶律休哥的最后一战从来只有他追打别人,没有被人追打过。现在,当风声刮过自己耳朵吹向张开的伤口,他才终于亲身体验到了张皇逃窜。只有如丧家之犬般逃窜过,才能真正体会到战争的无情;只有自己的鲜血一滴滴洒向泥土,才能真正明白战争的残酷。

宋史笔谈115:唐河之战如迷一般,徐河大战李继隆正名、契丹休战

回到契丹,天地重归于平静,见到万物生长,耶律休哥不禁感叹,活着真好,太平日子真好!

他历经高粱河、瓦桥关、岐沟关、君子馆四场大胜,令赵光义含羞高粱河,且尽丧宋朝精锐,改变了宋辽攻防态势。然而,这最后一战是那么的狼狈,这也是他一生中独立指挥的唯一败战。不是败在实力,不是败在用计,而是败在轻敌。

这场失败,过于沉重。它令耶律休哥重伤而归,举国上下讳莫如深、三缄其口。

这一战,也使耶律休哥思考良多。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高粱河,他是为了保卫国土,结果让赵光义病症缠身;岐沟关,他让宋朝再无北伐实力,他的名字可以让边境上的大人用来吓唬小孩;君子馆,他完全是指挥了一场肉搏战,双方伤亡惨重;徐河,却最终让自己承受苦果。

这一切,还没有考虑边境百姓的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和破壁残垣。

宋史笔谈115:唐河之战如迷一般,徐河大战李继隆正名、契丹休战

算了吧,赵光义已经不敢再北伐了,我们的报复也够了,还夺回了失去近三十年的易州。为了百姓安宁,为了休养生息,为了减少孤儿寡母,我们也不要南征了。

这样看,这一战后,耶律休哥的思想,有如金庸小说里的萧峰。不同的是,萧峰是自戕前逼迫契丹皇帝答应有生之年不再南征,耶律休哥是被重创后终其一生主动寻求和平

就此一战,为宋朝赢得了近十年北部边境安宁,直至赵光义和耶律休哥去世前,双方都没有大的战争。

宋史笔谈115:唐河之战如迷一般,徐河大战李继隆正名、契丹休战

赵光义终于度过了最艰难的军事危机。

再断北伐念头

但又有人开始头脑发热了。

这个月,天上出现彗星。天文异象发生的时候,正值徐河大捷。有人因此上书,认为这是“灭契丹之兆”,鼓动赵光义出兵北伐。

这事能干吗?

赵普听到消息后,急了,这些人是唯恐天下不乱,只会给好大喜功的皇帝瞎出主意。

他不顾年老体弱,用心翻阅典籍,在八月呈上了名奏《彗星疏》,毫不留情地对这些人进行批判,彻底打消他们这种不切实际的念头。

和平来之不易,他亲手建立的帝国已近30年。赵匡胤为统一全国连年用兵,赵光义功业未成而战火不断,国家迫切需要休养生息,朝廷和军队需要养精蓄锐。

这也基本算是他能为帝国所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