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为什么要停4天?

 微笑如酒 2020-10-20


关于阿奇霉素的相关知识,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



最近朋友三岁的双胞胎咳嗽反复不好,大宝发高烧伴有剧烈咳嗽,小宝没有发烧但是咳嗽也进行性加重。

去了医院检查后,医生告知双胞胎感染了肺炎支原体肺炎:大宝因病情较重需要阿奇霉素针剂静脉滴注;小宝病情较轻口服阿奇霉素3天停4天后再复诊。

朋友觉得奇怪,阿奇霉素治疗为什么吃口服3天要停4天?服用阿奇霉素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今天让我一一为大家解答这些疑问。

一、抗菌药物选择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小儿支原体肺炎又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占到住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 10%~40%。

大环内酯类类抗菌药物是目前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常见药物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因为阿奇霉素每日仅需1次用药,使用天数少,生物利用度高以及细胞内浓度高,依从性和耐受性均较高,已成为治疗首选。

二、药物剂型选择

根据2015年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阿奇霉素用法是10mg(kg/d),轻症患者阿奇霉素口服剂型3天为1个疗程,重症的阿奇霉素针剂连用5~7天,停4天后可重复第2个疗程。切不可以自行随便停药或连续用药,停药依据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炎性指标决定。
 
三、为什么阿奇霉素用3天就停,
不是直接吃7天呢?

半衰期长:阿奇霉素单剂给药后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35~48小时。在组织半衰期更长,超过60小时。因此,服药3天后,即使停用,阿奇霉素依然能在体内持续作用 3~4 天。

组织浓度高:据研究,阿奇霉素的组织浓度较同期血药浓度高出10~100倍,炎症部位浓度比非炎症部位高达6倍以上,在巨噬细胞及纤维母细胞内浓度很高。服用阿奇霉素3~5天后第12天时白细胞及吞噬细胞内仍能测到一定浓度,10天后血清内仍有0.3~0.6 ug/L。因而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所以,用3天,停4天可减少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

存在抗生素后效应(PAE):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药物浓度降至MIC以下或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持续抑制的效应。其产生的机制,一般认为是抗生素与细菌靶位持续性结合,引起细菌非致死性损伤或抗生素后促白细胞效应。

阿奇霉素的抗菌活性呈现明显的PAE,其无论是高于或低于MIC时,均能促进吞噬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调理吞噬作用,产生机制可能是药物与敏感核糖体亚基可逆性地结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造成细菌非致死性损伤,而细菌恢复核糖体功能及恢复核蛋白质合成时间较长,故其PAE较长。

四、阿奇霉素使用的注意事项

静滴过程中最常见是消化道反应,出现呕吐和腹痛。减慢初始滴速,可明显预防阿奇霉素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在静滴过程切忌随意调整滴速。

口服阿奇霉素,建议选用颗粒剂方便儿童服用。国产的阿奇霉素,因进食可影响阿奇霉素的吸收,所以口服制剂应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进口的阿奇霉素颗粒可与食物同时服用。用药初期即使症状出现好转,也请严格按照处方服药。漏服或未完成整个疗程可能会降低疗效,增加细菌耐药性。

阿奇霉素主要经肝脏排泄,可能影响肝功能。用药期间建议密切监测肝功能。抗酸药(如碳酸氢钠、碳酸镁、铝酸铋)可能降低阿奇霉素疗效。用药期间如需服用这类药,请间隔1~4小时。

五、使用阿奇霉素,
出现不良反应应该怎么做?

①常见的胃肠道反应,服药可能引起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一般我们给予蒙脱石散、磷酸铝凝胶护胃等对症处理后,可缓解。

②偶有出现轻至中度头晕、头痛及发热,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对症处理即可。

③如出现皮疹、瘙痒、关节痛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同时及时就诊,咨询医师和药师。

六、常见阿奇霉素不合理使用情况?

1.头孢类联用阿奇霉素:根据2015年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单用阿奇霉素即可,无必要联用。

2.口服剂型不适宜:开具肠溶片不便于儿童剂量分开服用,分开后达不到肠溶效果,建议儿童服用颗粒剂为宜。

3.配置浓度过高:一般用适量注射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00mg/ml溶液,再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500ml稀释,使终浓度1~2mg/ml,滴注时间不少于1小时。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30(17):1304-1308.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
[3] 雷美生.浅谈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其抗生素后效应.北方药学,2012,8(9):80
[4] 俞雅娟.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J].海峡药学,2007,19
[5] 白平生,熊凤梅.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西北药学杂志,2011,26(4):312-313.

本文首发:医学界临床药学频道
本文作者:向日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