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刚 | 生命的来处,是艺术的归处。

 幸福纷来沓至 2020-10-20

中国水彩
视频号

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生命的来处,是艺术的归处。
附: 周刚2018年至2020年部分作品 

他是一位纯粹的画家,在水彩画创作领域的不懈探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
 
他认为,一个创作者需要不断自我觉醒、自我剖析、自我沉淀,立足于自身文化语境,客观地看待现实世界,着力于生命情感的丰富与深厚,着力于艺术内在精神的磨砺与成长,创造出充满活力的,具有中国艺术本性的艺术表现形式。他认为他的艺术创作是“本土现实主义”的坚守。
 

陕北·采风


去矿区画了16年矿工、到山西、陕西、山东、安徽和到云南画锡矿工。每年冬天到苏州画园林……,近3年再回陕北画乡亲,画他最熟悉的、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溯源寻根创作出更有生命力的作品,表现中国的精神、东方的情怀,这也是他的创作出发点和目标,本土现实主义创作的坚守。
 
周刚,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水性材料绘画工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水彩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2020 —— 

黄土塬上的远眺 / 150x105cm / 纸本水彩 / 2020



黄土塬上的远眺 / 局部


作为一个常年工作生活在杭州的陕北人,再回陕北,画乡亲画故土,对于周刚而言是溯源是寻根。
 
根性,就是找寻自己生长的根,找寻自我所特有的气质。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去发现,去思考,是什么为他今天的创作提供了最初的滋养?什么才是他多年来艺术创作的源动力?
 
于是他回到了陕北,这个给予他生命的地方。来到这里他不拘泥于创作题材,碰到什么画什么,喜欢什么画什么,从而在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乡音乡容和陕北人的精神,在他的作品中构建独一无二的艺术原始秩序。

他不希望在昏沉的繁华的日子里搭上自己的生命,创作自己的作品,他希望回到本初回到故土去倾听呼唤灵魂的声音……
 
周刚认为,艺术创作的质量取决于作品中灵魂是不是在场。而陕北,一个有着对他而言最熟悉的风情,面孔,一个生他养他的地方,从这里再次出发,审视他的自我成长和艺术创作,对他而言既是自我的探寻,也是通过画面呈现陕北人的豁达、不屈不挠的精神。


2020 —— 

父亲母亲 / 150x105cm / 纸本水彩 / 2020



父亲母亲 / 局部



父亲母亲 / 局部


大美无言,大象无形。陕北,时至今日也在不变地传承着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在周刚看来,画乡亲不仅是画他们的面貌,更像是画一个时代肖像,而这其中传承下去的就是陕北人的精神。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斗志。小时候陕北人身上透露的倔强和信天游喊出的发自黄土深处的声音,都是无法抹去和忘怀的记忆,这些记忆形成了他今天画面中的骨骼。
 
现代生活使得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都进入一个快节奏,逐渐疏离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生活是满的而内心是迷失的,画面是满的而灵魂是空的,着看似“美观”的画面,却失去了绘画的内核与本质。
 
宽大的油漆路、高楼林立…,虽然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回故土的他觉得一切都是如此陌生,却又格外熟悉。曾经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或许都不再存在,但乡音、乡容、乡情一直都在,而这一切又是理所应当的,是的,他本就属于这里。
 

 2020 —— 

陕北庄稼汉 / 150x105cm / 纸本水彩 / 2020



陕北庄稼汉 / 局部


很多画家努力将陕北人画成我们印象中的陕北人,厚厚的羊皮袄,白羊肚手巾三道道蓝,山谷中还萦绕着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悠扬的歌声。而事实上,今天的陕北人已不再像他们的父辈祖辈那样的装束,这种装束已经变成了对陕北人的一种概念。可尽管如此,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仍旧是豁达、淳朴、厚实,生生不息
 
在这里,黄土高原的厚重、雄浑、博大是非常令人震撼的,他试图找到最原始的感受,创作时,追求一种北方绘画团块、概括、力度和厚重,构图力求突破平淡,追求此时此刻的现场感受和画面整体感。
 
美是不能用概念建构的,对事物的认知不是审美批判的前提,而是通过认知才能进行艺术的评判,如果我们仅仅将趣味或者将概念认可为艺术创作或者艺术作品评判的尺度,那么这只能证明我们对美的理解是将美与所谓的艺术牵扯到了一起。
 
为此,周刚尝试去记录,画熟悉的人、画同时代的人、画共命运的陕北人,而这也是他一以贯之的创作态度。叩问人生如何过,人生反问我初心,“本土现实主义”是周刚的艺术坚守。这是他创作的出发点,也是他创作的动力。所以,他努力打破已有的陕北人的形象概念,脚踏实地的理解今天的陕北人。记录当下,为他们造像,而这是人文的传承,也是艺术的迭代
 
立足于本土文化语境,客观地看待现实世界,着力于生命情感的丰富与深厚,着力于艺术内在精神的磨砺与成长,创造出充满生命力的、具有中国艺术本性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这,是他努力和坚持的目标。



 2020 ——                  
父黄土塬上 / 150x105cm / 纸本水彩 / 2020



父黄土塬上 / 局部




窑洞前 / 150x105cm / 纸本水彩 / 2020



窑洞前 / 局部




老伙计 / 150x105cm / 纸本水彩 / 2020




 2019 ——                  

赶集的陕北老汉 / 150x113cm / 纸本水彩 / 2019



赶集的陕北老汉 / 局部



赶集的陕北老汉 / 局部




卖炸糕的陕北老汉 / 150x113cm / 纸本水彩 / 2019



卖炸糕的陕北老汉 / 局部




陕北郭家沟的大爷 / 150x113cm / 纸本水彩 / 2019



陕北郭家沟的大爷 / 局部




陕北郭家沟的集市 / 150x113cm / 纸本水彩 / 2019




陕北郭家沟的养牛人 / 150x113cm / 纸本水彩 / 2019



陕北郭家沟的养牛人 / 局部




 2018 ——                  

郭家沟的庄稼人 / 105x75cm / 纸本水彩 / 2018



郭家沟的庄稼人 / 局部




郭家沟农人郭改生 / 105x75cm / 纸本水彩 / 2018




陕北老汉 / 105x75cm / 纸本水彩 / 2018




绥德汉 / 105x75cm / 纸本水彩 / 2018




下地的郭大爷 / 105x75cm / 纸本水彩 / 2018




庄稼汉郭震林 / 105x75cm / 纸本水彩 / 2018




手拿饭碗的郭老汉 / 105x75cm / 纸本水彩 / 2018

· END ·
康颂中国 
战略合作伙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