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辑手记 | 五年只做一套书,这么慢是为了……

 傅佩荣 2020-10-20

熟悉傅老师作品的人都知道,关于中国古典哲学著作的研究与解读,傅老师有两套分量极重的作品,一套是《傅佩荣译解经典系列》,另一套是《傅佩荣详说经典系列》。

《傅佩荣详说经典系列》的精装版已面市,点击阅读原文先生书房有售

《傅佩荣译解经典系列》的平装版和精装版早在2012年即已出版,《傅佩荣详说经典系列》的平装版也于2013年陆续出版。但是为何过了5年之久,我们才迟迟出版这套《傅佩荣详说经典系列》的精装版呢?

怎可让傅老师的“心血”被低估

由于出版社内部调整,傅老师的作品由原来的编辑部调整到我所在的编辑部。虽然平时我多少接触过傅老师的作品,但是作为编辑和读者,对于作者的作品和学术认知程度的要求还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必须从头阅读傅老师的作品,这大概就耗费了一年的时间。

当我终于可以开始着手做这套书的时候,事情远比我想象中的要艰难……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单是关于开本的头脑风暴就足够磨人:编辑部要考虑内容和阅读体验,发行方强调市场流行,作者方喜欢精致素雅并拿出“台版”样书作为参考……诸如此类的“争论”让这套书在前期定开本、版式、设计方案时就比普通图书耗时得多。

不过大家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共识并贯穿始终——这套书的价值是被低估的。这让我们非常坚定地要出版精装版,而原因在于这套书包含的知识是非常丰富的,它跨越文学、历史与哲学,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所以,它应该是赏心悦目的,且能被反复阅读的,是可以当作工具书珍藏的好书。

让原典回归原典

对于经典作品,由于我们从小耳濡目染,所以多少都自认为自己了解一点,我们当然都可以脱口而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六十而耳顺”,但是扪心自问,多少人从头到尾认真地读过《孟子》《论语》呢?关于这一点,或许正如孟子所说,孔门弟子对老师心悦诚服,但是孔子却感慨:“莫我知也夫!”(没有人了解我啊!)为什么孔子感叹没有人了解他呢,我想这大概就是为盛名所累,人人都以为熟悉《论语》《孟子》,都以为孔孟讲的无非“仁义礼智”“人性善”,可是,我们真的了解孔孟吗?

如果你读过傅老师这套书,大概就能理解孔子关于没有人理解自己的感叹,因为《孟子》的原文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甚至孟子也从没有断言“人性善”,他强调的是“人性向善”;关于《论语》里到底是“六十而耳顺”还是“六十而顺”傅老师花了两页解读,其中不仅有从孔子哲学逻辑上的解读,也有考古上敦煌经书的“物证”。

这仅仅是一个例子。这套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是傅老师花了三十多年研究考察各个版本,并通过他自身深厚的哲学素养进行解读的作品,这里面包含有上古三代的历史背景,古代典籍文献的来龙去脉,以及为何我们看到的版本是这样的,而最接近原作者思想的又是哪一种,等等。

无论我举多少例子,读者得到的结果还是如孔子所说“莫我知也夫”,他一定还是觉得世间没有知己,因为中华上千年的文化累积,傅老师几十年的哲学与国学研究,要想获得最大的收获,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回归原典。我们必须回归到这些经典的作品,重新逐字逐句听傅老师“详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与哲学,才能真正理解孔孟老庄,也才能真正懂得中华民族思考习惯的由来。

“多此一举”的审读

这套书的审读并不容易,因为内容涵盖面的丰富和跨学科,所以虽然我们出版过平装版本,但是这套书还是重新进行了审读,并且是每本书都要至少两个编辑重新审读,并且参考了同类书的至少两种经典著作。这样一方面能确保单本书的质量万无一失,也能确保六本书之间的互相引用是一致的。

 

独创体例,从文学走向哲学

这套书的体例是:原文——白话文翻译——详说。

傅老师这套书的体例在我看来,特别有独创性,因为它不仅仅有文章布局的考量,有“让哲学回归哲学”的精心安排。其中重中之重就是“详说”部分,有时候一句原文,傅老师会有好几页的“详说”。“详说”也是“让哲学回归哲学”的关键所在,傅老师作为一位哲学教授,他重新解读这几本经典的目的也在于此,从哲学的角度出发,阐释中国的古代哲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字句的翻译上,这也是这套书最大的特色,因为其他古典阐释类的著作,哪怕是叫好叫座的经典版本也大部分是从文学的角度从发,仅仅停留在原文与释义上,并没有达到“哲学”的高度。

“详说”的哲学是打通这六套的界限的,甚至也打通中西哲学的界限、进行中西哲学的对比,可以说傅老师看似仅仅是解读了六本国学经典,但是他做的事却是透过这套书阐述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的脉络,也对比了西方哲学中相对应的概念,这一点是其他经典解读类的书没有做到的。

独家订“纸”,展现古色古香的书韵

这套书的书内文用纸,是我们特别定制的黄胶纸,一方面考虑到这是一套古典图书的解读,淡黄色可以透露出古色古香的气质,与书籍内容相符;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这套书的收藏价值,而胶版纸比普通图书常用的轻型纸质感更好,也更耐翻,保持时间更长久。

关于封面,其实用的并不是纸,而是布。不要小瞧这块小小的布,为了保证最后的上色效果和耐用程度,我们抛弃了所有曾经过用的书布,而选用成本更贵、工期更长的舶来布——这种丝光棉布从台湾进口,单是海运我们就足足等了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大家都知道布的成本是纸的几倍,但是为了体现这套书的价值感,编辑团队还是拿出了十足的诚意和耐心。

大道至简,傅老师“隐身”了

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这套书封面的设计遵循大道至简的原则,封面做了大量的留白,封面封底加起来只有三个元素:

封面的白色烫字作为主标题,用四个字的词汇点出全书的核心内涵,设计师用了仿毛笔字的效果,参差不齐的毛边感更是设计师的点睛之笔,让主标题看起来更苍劲有力,并在整个封面上最为突出;

黑色宋体字是副标题,采用烫字工艺,特意选择更为工整的字体,并不会“抢功”主标题。这也是傅老师一贯强调的,不要把他的名字太突出。因为副标题已经包含有傅老师的名字,老师坚持不再附作者名,这一点是非常“大胆”的,纵观整个出版市场,还没有哪位作者敢于这么做。

这种似有还无的设计感正是国际设计奖“石墨铅笔”奖项得主周伟伟的诚意之作。

要给经典一点颜色瞧瞧

关于颜色,傅老师在设计师初版方案上亲自调整,并且解释为何做这种安排:

《庄子》语言汪洋恣肆,思素肆意遄飞,所以要用活泼的绿色;

《孟子》是在战国乱世产生,并且很多劝谏君主的对话,自然带着忧国忧民的沉重,所以选择了厚重的棕色;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作,是记录孔子言行思想的权威,是儒家思想的“红宝书”,所以要选择纯正浓郁的正红色……

3毫米,4遍胶,5公斤

这套书每一本都很厚,平均书脊厚度有3厘米多,这么厚的书实在不多,考虑到它的结实度,我们做了圆脊精装,书壳用的是3毫米的书板,无论是质量还是结实程度都足以让拥有它的人安心。

普通精装书过两遍胶固定图书内心,而这套书过了三遍;这还不够,除了内心,书壳内部我们还要求印厂的工人人工再刷一遍胶。为了保障成书的质量,最后一道关印刷厂也格外用心,为了这套书,印厂一改成书集中质检的规则,由质检员全程跟踪,每隔两个小时检查一遍,这才保证了最后成书的质量。六本书足足有五公斤之重,呈现了足足的知识份量。

在一个出版环境日益浮躁,市场上遍布快餐式畅销书的今天,我们做的事或许有点吃力不讨好,但是当我们拿到这套书时却发自内心的满足,当你看到一套精致书,并且内容是让你自豪的,这种喜悦或许就是做出版的意义。

出版的过程再艰难也不过一两年的时间,与傅老师研究的三十年相比微不足道,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回归到原典,认真地读一遍这套书。


小知识

译解系列、详说系列、谈四哲系列,有什么区别?

译解经典一共六本(有精装和平装之分),重点在于【译】。傅老师尊重原典,逐字解释,力求字字有出处,句句讲明白。这套书可以作为国学爱好者案头读物,也可以作为国学入门的标准教材。它的优点就是:严谨专业给力。

入门难度:三颗星

详说经典一共六本,重点在于【详说】。傅老师以原典为基础,结合现代人的焦虑和困惑进行解读,拉近了国学和现代生活的距离,是非常亲切而实用的国学入门读物哦。优点就是文笔流畅,贴近生活,由于是录音稿整理而来,阅读时有傅老师娓娓道来的感觉。考虑到大众的阅读效率,所以降低了一点的学术标准,对一些字眼就不再逐句解释来源和出处。

入门难度:两颗星

讲四哲一共四本,重点在于【讲】。傅老师听说很多朋友真的没时间通读经典,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不读经典又可以了解中国四哲其人其思?有!傅老师以四哲其人其书其思为线索,抛开原典的文本新讲四哲,而原典以“引经据典”的形式“埋伏”在字里行间。是非常入门级的国学读物哦~!真的做到老少咸宜!

入门难度:一颗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