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尖上的安全”不能有死角:掀开外卖后厨脏乱差的盖头

 京都闻道阁 2020-10-21

文丨崔桂忠

近日,有媒体进行了走访,发现北京一些外卖后厨将洗好的食材摆放在垃圾桶上,还有在公厕外堆放食材,厨师也没穿工作服……个别外卖后厨卫生堪忧。

随着互联网与餐饮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外卖餐饮业持续快速地发展。不少美食城紧跟这一趋势,转变经营思路,取消堂食,将档口全部做成外卖后厨,仅供外卖取餐。不过,骑手将喜爱的饭菜送到我们手里时,外包装都是“光鲜亮丽”,至于做饭的后厨卫生如何我们却不得而知。

“很多店都是在城中村一些阴暗的角落,非常难找,而且内部环境脏乱差,十分恶心,但有些店因为便宜,生意很火爆。”一些藏身于小区里甚至家庭的外卖店与外界呈隔绝状态,靠手机或网线就能做生意,不仅难以监管,而且连找到他们都极不容易。

“门店没有桌椅板凳,没有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人员健康证,仅一间窄小的厨房,完成洗、切、煮、炒以及打包的任务”“不少店铺内的环境嘈杂,随处可见外卖员送餐车、液化气瓶,门口堆放着食材”……这是常见的外卖卫生问题反映。

有网友爆料一家粥铺很火,月销万单,但卫生状况堪忧:蒸饺包子直接用手拿,不戴手套不用夹子;冷冻产品如果掉到地上,不会报废,吹一吹,放回袋子;有时候粥煮熟,生皮蛋直接丢进粥里,拌一拌就出餐了;时间标签、报废时效、原料先进先出这些卫生标准就更没有了。

有消费者曾经亲身经历:在家用某外卖app在一家大型的连锁饭店定了个饭,几乎吃完的时候,在外卖盒的角落翻出来一张用过的团成一团的纸巾,当场就恶心吐了。

由于外卖后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外卖卫生状况顾客根本看不见。“看得见的卫生”通常以网络图片、其他顾客点评等方式呈现,而这些,往往经过修饰,甚至与真实情况完全不符。

食品安全法早就对食品安全标准作出详细规定,2018年1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也有明确要求。外卖餐饮业应当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不能任由外卖后厨沦为“隐秘的角落”。外卖后厨要见得光,监管必须无死角。

一方面,建立订餐平台——消费者——管理部门三方信息互通互联机制,以形成有效监管体系,对外卖商家的违规违法行为保持严惩重处高压态势,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不能任其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另一方面,应该动员和鼓励外卖店安装摄像头,并通过互联网将外卖后厨的生产加工场景公布到网上,进而推出互联网版本的“明厨亮灶”,延伸监管触角,这样不仅会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自律,为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再上一把“安全锁”,同时也能有效弥补了监管队伍的人员不足,提高监管效能。

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掀开外卖后厨脏乱差的盖头,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才能真正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心,才能最大限度保证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