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陕西电网?

 快乐者生存 2020-10-21

怎样想象这里?

是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是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

是风卷红旗的万里长征,

还是遨游苍穹的北斗“星辰”?

在这里,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

江河浩浩汤汤、淘尽英雄。

吼一嗓秦腔,慷慨昂扬,

舞一曲腰鼓,豪情激荡。

油泼面辣得劲爽,

肉夹馍香得豪放。

这里是中国大地的原点,

是被山带河的枢纽,

是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

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

这里,是陕西

“天下之道途毕出于邦畿之内。”

八百里秦川,

千万里江山,

开通途,

筑亨衢,

行大道。

天府雄国的气韵千年流转,

灌注在陕西的根脉中,

也灌注在陕西电网的根脉中。

▼坚强的陕西电网守护着三秦大地。

陕西,位于中国版图的心脏位置,

土地面积20.56万平方千米。

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

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西周、秦、汉、唐等

14个政权在陕西建都。

▼陕西境内黄河蜿蜒,汉江发源,华山、太白诸峰耸峙。

秦岭横贯东西,划分南北。

以秦岭和北山为界,

陕西从南往北被分为三大自然区:

南部秦巴山区,

中部关中平原,

北部黄土高原。

▼陕西省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2019年年末,

陕西全省常住人口3876.21万人。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达2303.63万人,

全年GDP25793.17亿元

位于西部各省市前列。

▼夜幕下的浐灞生态区。


从街头巷尾的“毛细血管”

到跨越山河的“大动脉”,

陕西电网不断“架桥开路”,

为陕西追赶超越发展

输送源源不竭的强大动能。


01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也许得益于陕西

有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

——秦直道。

▼位于延安市宝塔区的秦直道遗址。

要发展,就要有路。

“西当太白有鸟道。”

面对绵延横亘的大山,

陕西人没有退却。

没有路,就踏出路来!

▼“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山,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被称作“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夏之根”。

陕西电网传承了这种

“开通途、度关山”

的开拓精神。

陕西有电,始于1917年。

此后至新中国成立,

全省装机容量仅1.34万千瓦,

供电线路最高电压仅6千伏。

▼1917年,西安警备司令张丹屏在西安开元寺创办电灯厂,设有75马力(55.2千瓦)柴油发电机一台。

新中国成立后,

陕西电力工业焕发勃勃生机。

1953年,西安灞桥热电厂一期工程

拉开了陕西电源建设的序幕,

配套建成35千伏灞西双回线,

初步形成了以35千伏线路为骨架的电网,

陕西主网自此起步。

▼西安灞桥热电厂一期工程的2台6000千汽轮发电机。

西安钟楼附近是陕西最早供电的区域。

以钟楼为圆心,

到西安城区、关中五市,

再到陕南和陕北,

陕西电网版图逐渐扩大。

▼20世纪50年代西安钟楼附近的供电线路。

1972年5月,

330千伏刘天关输变电工程投运,

陕西电网开启330千伏网架建设。

刘天关输变电工程是

我国第一个330千伏输变电工程,

代表着20世纪70年代

我国输变电建设的最高成就。

▼陕西眉县汤峪变电站设计图纸。该变电站是刘天关线路的终端降压变电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陕西电力迎来发展高潮。

秦岭、渭河两座百万千瓦以上火电厂

和汉江上游最大的水电站

安康电站先后建成。

电源的大发展

促使一批330千伏线路投运。 

▼秦岭电厂是陕西省第一座百万千瓦火力发电厂。

▼安康水电站是陕西省最大的水电站。截至2019年,累计发电量达620亿千瓦时。

1998年11月,

陕西省电力公司实现了

33个直供直管县和一个代管县

行政村村村通电。

▼热闹的村村通电祝捷大会。此后10年间,陕西全省“户户通”“电力入户率”“村村通动力电”等指标均达100%。

2008年,750千伏“三站五线”

八项重点工程全面开工,

陕西电网进入了

750千伏电网为骨干网架

建设新阶段,

陕西电力工业发展翻开新篇章。 

▼2009年5月,750千伏平凉—乾县双回线路投运,陕西电网最高电压等级上升为750千伏。

2017年8月,

榆横—潍坊1000千伏

特高压工程投运,

陕西电网正式进入特高压时代。

▼2016年11月30日,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在陕西省清涧县与山西省石楼县之间成功跨越黄河。

伴随着电压等级提升的,

是电网技术上的“跨越”。

世界首座750千伏智能变电站

洛川75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

标志着我国在超高压智能变电站

多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是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的

重大创新成果。

▼750千伏洛川变是当时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智能变电站。

±500千伏宝鸡—德阳直流输电工程

我国第一个完全国产化

远距离、自主建设的直流输电工程,

标志着我国电网技术、电网建设、

管理水平实现了新的跨越。

“柞棫拔矣,行道兑矣。”

陕西电网“架桥开路”,

从无到有,

完成了一次次“关山飞渡”。

▼矗立在西北广袤土地上的陕西电网。

02

“宅兹中国”

最早记录“中国”一词的青铜器

“何尊”出土于陕西。

▼何尊及铭文“中国”

中国大地的原点在

陕西泾阳县永乐镇。

承东启西、连南接北,

陕西的道路通达四方,

“东穷燕、齐,南极吴、楚,

濒海之观毕至。”

▼陕西境内保留至今的8条古道,遗留下丰富的历史积淀。

陕西电网承载着这种

“筑亨衢、连南北”

的枢纽使命。

20世纪初期,

陕西各电厂孤立运行,

没有统一电网。

至1960年年末,

陕西电网以110千伏线路为骨架,

供电范围从西安、咸阳两地

扩展到宝鸡、铜川及渭南部分地区。

▼1957年,110千伏枣园枢纽变电站建成投运。

1961年~1970年,国家在汉中地区

布置飞机制造工业,

渭河沿岸建设大型电灌站,

电网向汉中、渭南地区南部发展。

▼渭南罗敷330千伏变电站。

2000年,

榆神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

陕西省北起榆林、南到安康的

电力大动脉全线贯通,

对西部大开发、

建设榆林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

促进陕西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建设中的榆林电网。

2019年6月,

陕北—关中750千伏

第二输电通道工程全线投运。

陕北电源基地与关中用电中心的

联络显著增强,

满足陕北大规模风电、

光伏基地送出需求。

▼陕北—关中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投运。

2020年,

关中地区750千伏双环骨干主网架

正式形成。

▼宝鸡—西安南—信义II回750千伏输变电工程。

陕西电网

连接西北、华中、华北电网,

西电东送的枢纽地位日益巩固,

形成了水火相济、优势互补的格局。

承担枢纽使命的陕西电网

清洁能源与负荷中心

紧紧地联系起来。

▼西安北750千伏变电站全景。

陕西是我国能源大省,

西北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步入特高压时代的陕西电网

筑起了清洁能源外送“高速路”。

▼矗立在秦岭山脉中的银线铁塔。

2018年,陕西榆能横山电厂、

陕能赵石畔电厂1000千伏送出工程投运,

与榆横—潍坊1000千伏

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一起,

形成陕西省电力外送通道,

有效打通了“陕电外送最后一公里”。

▼榆能横山煤电公司(高兴庄电厂)。

2020年,陕北至湖北±800千伏

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工,

“北电南送”再添跨省“高速路”。

这是推进西部大开发

与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工程。

工程建成后,

将满足湖北电网负荷增长需求,

支持陕北革命老区发展,

实现陕北煤电基地和风电、

光伏电能直供中部地区负荷中心,

为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能源资源

优化配置创造有利条件。

“交货往还,昧旦永日。”

四通八达的道路给陕西带来

交流、融通、繁荣。

汉武帝建元元年,

张骞出使西域,

开辟了“丝绸之路”,

为中国与世界融通交流

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安博物馆藏品三彩载货卧驼,是唐代中西文化交融的证明。

今天,陕西依然是开发、

开放的枢纽,

正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陕西电网以实际行动

全方位支持西部大开发、

支持开放融通。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之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

昔日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

“中庭桂树、华灯煌煌”,

今日西部地区门户城市西安,

璀璨灯光照亮不夜城

“一带一路”与“古丝绸之路”,

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

真正形成了“异时同构”。

▼灯火璀璨,古韵悠长,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重现汉唐盛景。

陆上

距离1300余年前的

大唐西市马车车辙遗迹不远处,

中欧班列“长安号”正从西安港发车。

开行“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

是陕西、西安落实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

重要抓手。

▼2020年上半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1667列,是去年同期的2倍,重箱率、货运量、开行量稳居全国前列。

西安提速发展,

国网陕西电力全力助推:

西安东北部33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

迁改落地项目建成后,

将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330千伏

及以上超高压电缆工程。

▼西安东北部33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将补强西安北部电网主网架结构,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优质可靠的电力保障。

空中

这里有西北地区最重要的航空枢纽

和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陕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到2025年,

预计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将实现货运量30万吨,

旅客吞吐量将达7000万人次。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效果图。

2020年~2025年,

国网陕西电力将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

投资5.98亿元,

规划新建110千伏变电站3座,

增容1座,

新增变电容量360兆伏安。

▼电力先行,带动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发展日新月异。

“百川朝巨海,六龙踏亨衢。”

新时代陕西有勇立潮头、

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

陕西电网乘风破浪,勇毅笃行,

不断发展,连通四方,

创造新业绩,迈上新台阶。

03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36年2月,

中央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到达陕北两个月后,

毛泽东吟哦出豪情壮阔的

《沁园春·雪》。

陕西电网澎湃着这种

“行大道、看今朝”

的英雄情怀。

▼2018年年底,白雪皑皑的黄土高原上,回响着陕北风电基地750千伏集中送出工程的号角。

1940年12月30日,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在延安向世界发出第一次呼号。

中共中央机关用1台汽车发动机发电,

专供新华广播和发报用电。

▼红色电波从延安发出,划破了硝烟烽火。

“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

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代代人用实际行动传承着红色基因。

▼全电改造后的延安宝塔山景区。每晚的“宝塔山灯光秀”点燃了游客的爱国热情。

在延安,

有一支特别的电力服务队,

他们用21年的坚守和坚持,

高举延安精神的旗帜,

全面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

以贴心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赞誉。

这就是国家电网陕西延安(枣园)

张思德共产党员服务队。

▼以延安枣园为原点,国网陕西张思德共产党员服务队已在全省辐射成立了41支队伍。

秦岭“铁腿电工”宁启水,

长年在大山中奔走,

为交通不便的山乡群众提供用电服务。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他始终无怨无悔、默默付出。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山阳县南宽坪镇安家门村党支部副书记、“铁腿电工”宁启水。

“电力蜀道”守护人周红亮,

他巡视维护的范围里有我国两个“第一”: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

我国第一座带负荷融冰变电站。

跋涉于深山无人区,

他带领同事连续研发创新成果,

诠释着新时代工匠精神。

▼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人、首批国网工匠周红亮。

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张雷威,

连续扶贫19载,

累计帮助1.2万多名群众脱贫。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虽然年过六旬,他依然奋战在一线。

▼陕西榆林供电公司原工会主席、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沙家店镇李站村第一书记张雷威(右)。

西北第一支女子带电作业组,

巾帼不让须眉,

上得了带电车、登得了电杆,

是守护一方光明的“带电玫瑰”。

▼陕西安康供电公司配电带电作业一班员工马凌君。

电网“听风者”,

以科技创新践行“两山理论”,

在国内率先实现

输变电工程噪声

“精确定位、精准治理”,

守护绿色山林的静谧。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环保领域唯一的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国网陕西电力电网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成员在实验现场。

“绿色守护神”,服务新能源发电。
在陕西版图上,自唐朝就有的
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
以陕北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成为
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地区。

▼国网陕西电力与绥德县政府共建的占地1300余亩的光伏扶贫多村联建项目,投运后带动绥德县82个贫困村,12300余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只争朝夕、真抓实干。”

国网陕西电力人

让更多人看到流光溢彩的古都,

让更多人感受开放包容的陕西。

一代又一代的拼搏奉献,

让这里的一切

叠加出新的璀璨价值。


在这里

轩辕黄帝铸鼎、分华夏为九州,

仓颉发明文字,

周仪、周礼、周乐

成为中华文化的光辉印记

这里,

丝绸之路的起点

有“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古都,

是古代中国的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这里,

中国革命的摇篮

“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这里,

国内邻接省区数量最多的省份

是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

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

是古老又现代的经济文化热土。


这里是陕西!

点点星辰,万家灯火汇聚,

条条银线,万千能量传递。

构建大电网、形成大枢纽、

融入大市场、支撑大发展,

陕西电网将为

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

追赶超越新篇章

贡献强劲力量!

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栈道千里,无所不通,

开通途、筑亨衢、行大道,

向山河、向世界、向未来!

这,就是陕西电网!

链接

 名称变迁

1949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企业厅在西安成立西北电力建设公司,管辖西安、兰州电力实业。

1950年,西北电力建设公司改名西北电力管理总局。

1952年7月,西北电力管理总局改名西北电业管理局。同年,西安电业处成立,管辖陕西电力工业。

1954年,西北电业管理局改名西安电业管理局,管辖范围不变。

1958年1月,陕西省电业局成立,西安电业局同时撤销。

1962年6月,陕西省电业局撤销,西北电业管理局成立,负责西北五省(区)电力建设生产工作。

1970年11月,西北电业管理局撤销,陕西省电业管理局成立。

1980年1月,撤销陕西省电业管理局,又成立西北电业管理局,并代行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电职能。

1989年12月,中国西北电力联合公司和陕西省电力公司同时成立,中国西北电力联合公司及陕西省电力公司与西北电业管理局及陕西省电力工业局是一套机构四块牌子。

1998年10月,西北电业管理局与陕西省电力公司体制分离。

2013年7月,陕西省电力公司更名为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电网头条&国网陕西电力联合出品

策划 | 贺焕峰

监制 | 张云 吴长宏

撰稿&责编 | 周艳 金雨双

美编 | 李洋

视频 | 杨哈 配音 | 张洪康 

执行审核 | 金雨双

摄影 |  庞虎 高浪周 呼啸 祝赫 刘浩 柴永杰 马志君 梁倩妮 张晶 于樊雪等

感谢 | 姚可利 苏靖童 蒋郁 张祺 杨晓兵 吉建芳 毕国先 郝成刚 徐长炜 董雅茜

据说很多人都在看:(请点击下图)

点亮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