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力跨界,董明珠卖口罩了!

 零售圈 2020-10-21

零售人自己的圈子

零售老板及职业经理人学习内参

百货丨超市丨便利丨生鲜丨护肤丨Mall

休闲丨家电丨医药丨服饰丨珠宝丨Shop

快消丨地产丨餐饮丨电商丨快递丨Store

快消

零售

品牌

商业

营销


打败你的往往不是你的同行,而是跨界!

之前小米发布一款新品“巨能写”中性笔,十只售价9.9元,号称一支笔可以写到圆周率后第17万+位。可以绕写足球场4圈。像晨光、齐心等文具巨头,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竞争对手会是做手机的小米。

3月9日,格力电器、董明珠自媒体分别发布消息称在微店“董明珠的店”开售KN95防护级别一次性使用口罩和医用级别一次性使用口罩。

这其实也标志着格力电器已经开始正式涉足医疗领域了。



疫情下入局

要说董明珠卖口罩实在算不上什么新鲜事。

因为此前就有一波跨界口罩厂遍地开花了:做电子代工的富士康跨界做口罩;卖车的比亚迪和通用五菱跨界做口罩;跨界上瘾的中石化办起口罩厂做口罩;甚至是卖纸尿裤的爹地宝贝、搞建筑的也加入了口罩生产阵地。据相关媒体报道,从今年1月1日到2月7日,全国有超过3000家企业跨界生产口罩。

所以说董小姐卖口罩这事不新鲜,一是由于有众多企业先后入局参与,那么格力在其中之一也无可厚非;二是因为格力跨界医疗早在二月份就初露端倪,曾出资2000万成立珠海格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过去董明珠曾被媒体戏称为“不务正业”,因为董小姐本人酷爱搞副业。从最开始的签字笔笔芯到2015年的手机,从新能源汽车到中兴危机时的造芯片,而如今“多斜杆企业家”,董小姐的副业中还要再加一项医疗。

那些年董小姐搞过的副业

那三百六十行,为什么格力要跨界医疗领域呢,抛开此次疫情影响,主要有内外部两个方面的原因。



内部:打开新商业模式

首先从内部层面看,格力涉足医疗是在试图打开新的商业模式。

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曾经说过:“多元发展是企业稳步成长的必要条件”。而今企业谋求多元化发展已经不足为奇。比如面向快递公司、电商物流做快递交互业务的丰巢快递柜也会申请“医药柜”做自助购物业务;卖咖啡的瑞幸成立烘焙公司卖糕点,成立小鹿茶卖奶茶,甚至在经营范围内新增服装、鞋帽零售;在这个营销为王的时代,跨界本质上就是在创新场景,而场景恰恰是构建商业模式的关键。

作为国内知名的大型家电制造企业,格力当然有能力也有资本多元化发展,这点毋庸置疑。实际上,近年来的格力电器一直探索多元化布局上从未缺席,在智能家居、智能装备、新能源技术等多个领域,格力都有在积极尝试并且有所突破。

从成立珠海格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到生产口罩,格力跨界医疗领域,只是在为创新场景,进而打开更成熟的商业模式做铺垫。



外部:对标竞争对手

其实不仅仅是格力电器,很多家电企业都早已展开了对医疗产业的布局。

海尔早在2016年就率先发力收购上海永慈康复医院,布局医疗产业,成功建立起海尔医疗资本体系;美的集团也在2017年收购了德国机器人库卡,与广药集团合作开发机器人和医疗器械,开启“医药+科技”的打法,从而顺利进入医疗领域。

竞争对手纷纷入局医疗产业,格力电器不可能无动于衷。此次疫情或许就是格力电器跨界医疗的导火线,开了格力电器想做却没做的医疗领域第一枪。

同样是家电企业,格力电器在资本、产业链和其他硬件上的优势也不遑多让,所以从这点上来看,格力电器跨界医疗也是迟早的事。

家电巨头们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增强科技实力。对标竞争对手,参战医疗领域,格力电器在这茫茫商海中,总要随着大风大浪,与同行的竞争对手们,不断前行。

免责声明:凡注明 “来源:XXX”的图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转载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赞同文中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不用作商业用途。如涉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