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仕强:你越舍不得,老天越要让你舍得……

 曾仕强 2020-10-21

大道至简,知行合一

人们经常讲舍与得的道理,认为有舍才有得,无舍便无得,少舍少得,多舍多得。《易经》中有个损卦,告诫我们,以舍求得的行为也要有所节制。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受益之后,却往往变得贪得无厌,甚至会造成怎恶果。

我们可以拿父子两代的关系来做个比喻。做儿子的很孝顺,把自己赚的钱寄回来一些。这时,如果父母觉得孩子在外面生活的很舒服,赚的钱很多,觉得寄回这么一点钱回来时在不像话,那就糟糕了。这样的父母就是逼着自己的孩子去做不正当的勾当嘛。需求无度的结果,就是连受益的人都害死了,都受损了。

那么,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损失,怎样的行为才是适当的呢?

第一,用不着粉饰排场,打肿脸充胖子。

比如,我们送礼,是不是一定要送很贵重的东西?是不是一定要送那种很难得的东西?其实也不见得。

有一次,我到某个地方旅行,招呼我们的是一位妇女,非常和善,整个旅行都非常愉快。当我们离开的时候,她说:你们来,我们很高兴,可是我的收入很少,没有什么好东西送给你们,这是我从外面采来的一束野花,希望你们能够喜欢。我很感动,直到现在还记得她的情谊。这种深情厚谊,不是因为物质的厚薄,而是人的修养、人的感情。

中国人常说,礼轻情谊重。可现在的人,没有这方面的修养,一看到别人送的礼不够重,不够分量,就把你灭了,更不用说他会把你的所求之事放在心上。这就完全失去损的意义了。“损”是对方诚心诚意的一种表现。所以,受礼之人也要合理地去接纳。中国人讲礼,经常在“礼”的后面加个“节”字。就是说,所有的礼尚往来都要受到合理节制。不是说,我有钱,就送你最贵重的礼物。送礼送到这份上,等于没送。你要让受礼之人感到你的诚意,而不是说你想以送礼的方式贿赂他,巴结他。

第二,明白你越舍不得,老天越要让你舍得。

因为一般人都不愿意损,谁愿意损?钱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才最踏实。要大大方方的送给别人,大多数人是舍不得的。所以,你看现在有很多富家子女一出国就不想回来,为什么?说白了,就是想赖债。他在国内的时候,得益于自己的父母,得益于他的朋友,他可能意识到,即使除了父母的恩情不可与一般人同日而语以外,朋友的恩情是要还的。想到要还债,还不如直接躲在国外,不回来算了。

可见,“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老天爷总会在人的一生中,安排人们去做一些让自己不痛快的事情。只有这样,你才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人生也不可能只做痛快事。所以,有时候你越舍不得,老天越要让你舍得。因此,破财有时候是不可免的,当然也绝非都是坏事。

第三,俭约、节省也是损。

比如说,这钱原本我是可以花的,但现在我节省下来了。一看到名牌皮包,我就想买。可是当想到妈妈都没有用上这种昂贵的皮包,我怎么好意思用呢?再者,这笔钱可能还有更加重要的用途。所以,这样一想,就可以节制自己的欲望。我本来可以让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可以让自己很痛快,可现在减损了自己的欲望,减损到使自己不痛快了。其实,这是好事情。所以,我们现在应该了解,“损”是修德之卦,是修己之卦。一个人,能够克己益人,就是了不起。所以,我们才晓得,做好事,一定要低调,不然就违反损道了。

比如说,现在你赚了一个亿,然后拿出三千万来帮助别人,这对我来说,是损,是自己非常不情愿的。因为自己的不情愿,因为自己的情非得已,所以就高调。这完全违反了低调做好事的原则嘛,别人会说你沽名钓誉,是花了三千万来做广告。所以,虽然你做了好事,大家对你并不认同。别人认为你在炫耀自己,在耻笑他们不如你,这就是江湖上所说的半吊子,做事不漂亮嘛,也违反了“损道修己”的道理。

其实,我们并不是说让你把所有的欲望都去掉。这是做不到的。一个人,损到损无可损的时候,就不能再损了。因此,我们一定要走正道,一定要求合理。该给别人的,你不能亏欠,这是损。

温馨提示:本文根据曾仕强教授力作《易经的智慧》整理而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