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仕强教授:如何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做到这4点就够了!

 曾仕强 2020-10-21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2208戳上方蓝字关注

到公众号回复「智慧」收获每日精神食粮

点击上图学习是最好的致敬

|全文共1400字,深度阅读需5分钟,受益终生|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确实有些人为了钱财,丢了亲情,丢了道德,甚至丢了性命,可见金钱的诱惑力有多么大!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念对他的一生至关重要。

那么,为人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怎样正确的金钱观念,从而让孩子走上正道,远离歪道呢?

1

孩子的金钱观要从小培养

妈妈责任重大

作为妈妈,从小就要告诉孩子,你看爸爸为什么常常不在家,因为钱是不容易赚的,我们不能随便花,而且用钱要做计划,要先想一想,否则你要用的时候,没有钱是很痛苦的。

小时候不能够乱花钱,小时候不能够拿家事来赚钱,这都是最基本的概念。

父母可以每天给孩子固定数目的钱,但他回来要跟你讲做什么用了。

从小培养孩子对金钱有一个初步的价值观,然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再阶段性地去培养他正确的金钱观念,这在家庭中完全可以做到。

2

培养孩子终身受用的理财原则

随着孩子长大,一定要他提出用钱的计划,你才可以给他,而不是说家里有钱,随时可以拿。

人,一定要知道金钱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这样,你就在慢慢培养一个可以让子女终身受用的理财原则。

所谓终身受用的理财原则,归纳起来就是八个字而已:当用不省,当省不用。

再大的公司,其理财原则也是这样,国家更是如此。当用不能省,当省不能用,哪怕一块钱也不能用,因为一万块钱,就是由一块钱累积而成的。

尤其是孩子到了能支配自己钱财的时候,比如大学,父母就告诉他,你把这学期计划所要用的钱,包括学费、生活费、杂费等等,通通写出来,我们一起商量。

目的是要养成子女有计划地去用钱的习惯。子女要用钱应该提前告诉家人,而不是随时打电话来,那不可以。

不要小看一块钱,不要认为一块钱不重要,用了再说,不可以。因为那没有大小之分,只有可与不可、当与不当之别。这样的观念就很正确。

3

清楚告诉孩子如何处理公私财产

如果你的子女当班级干部,你就要告诉他,公私财产要非常清楚。

公家的钱一毛都不能动,私人的不够可以跟家里商量,绝不能动用公款。

其实,很多人就是因为从小没有接受这样的训练,等到长大后非常有成就时,有一天把公家的钱汇入私人的账户,就出事了。

他很冤枉,但是别人不会谅解他,这岂不是害了自己终身?他也许不知道,也许无心,也许认为这样比较方便,可以随时转回来,但是今天什么都是有记录的,就好像财神随时在那里做记录一样。

像这些事情,都是可以提前预防的,父母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了,再来追悔莫及。

4

一定告诫孩子只能赚取合理的钱

孩子长大了,进入社会以后,你要告诉他,义跟利是合在一起的,不义之财绝对不要,义之财不能不要。

义,其实就是合理。合理的钱,一定要赚;不合理的钱,再多也不要。

千万记住,一个人要赚合理的钱,而不是那一句非常可怕的话——只要合法,什么钱都可以赚。这种人是没有良心的。

我们讲这些,始终围绕着一个主轴,就是一辈子只有能够帮助自己提高品德的事情,才可以做;凡是伤害自己品德的,把自己品德往下拉的,通通不能做。

一句话,一个人做向上提高品德的事情,就越来越接近天,越来越神;做向下拉低品德的事情,就越来越不像人。

这个上下,是每一个人自己可以做主的。所以中国人为什么一辈子很争气,一辈子向上,是有道理的。

我们的祖先已经培养了我们一股向上的力。中国人都很争气,很少自甘堕落。自甘堕落的人都是很冤枉的,因为小的时候父母没有教好。

总之,做人,要明白一个人一辈子有多大的财富,是由累世福德决定的。富足易求,心安难觅,最关键的是凭良心,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问心无愧就好了。

本文策划:赵勇星

本文内容:曾教授财神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