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曾师最好的缅怀,是学习与传承!

 曾仕强 2020-10-21

文/兰艳秋

与曾教授结缘,是因为看他的视频与书籍,如曾教授讲的,他常梦见孔子,曾教授也时常在我梦中出现,在我人生迷茫与困惑时,指导我。

1

学习

2016年2月份,我在书店购了一套《易经的奥秘》DVD和一本书,开始在家自学,非常喜欢曾教授讲的易理。

感觉通俗易懂,体会深刻,学习过程也很愉悦,可以用这些智慧,来解释以前没有学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在实践中得以论证。

心想,在国学的路上,寻觅了多年,我终于遇到了一位真正的明师!能有缘学到曾师智慧与学术的人,都是很幸运很幸福的人。

在后来的学习中,包括看到有年轻的大学生或退休的70多岁老人也在认真学习。我明白了,不管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算晚。

从2018年11月6日开始,我在良心网组织的易经思维网络班,学习曾教授的《易经》讲解系列课程,在游戏与玩耍中,去理解和感悟抽象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和大家一起,学了易学就会、易经思维入门课、易经完全通初级课程。同时自学了中、高级课程,对六十四卦也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对过去人生中,很多迷惑与纠结,曾经不知所措,现在才明白了,学无止境与终生学习的必要性。

与曾教授的成千上万粉丝们一样,我边学网络课程,边看他老人家写的书籍,重要书籍都购买收藏请回了家,慢慢养成了好的习惯。

比如,养成早起和看少而精的书,对不同的人,说合理的话等等。在处理家庭问题上,与家人关系有了好转,站在理解的态度上不再抱怨。

通过学习,也理解了“曲则全”的道理,曲是直线的必经之路。因为我们一生走的太极线,就是美丽的“S”曲线,一切合理就好,说话不能直来直去,这样很伤人。

以前因为说话比较直,得罪了家里人还不自知,在过去的职场中,也因自己不懂得走曲线,导致工作也受到了一些阻碍。

有阴就有阳,在家庭生活与培养孩子过程中,要做到不钻牛角尖。接纳现实和不同的思想,格局慢慢扩大。

虽然自己还有很多弱点,尽量弥补自己不足之处,跟随曾师继续修己以安人,把中道管理运用在企业,知行合一、天人合德,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的人。

2

传承

光学没有用,需要去实践。通过参与齐鲁文化、泰山祈福、缅怀曾师纪念等活动,看到曾教授的众多弟子以身作则,在努力做着传播与传承的事业。

曾经学了这么长时间的理论,还是一筹莫展的我,突然眼睛一亮,对未来有了方向,内心一种幸福的感觉油然而升。

特别是这次,在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李志锋老师在活动中,给我们学员分享,让我深刻感受到这就是在传承曾教授的思想。

尤其是把国学智慧运用到国学院附属学校的教学中去,并将真人真事制作成视频,展示在我们面前,那一刻,我们体会到了,这就是曾教授思想的传承。

还有很多做企业的道兄们,把他们如何将中国式管理的思想,运用到企业中去的经历,说出来给我们分享,学习与传承路上,有这么多我们学习的榜样,不再感到孤单与迷茫。

与众道兄一起,因为相信就去做,先做好家庭教育,为中华文化传承尽责任,家和事业兴嘛!为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全力以赴,从一位国学文化传承人做起。

最后,也借用师母这句,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活美满!送给所有易友和各位道兄。

【作者简介】

兰艳秋,四川广安人。现居广州,家庭主妇,热爱国学,现在网上跟班学习曾教授的《易经》系列相关课程

【征稿启事】

1.曾仕强公众号【易友风采】长期征稿,您和曾师的故事,以及曾师对您的影响和启迪,包括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所遇所闻,均可投稿。

2.字数:1000-2000字。

3.投稿微信:shutongxiaoyi。备注:投稿。期待各位大显身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