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恩曾仕强教授,让我在人生路上找到了方向!

 曾仕强 2020-10-21

文/羊炳奇

在您仙逝一周年之际,在惠州罗浮山参加了您的缅怀会,感触颇多。现在写下一年来,从您的音频和书籍收获到的感悟!

从第一次接触《中国式管理》,及一些人际交往等光盘后,发现教授所讲的不正是我感到困惑的吗?

2018年6月份我当上了部门主管,手下带了五名CR及CC,个人总感觉花光了全部的力气,但工作也未达到预想!公司仍有许多事物无法管理妥当!

经常觉得七天时间都不够用,一度达到逢人便谈工作,但是工作却一直做不完的境地。

正当我非常困惑的时候,有幸看到曾教授的《中国式管理》及《孙子兵法及人力自动化》,忽然发现自己存在很多误区,感到一下子豁然开朗!其中很多地方点醒了我!我一直在工作中追求公平,其实这是非常不恰当的!

最大的公平就是合理的不公平!我们作为主管只能做到公正,没办法做到公平!

另外,平时我经常以身作则,事无巨细,一直困惑为何下面的员工没有在我的影响下也积极向上,到了后面我才发现,原来我一直扮演着孙悟空的角色,而部属基本上都是猪八戒。

因而我开始改变我自己的态度,充当唐僧的角色,自然下面得人就开始各显神通!当我正在思考,怎么样才是领导最恰当的方式,开始明白中国人这一套功夫是“关心”,也明白了管理核心在于“修己安人”。慢慢地,我在观念上面有所改变!

到了2019年9月份,我的手上从当初的团队五人,到如今两个部门共同需要把握,人数翻了好几倍。虽说目前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个人明显发现并不会像去年同期一样出现心累的情况!而且感觉游刃有余。

忽然记起曾老师说过,当做一件事情太辛苦的时候,思考一下是不是三方出现了问题!即方向是否正确、方式是否恰当、方法是否有效。

否则一味快快快,最后的结局就是死得快!中国人不同于美国人打固定靶,也不同于日本人打移动靶,我们是打飞靶,要求的是一出手就命中,这是长久的修炼到歪打正着,核心在于是否凭良心!

曾教授除了在中国式管理上使我得到很多启发,我自己在接触孩子的过程也受到很多不一样的启迪!对于市场上鱼龙混目的家庭教育理念,其实我们无法领会到底该何去何从!

一度受到西方《正面管教》的影响,跟自身实际状况结合起来总觉得有些别扭,到最后才明白这是文化本身的差别,也并没有好坏之分,如果希望把孩子教成中国人,那就自然应该按照中国的教育方式!谢天谢地,不忘祖先,敬畏圣贤!

在齐家三部曲中,《家庭教育》系列让我明白了不同时期,孩子不同的教养特点,要懂得四大方向:父母替他做什么?父母教他做什么?父母陪他做什么?父母让他做什么?

不同时期的教育侧重和比例,应该因时因地因情况而制定,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合理的道路!为什么孩子基本上不会做菜?其实本质就是因为父母太会炒菜了,而不是教不会孩子炒菜,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曾教授《胡雪岩的启示》让我在人生路上感到困顿时,找到了方向;《财神文化》让我们明白了何为自作自受、饮水不忘本、德本财末、顺天敬神等等;《易经的奥秘》更是直接将人生中的许多大智慧,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给大众!

在此,曾教授虽然仙逝一周年,但是我们总是不知不觉想起曾教授的叮嘱,您活在我们心中,永远不会逝去!我们也会遵循您的遗愿,让中华文化在21世纪这一场无声的战争中更好的传承下去!

作者简介

羊炳奇,现居深圳,一名90后老师,热爱教育行业,从事K12教培,喜欢研究儿童教育心理,爱好魔术与国学

征稿启事

1.曾仕强公众号【易友风采】长期征稿,您和曾师的故事,以及曾师对您的影响和启迪,包括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所遇所闻,均可投稿。

2.字数:1000-2000字。

3.投稿微信:shutongxiaoyi。备注:投稿。期待各位大显身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