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十八年尘与土,一识尊师方知蒙!

 曾仕强 2020-10-21

文/刘飞龙

人性化管理与伦理结合,一个与孟子同寿的中国人,他的演讲幽默风趣,教义与快乐并存,柔情与风骨并存。


01 偶遇

深圳宝安机场的候机大厅,人来人往。

登机尚早,信步来到大厅超市的一个音像图书柜台,书架上大概都是一些在飞机上解闷的书吧,闭路电视正在播放的是一个慈祥的老人的演讲。

一边漫不经心的浏览书架上的书,一边听演讲。

大概有几分钟时间吧,老人演讲中一句使我终生难忘的话:“错不可以,但对没有用。”

我突然对眼前的老人,产生了极大地兴趣!这是什么话?这人是谁?他到底在讲什么?

一万个为什么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带着疑问、好奇和一听究竟的心理,成了那个时候老人最忠实的听众。

原来他叫曾仕强,拥有众多的荣誉和头衔,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一个最了解中国人的中国人。

本来就是来深圳学习企业管理的,虽然曾师的演讲视频只是一个宣传片,但已经足够让我深深的喜欢他了。

通过和服务人员交流,关于曾仕强的音像图书也只有这个宣传片和一本《中国式管理》。

02 中国式管理

拿到书也该登机了,飞机穿过云层,透过机窗,外面的世界真的太大了。

强烈的欲知、迫不及待,字里行间让我大吃一惊、叹为观止!得此书,知其人,真是不虚此行。

此后的半年时间,通过网络,我几乎购买了曾师关于中国式管理的全部视频、书籍,并深深地陶醉了。

与其说领会了曾师关于中国式管理的精华,还不如说在曾师管理思维的指引下,自己已经完全脱胎换骨。

原来曾经的自以为是,在今天看来就是蒙昧无知。

“错,绝对不可以,但对是没有用的”,这才是中国式管理的绝妙之处。

两难——人和事。人总要面对上级(长辈)和下属(晚辈),凡事都是相对的,总会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产生矛盾。

兼顾——针对矛盾产生的根源,化解矛盾,将矛盾的两个方面合在一起,找出两个方面的结合部,妥善处理。

因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永远会找出第三条路。

合理——解决问题的总是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会有不同的处理意见。

因此,总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合理决策,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后遗症。

这时候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直都是被蒙蔽的,其实很简单的道理,却时时让人大伤脑筋。

现在一切都简单了:我们生在中国,自然就有中国情结。

03 追思 

2018年11月11日19点05分,噩耗传来,敬爱的曾仕强教师在台湾安详辞世,享年84岁。

那一时刻,我茫然不知所措。

一次次倾听曾师的演讲,一次次伤心的流泪,虽然他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

我无法释怀恩师离去的事实,不知多少个无眠之夜,不知多少回梦里睹师容,又有多少泪水浸透枕。

我的骨子里,已经充满了对恩师的敬仰,身体的每一根神经,都被恩师的音容笑貌牵引。

很长一段时间,内心无法平静!是您幽默风趣的演讲,开启了我的第二人生。

“朝闻道,夕死足矣”,这不仅仅是让我明白了,多年来工作中的困惑,更是人生路上的启明灯,您的思想和见解,将成为我人生的导航线。

曾师真的走了,但他谦虚为怀,自然流露着一种以人为本的,中国式关怀的人生特质。

独到精辟的理论,丰富务实的管理经验,必将引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二十一世纪大放异彩。






作者简介

刘飞龙,甘肃甘肃靖远人,曾教授公众号写作团成员。经历了上小学大学不要钱,上了大学小学不要钱,毕业了双向选择,只生一个好,住房商品化......可以生二胎了,人不行了,工作经验、能力提升了,老板不喜欢了的时代。幸好古圣先贤有言:时也,命也。这才在曾师言教之下,现在重新开始,有为当为,修己安人





征稿启事

1.曾仕强公众号【易友风采】长期征稿,您和曾师的故事,以及曾师对您的影响和启迪,包括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所遇所闻,均可投稿。

2.字数:1000-2000字。

3.投稿微信:shutongxiaoyi。备注:投稿。期待各位大显身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