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节之香港(四)不一样的澳门 这是第505 篇文章 文&图 小堇 既然早晨从香港出发去澳门,晚上从澳门又回到香港住宿,所以,这一天也放在香港之行里吧。 这次行程,只留给澳门一天时间。简单吃过早餐,坐地铁到上环码头的信德大厦,到了,才知道要坐船需要走到三楼,买票,检票,候船。半小时一班船,本以为到了就能买到随即就可以登船的票,可是要坐船去澳门的人乌央乌央的,所以,九点半到,买到的是十一点半的船票。一看要等如此长的时间,心情一下子不好了,小薇也变得像个小刺猬了,一言不合,就想炸毛。 时间一定要充分利用。不去到周围转转,看看还有什么好玩的,也不去信德大厦里面走走,看看商店有什么好看的,餐馆有什么好吃的,而是拿出手机,专心致志地学习强国。等船检票的时候,也差不多完成当天的任务,学到满分了。 真是走一路学一路啊,多少年没这样争分夺秒见缝插针过了。大过年的,必须给自己点个大大的赞。 终于上船了。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望着码头一点点后退,港岛的高楼大厦一点点呈现出全部的面貌,而不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看着依水而建的错落有致的楼房,竟然有了一种到了威尼斯的感觉。 贡多拉是威尼斯城区的交通工具,那里水道狭窄密布,除了小桥可以连接水道两岸的房屋,交通工具就是两头尖尖的贡多拉了。在威尼斯城外的海面上,看到的景色犹如如今在海上看到的港岛一样。只不过,威尼斯的建筑样式与港岛的有些不同,那里有古老的罗马柱、哥特式的尖顶塔和巴洛克的圆顶。很快,港岛渐渐远去了,我们完全在一片茫茫水面上了。曾经,那么希望坐着游轮环球旅行,也曾经为《围城》中从欧洲坐船回国长途旅行的男男女女们的百无聊赖感到不解。海天一色,满目苍碧,还有雪白浪花和飞鸟,还有鱼群和各种不可预知的因素,是多么值得人向往。 一个小时后,船到达澳门的氹仔码头。下船,出港,到达免费穿梭巴士停车场,准备去往大三巴。排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的队,看着去往威尼斯人的车一辆辆开走,才被告知,还需要再等一个多小时,才有去大三巴的车。好吧,坐公交车吧。步行几百米,到达公交车站。还好,几分钟后车就来了。 因为一路的折腾,便觉这行程少了魅力。26A路公交车行驶的路线给我展示了与印象中的澳门大相径庭的景色。除了周围的植被让我恍然来到了热带,也惊奇于这里的椰林和棕榈树,但是大约码头是远离市区的,所以很长一段路,都像是城乡结合部。繁华一点的地方,会有鲜花盛开的漂亮广场,游客也很多。经过长长的友谊大桥,看见海面之上澳门塔的身影。澳门观光塔集观光、会议、娱乐于一体,是全球十大观光塔之一,而作为观光塔为全球第八高塔,它也是超越巴黎埃菲尔铁塔的东南亚最高观光塔,。据说澳门塔的蹦极尤其惊险刺激。过了友谊大桥,就到了澳门岛了。一路上,见到的都是古老的建筑,街道两旁,房高一般不超过四层,临街的店铺,有着拱形的廊檐,且廊檐比较深,所以真正的屋门就退居在阳光照射之外,显得幽暗了。 下了公交车,按照导航,走进一条深深的巷子。巷子像老旧的居民区,电线在半空中纵横交错,阳台上有晾晒的衣服,有的路段,头顶上还撑着编织袋拉起的大幕,不知道用意何为。有些房子的建造,带有西方的影子,让我觉得这不是某个古城居民区,而是在澳门。开着世界上最大赌场的澳门,也有着这样看起来很寒碜的街道?而且,不是说好的,大三巴在澳门的闹市区吗?难道,我们走错路了? 路肯定是没错的,在陌生景区,跟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走,肯定没错。果然,很快就看到了大三巴——也就是圣保罗大教堂的遗址。有人说,不到大三巴,就不算到了澳门。大三巴是澳门的标志性建筑,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是有澳门的镜头,里面肯定有大三巴。只是,那时候的大三巴周围是安静的,不管朝晖还是夕阴,照在上面都有一种庄严的美,深爱的男男女女也喜欢在它面前拍婚纱照,让它也见证一段爱情。可是现在,到处都是人啊,人挨人,人挤人,是不是到澳门来的游客都聚集到这里来了呢?从旁边的斜坡上走过去,走到后面的小花园里,找个长椅坐下,喝点水,吃点东西,休息休息。旁边就是炮台山了,但是摩肩接踵的人,让我望而却步。好吧,我来到大三巴了,我就算来到澳门了。 因为在欧洲去过很多著名的大教堂,拍过《哈利波特》的达勒姆大教堂,有着诗人角的英国皇家教堂威斯敏斯特,藏过埃斯梅拉达的巴黎圣母院,还有世界上最高的科隆大教堂,最美的圣母百花大教堂,最金碧辉煌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建筑风格囊括了哥特、巴洛克和文艺复兴的特别的布拉格圣维塔大教堂,有加冕过十个匈牙利国王和八个王后的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的圣马丁教堂,还有由孚日山上的红色砂岩建成了高达142米的斯特拉斯堡大教堂,还有拥有穹顶之美、雕塑之美、绘画之美的萨尔茨堡大教堂......所以,被人们各种赞美的大三巴牌坊的建筑艺术也就引不起我的惊诧了,更何况人声鼎沸,想靠近它都不容易,更别说细细观赏了。 休息了,也补充了能量了,就想回去了。澳门最蜚声世界的还有赌博业,我很想看看赌场究竟长什么样,于是就想去威尼斯人看看。起身,步行去往公交车站台,可是却被眼前的街道和建筑惊艳了。 这就是澳门著名的疯堂斜巷!路面非常美丽,是由碎石马赛克铺成了不同的图案,街道上的老建筑外墙全被刷上黄色和红色,有着鲜明的欧洲情调。7号的大疯堂是一栋雅致的南欧风格建筑。精美雕花、巴 洛克 式圆柱、圆弧型的铸铁栏杆,优雅之中派头十足。据说大疯堂是当时收留麻风病人的地方,而斜对面8号门庭被绿萝缠绕的仁慈堂婆仔屋,当年是专门收容难 民和 穷人的地方,之后成为一所女老人院。住在里面的都是年老的婆婆,附近的街坊便叫做“婆仔屋”。我喜欢在这些美丽的路上徜徉,于是,从街的这头走到那头,将一栋栋南欧风格的房屋慢慢地看过去,然后再拐向左右路上,两边的路面美丽依旧。据说,这也是一些影片的取景地。如果说大三巴太拥挤,那么这里,就非常适合慢慢走,欣赏啊。也许很多人也与我一样,先前并不知道这里藏着一条美丽的充满异域风情的街道。我是无意中闯入的那个幸运者啊!这些建筑,提醒人们有关澳门的一段历史。这里,也是很多香港电影的取景之地。 这一条街,和下了公交车走向大三巴的那条街,完全不同,仿佛两个世界。这里幽美,优雅,安静,是被时光尘封住的一个特别的所在,有着遗世独立的味道。先前的胡同或者说街巷,带着浓浓的烟火味儿,而且是老居民或者生活并不那么宽绰的人的烟火味儿。 坐公交车去往威尼斯人,最主要的是想看看传说中的赌场是什么样的。经过热闹的市中心广场,边在车流和人流中艰难穿行,边欣赏街边溢彩流光的风景和绿化,便觉堵车也不那么难熬了。告别新葡京造型奇特的建筑,告别远处高高的澳门塔,驶过长长的友谊大桥,很快就到了威尼斯人。到了这儿,天高云白,北纬22度的阳光明媚地倾撒在高大的棕榈树上,威尼斯人罗马式的建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新濠也如一座美丽的巨兽,与威尼斯人分庭抗礼。 拾级而上。音乐,罗马柱,雕塑,穹顶......从花儿缀满藤蔓的白色长廊里穿过,进入门框高大的威尼斯人。这样的建筑,有一种让人进入教堂的感觉。大厅里金碧辉煌,屋顶上的壁画,一律承袭着欧洲风格,华美大气,仿佛人间乐土。大厅里人极多,人头攒动。顺着路标指示,左转,开始前往二楼的大运河购物中心。这大约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了,摩肩接踵似乎已经不足以表达此处的人了。挤在人群当中,前进不能,后退不得,只好耐心地等待,然后一寸一寸地往前挪。如果说,大三巴的游客多得如过江之鲫,那么这里,除了鲫鱼,其他所有的鱼也都来了。上得二楼,随着空间的瞬间扩大,人群也迅速分流。 运河购物中心布置成威尼斯的模样,高高的人造天空上,白云如朵朵白莲花,盛开在蔚蓝的天幕上。天空下,一道碧水荡漾的运河蜿蜒而去,两头尖尖的贡多拉穿过河上的一座座小小拱桥,满载着游客,在河水中招摇。更多的游客,排着长长的队伍,在购买船票。河岸两边,就是鳞次栉比的店铺,一个个珠光宝气,溢彩流光。店铺的外观,也是威尼斯城建筑的模样,罗马柱,雕塑,旗帜,都令人有恍若威尼斯城的感觉。只是,因为去过真正的威尼斯,所以,再看到这些,便少了些惊艳,只是在惊叹,在室内营造出一个异邦古城,这得需要多少银子呢? 赌场是盛产银子的地方吧?传说中的赌场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并无多大兴趣,因为各地的商场大同小异,只是规模和档次的差别,所以,也只是随意逛逛而已,再说,也并无购买东西的欲望。但是赌场不一样,因为没见过,所以更加好奇。顺着路标前行,一路走到赌场去。先是看到了vip的专用赌场,达不到一定的赌资,是没有资格进去的,所以,也只是在门口遥遥望了一眼,看到西装革履黑马夹的工作人员在安静地站在赌客身边,进行着贴心的服务。移步走到楼下一层,这里,是大众赌场的专用厅了。安静地进去,东观观,西看看,看几桌赌客在工作人员的服务下,安静地出牌。安静是这里的主色调,仿佛一切都静悄悄的,一切都有条不紊的。全没有想象中的乌烟瘴气与喜怒形于色。但我知道,暗潮在涌动,因为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自己赢,但又决不可能逢赌必赢。 看了一会儿,悄声退出来,这个迥异于自己所熟悉的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其实并不远,只因从不接触,便以为远在天边,且充满神秘。 从威尼斯人出来,依旧是华夏人。乘坐着威尼斯人的免费巴士去往氹仔码头,乘船回香港。夜幕已经降临,大街上一片灯火璀璨。行驶在灯光的海洋中,有一种身在梦里的迷离感。经过仿造的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疑惑着为什么澳门有这么多的法国元素,就看到了另一个大商场——巴黎人。 其实,这里不仅仅有威尼斯人,有巴黎人,还有络绎不绝从世界各地赶来的人,或为了赌一把,或为了旅游,或为了了解一种文化,一段历史。 我,只是一个游客,走马观花,从澳门匆匆而过,并未触摸到它的灵魂。 作者其他作品阅读: ![]() ![]() 作者简介: 小堇,原名李晶。希望用温暖的文字温暖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