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美乡村——婺源

 三只荆棘鸟 2020-10-21



最美乡村——婺源

                      这是第 509篇文章 

                         文&图  小堇 

婺源美得像一个不忍碰触的梦,唯恐一个不小心,就美梦成殇,而三清山,是仙境一般的存在,所以,仲春时节,趁着周末,去畅游婺源,朝拜三清山。

火车如一条嘶鸣的巨龙,昂首穿过黑夜,蜿蜒呼啸在星辉里。等阳光唤醒黎明,房前屋后转角处,一片片明艳艳的油菜花灿烂出纯粹的金黄时,我知道,我心心念念的江南,到了。

菜花,微雨,江南,只是微雨被明媚的春阳代替。天地间明晃晃的,仿佛上帝的展颜一笑。透过车窗,饕餮着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的江南美景,看粉墙黛瓦的翘檐民居一闪而过,犹如油画中晕染了水墨,色彩饱满却又有着别样的和谐。“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白居易的江南,也是我的江南,更美的是,我的江南还多了漫天遍野的金黄油菜花。

火车过了浩浩汤汤的长江,在九江靠站了。下车,转乘大巴,前往婺源,去观赏中国的最美乡村。无数次,在机场、火车站的广告牌上,在LED的大屏幕上,在网络上,看着错落有致的梯田上蔓延到天际的一片金黄,以及在金色怀抱里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就不由得神思飞扬,心驰神往,想一头扑进这一幅极美的画卷里。也才知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人类无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结晶同样令人惊叹。而如今,我来到了这里,就要身临其境了。窗外闪过的一片片油菜花,是江岭景区的序幕,而只这序幕,就已经令人心跳加速了。

篁岭、江岭和李坑,是游人最常去的景区,只是,篁岭游人已达饱和,去往江岭的车也动辄就堵。我知道,有那么多人,和我的心思一样,都要趁着这最美的春天,来欣赏最美的婺源乡村。

千里奔袭,只为一花。

进入景区,一朵朵菜花铺天盖地而来,是梵高笔下最明亮的金黄。它们一排排一列列,迎风摇曳在梯田上。每一级梯田与油菜的花与页叶,都有着光影的明暗变化,远看,一级级梯田除了高低的错落,更有了一条条一道道的痕迹,就像用笔把它们分割成了一个个色块。山势起伏变化,这线条就有了柔和的曲度。俯瞰,这些色块与线条就组成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而山坳里,被油菜花团团围住的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是黄色汪洋中的船儿,是金色摇篮里的婴儿。远眺,不见居民,有的只是田园牧歌般的安静,但耳边却似乎有鸡犬相闻。这世外桃源般的所在,令人心生向往。在这样的环境里入眠,梦里,肯定都是飘扬的油菜花,明艳艳,香喷喷,一呼一吸,都蕴藏着天地精华。

花海,是摄影家的天堂,也是普通游客的乐园。有长枪短炮的专业相机,在寻找着最佳角度,等待着最佳光线,更多的是手持手机的人,将快门不停地按下去,按下去。最美的总是女人,尤其是持各种纱巾在花海中沉浮的女人。谁说纱巾拍照是大妈的标配?你没见,有如此艳丽的背景,如果仅是一个灰头土脸的人,会损害背景的美吗?所以,姑娘们,小伙子们,大妈大叔们,别再矜持了,开怀地笑吧,尽情地拍吧!此刻,是你未来日子里最美最年轻的一天呢。

即便拍不够,赏不够,也总是要离开的。去村子里看看古老的民居吧。沿着花径走上曲折狭窄的村中小路,每一步,都敲击出岁月的回声。大约是为了更好地保持村居的原貌吧,所以,有些院落已经坍圮了,青苔从墙缝里顽强地探出头来。有泉水泠泠作响,潺潺流淌。从青石板小巷里走过,仿佛走在时间幽深的隧道里。后面是怒放的油菜花,前面依然是怒放的油菜花。民居,就是花海中的一座遗世独立的岛屿。

是的,前路依然是油菜花,而且长得更繁茂,开得更热烈。它们从群山的高处逶迤而来,犹如浓稠的金黄从山坡上流淌,流淌到哪儿,哪儿就金灿灿了。山谷里的民居,不声不响地矗立着,阻碍了黄色的蔓延。

游人如织,大家走在梯田边缘的田垄里,站定,对着一朵花一片花绽开笑颜。人面菜花交相映,明艳的不仅仅是眼睛,还有灵魂。不一定非得上山下海,当你置身于由一片纯粹的色彩描绘的巨大油画中,变成油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时候,灵魂会欣悦地与尘世的烦恼告别,进而追求一种单纯的喜悦。

从花田出来,驱车去往晓起村。晓起是清代两淮盐务使江人镜故里,始建于公元787年。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野碧风清的自然环境,遮天蔽地的古树,天人合一的晓起堪称中国别具韵味的古文化生态村,是婺源文化生态旅游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从下晓起开始游览。这里有着浓郁的商业气息。一进景区,就要从店铺中穿过。因为此地盛产香樟树,所以,卖香樟制品的很多——梳子,可以做杯垫的香樟木片,放在衣橱里熏衣裳的小小的香樟木块,还有鸡血藤手链,檀木筷子......女人总是喜欢这些小东西,便忍不住东瞧西看,拿起来研究研究,询问一下价格。走出林立的摊位,就来到了一座小桥上。桥下碧水长流,两岸粉墙黛瓦的建筑静默着。这里,不同于苏州的小桥流水,它们太纤巧,也不同于湘西的吊脚楼,它们太暗淡,它是色彩明快线条简单却又是厚重的。临河而建的古老建筑,有着精美的砖雕、石雕和木雕,旁边有人说,这是清代大户人家的府邸。房子虽然栉风沐雨,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光鲜,但高门槛和精美雕刻,依然彰显着往日的富庶与繁华。沿着青石板路进去,两边都是店铺,尤以卖樟木箱子和菊花茶的居多。香樟是此地的特产,茶叶使得本地富庶许多年。看着樟木箱子的外表,油光水滑的,就忍不住想去摸一摸。如果将衣服放在箱子里,拿出来就浸染了香。


吃两块毛豆腐,上面长满了长长的绒毛,是发酵过后的模样。油煎之后,有着轻微的臭豆腐味儿;还有一种忘记叫什么名字的油炸食品,里面包裹有萝卜丝。这都是当地的特色小吃了。不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地的特色不一定适合外地人的口味。

从下晓起出来,沿着窄窄的田间小道,经过一片高大的香樟树林,再穿过树林下盛开的油菜花田,就到了上晓起。一河碧水,古玉一般从村子的那一头流过来。大树林立的河岸上,就是古宅了。我们沿着路标,走过大路,进入小胡同,找到大夫第和光禄第。宅院幽深,屋墙高耸,三进制双天井的宅院,让一方青天照进四周的房间里。可以想象当年走过这天井的那些娇俏的小姐和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以及威严的官员家长和面相慈爱的女主人。只是,这些宅院保护得并不到位,里面堆着一些杂物。或许,也只有油菜花盛开的春季,才有大批游人前来吧。

在村子的尽头,找到江氏宗祠。这是一个古建筑群,木刻特别精美。初时由一品官江人镜所建,堂中匾额为林则徐所题,还保留了两块“钦命”金牌,据说,每一个雕塑,都对应着一个故事。房屋异常高大幽深,一脚踏进,就让人心生敬畏。大门是男人们才可进入的,女眷只能从两边侧门进去。祠堂,是供奉历代祖先的地方,也是大家族进行议政施政的地方,尤其可以根据族规对族中子弟进行训诫。只是很可惜,宗祠的保护依然不到位,显得相当破败。



仰观村中大树,沿着一河碧水,开始原路返回。这样的村庄,坐落在绿树环抱、碧水环绕、油菜飘香的青山中,有历史,有文化,有厚度,有底蕴,既有红尘中的活色生香,又有独立于尘世的安静与淡泊,真愿生活于此,每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欣欣然,陶陶然,在绿水青山、繁花似锦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启程,在暮色里,大巴车向三清山驶去。明天的三清山,又会带给我怎样的惊喜呢?

作者其他作品阅读:

所有的遇见,都不是偶然

春天的花

2019年春节之香港(四)不一样的澳门

2019年春节之香港(三)舞狮与烟花

2019年春节之香港(二)尖沙咀狂欢夜

2019年春节之香港(一)不一样的除夕

作者简介:

小堇,原名李晶。希望用温暖的文字温暖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