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仙山与郭亮村(下)

 三只荆棘鸟 2020-10-21

   万仙山与郭亮村 (下) 

                   这是第551篇文章

                      文&图   小堇    

终于可以去郭亮了!

从南坪去郭亮,需要坐车。一想到车行在盘山公路上,昨天下山时的惊险刺激又会再次体验,就激动得小心脏怦怦乱跳。这可是现实版的过山车呀!可是,大约因为这次乘坐的是中巴车,而不是没有车窗的简易观光车,所以,险则险矣,却少了那种战战兢兢的兴奋,而且,也不过十几分钟之后,传说中的绝壁公路就到了。

在我的认知里,绝壁公路是凿在峭壁上垂直而下的一条路,是需要手脚并用攀爬而上的,可是出现在我面前的,却是一条穿破山体的路,仿佛一条隧道。这就是郭亮洞,而在《举起手来》中,郭达赶着小毛驴通过的那条让我念念不忘的峭壁上的路,就是郭亮洞中的一段。

原来,这就是我要看的奇迹!

因为穿越过很多的隧道,所以,开始并不以为这工程有多么了不起,只是相对于封闭的隧道相比,在靠近悬崖的一边,每隔几步,就开有一个山洞,仿佛一扇扇窗,而窗外,就是站立了十二亿年的红色石英砂岩。它们就像一堵堵万丈高墙,在时光里沉默成一道道绝美的风景。是的,绝美的风景!红色山岩,刀削斧劈,却又有着清晰的层次和美丽的纹理,总觉得山风一来,那些纹理就像一袭被吹皱的巨大绸衣随风飘动,而那些茂密的树,那些葳蕤的花儿,就是这红色绸衣的刺绣。

这些由不规则的洞组成的一扇扇窗,就变成了一个个画框,将窗外的风景一幅幅地装裱起来。站在这画框里,我是不是也变成了画中人?

但是当我知道,这些窗,是郭亮人用凿子一下一下凿出来,用来给这绝壁上的路通风采光的时候,当我知道这绝壁上的路,是13位郭亮人在申明信的带领下,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 、钢钎,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手力,历时五年,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2万6 千立方米的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并于1977年5月1日通车,被日本裕田影视公司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绝壁公路时,我不再惊叹于造物的鬼斧神工,而是钦佩起人类的独具匠心与改变自然的强大决心和坚韧力量。在无路可走的地方,硬生生开辟出一条通向外面世界的路。我知道为什么愚公的故事发生在这片大地上了,我也知道什么叫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创造奇迹了。由此,我对这条挂壁公路充满了敬意。是的,挂壁公路,挂在峭壁上的人工开采的公路。

因为敬意,所以更加认真地欣赏,欣赏这条虽然看起来粗糙却处处透着智慧的道路,欣赏沿途十八个通风洞框出的一幅幅画。我知道,我脚下的每一步,都是由某个人,某些人悬在峭壁上历经多日辛苦一毫米一毫米开凿出来的。我的一步,可能就是他们无数天的劳作。

峰回路转,风景也愈加美丽了。到了天池,池水如碧。一座小桥横跨在两山之间,过桥拾级而上,就到了郭亮村。白亮亮的水从桥孔里飞蹿而出,跌落在下面的碧潭里,琼花碎玉一般,然后就欢唱着顺着峡谷奔流而下。站在小桥上,左看万丈高峡深谷起,右看碧水之上古村落,便有一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陶然忘我之情,虽然,此刻,照耀着我的是秋日艳阳,清泉流淌在深深峡谷里的石头,甚至流着流着就不见了,而虽然深巷犹在,可鸡鸣狗吠却早就变成了叫卖吆喝。但是,这山,这树,这水,这岩上的古村落,却依旧引起我绵绵不绝的遐想,并且沉醉。

拾级而上,走过郭亮中华影视城的巨石标志,走进郭亮村。是的,这里已经不是单纯的民居了,而是由于地形与建筑的别具一格,受到了很多大导演的青睐,成了很多影视剧的拍摄取景地。除了冯小宁的《鬼子来了》,还有谢晋的《清凉寺的钟声》,以及《走出地平线》,《倒霉大叔的婚事》、《战争角落》、《天高地厚》等,刚刚上映的《诛仙》,也是在此拍摄的。坐在一条胡同口的石板上休息,就听见一个导游指着对面对游客说,这就是潘长江骑猪的胡同,抗日老大娘倒黄豆的镜头是在那边拍的,我们过去看看吧。仔细一看正对着的胡同,可不就是潘长江骑猪的地方!不禁莞尔,看着正在胡同旁边店铺里和店主讨价还价买小纪念品的伙伴,说,要不要去看看老大娘往石板上倒黄豆,滑到一大批日本鬼子的地方?

村子里有个花一块钱就可以进入的老式民居,是带着天井的楼房,建筑样式古朴精致。天井里,摆放着农耕时代的各种农具。到了二楼,房间里横七竖八放着纺车和织布机,有的房间里的炕头上,还摆放着老家具。原来,这里就是某影片的拍摄现场。如果拍摄完毕,能将这些道具妥善保管,甚至就是保持最近一部影片的某个经典场景,那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儿。上得二楼楼顶,视野瞬间开阔,群山环绕,绿树如烟,而郭亮村就是青天之下群山怀抱中的一个婴儿,纯净美好。敲一通竖立在楼顶的大鼓,也举起手来,对郭亮说,郭亮,我来了!

在美食一条街,看见好吃的就想尝一尝,尤其是曹大美女,几乎是逢好吃的就想买。虽然全国美食一条街的美食大同小异,但郭亮的必须要有点郭亮的特别味道,所以在进村前的第一个摊位前,就先来一份超粉,就是在大铁鏊子上将一块块状似鲜粉皮的东西放在足够的油里上下左右地翻炒,直到将块状炒成接近糊状,然后放入辣椒油、麻汁、醋和碧绿的葱花末。对于三个无辣不欢的人来说,辣味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一人一个小勺子,吃得不亦乐乎。看见烤山药片,一人来几盒,还有会跳舞的网红饼。你看,做饼人又开始端着大簸箩表演了,这一招叫神龙摆尾,那一招叫什么上天?到中午了,去找郭亮最有特色的午餐去?

对美食颇有研究且走一路必须要吃一路的曹大美女点餐,山菇炒肉,山芹炒鸡蛋......就连一碗酸辣粉,三个人也分着吃。吃饱喝足,两个人抢着付账,最后,红敏姐姐道高一丈,一定要以大姐姐的身份请两个妹妹吃饭。好吧,姐有钱。最近出游,我一直是白吃的那个。

      酒足饭饱,才知道两三公里外,还有著名的喊泉。据说,对着山涧一喊,就会有一条瀑布应声而到,突然喷出水来,就像几亿年来,它一直都在等待着那个有缘人,等待着那个将它从最初的混沌中唤醒的人,又像一个被困在家里写作业的顽童,就等着小伙伴在窗外的一声呼喊,就立马扔掉手中的笔,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兴高采烈地去疯玩一场。可是,若是此时再去,时间肯定来不及了,所以,我总能遥想那股应声而来的清泉,白亮亮的,带着热力十足的狂野气息。不过,崖上人家近在咫尺,那就去崖上人家看看吧,在那里,还可以看到整个挂壁公路的全景。

“千仞绝壁立太行,高阔雄险在郭亮。崖上耕织农家乐,清风白云拂石房。”矗立在海拔1297米悬崖上的四幢农家院,坐落在十亿年前的肉红色岩石上,木柱石墙,浑厚古朴,是现存最好的太行民居。崖上主要是宾馆和饭店。那些建在悬崖边上的房子,仰观天下之大,俯察太行绝壁峡谷,在风清月明之夜,阳光灿烂之时,会不会对着房前的黄榆树浅吟低唱,甚至翩翩起舞?沿着绝壁边的路前行,依次到达三个观景台。在观景台上,可以看到峡谷对面的郭亮挂壁公路逐渐地展现在眼前。看着郭亮洞里川流不息的游客,想象着当年开凿这条公路的筚路蓝缕,更加对用双手开凿这公路的13个郭亮人充满了敬意。

提着大包小包的郭亮纪念品与美食小吃下山,再次走进郭亮洞。现在,每一个出入郭亮的人都可以或步行或开车地走在这绝壁之上的公路上,郭亮,因为这条路,从与世隔绝的太行山深处走进了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中。遥望着绝壁之上的郭亮村和清风朗月一般的崖上人家,我忽然很想听到山谷中云深处传出来的鸡鸣狗吠,哪怕只有一声,或许,以后也只能从再次拍摄的影视剧里听到吧?

透过每个通风采光的山洞,欣赏着一幅一幅绝壁峡谷的美景,心里生出许多的不舍。有人说,我们一辈子遇到的人和物,都是命中注定的,都是在宇宙大爆炸的时候,浓缩着紧靠在一起的。宇宙大爆炸,我们彼此远远地离散了,而经过了几生几世,甚至是千年亿年,终于有一天,我们还是相遇了。

郭亮村,我们也是在那一刻失散的吗?你等了我十二亿年之后,我来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在这样美妙的阳光下,就让我们相视而笑吧。

作者近期作品:

万仙山与郭亮村

去雍和宫拜拜佛

张艺谋这是要干啥——《对话.寓言 2047》

妈,我真的很想你

     作者简介:小堇,原名李晶,聊城一中老教师一枚。希望用温暖的文字温暖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