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帝思念白居易,写下一首悼亡诗,竟成史上最深情帝王诗,惊艳了

 文化点心铺 2020-10-21

自古道“伴君如伴虎”!在封建社会,由于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天下所有的臣民都可以生杀予夺。在这种情况下,君臣之间的关系永远都处在一种极度不平等的状态。对臣下而言,君主就像威严的兽中之王,不知道何时就会发怒咆哮,分分钟将臣下置于死地。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君臣关系非常良好的朝代非常少,多数发生在历朝历代开国之初的时候,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了。实际上,唐代社会的明君不只唐太宗。在晚唐时,也出现了一位圣明君主——唐宣宗李忱。对李忱,后代史学家评价极高,认为他是和汉文帝、唐太宗一样的明君,把这一时期称为“大中之治”。

有明君,就一定有贤臣。对唐玄宗而言,这位贤臣就是当时已经75岁高龄的白居易。只可惜,在李忱登基不到5个月,白居易就赫然长逝了。在白居易去世后,李忱不甚悲痛,无比思念之中他写下一首悼亡诗,竟成史上最深情的帝王诗,惊艳了。这首诗就是《吊白居易》,让我们走近它:

吊白居易 李忱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据载,唐宣宗生于大明宫,母亲郑氏原为唐宪宗郭贵妃的侍女。他年少时木讷少言,老成持重,被很多人认为“不慧”。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唐武宗驾崩后,那些宦官奸臣就认为李忱软弱好欺,容易把控,于是就扶持他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谁知,当李忱成为监国后,其优秀的政治才能就开始展现了。

这个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么多年李忱都在韬光养晦,隐藏锋芒。但此番醒悟,早已为时晚矣。后来,等李忱成为唐宣宗以后,他更是勤勉政治,刚毅果断,以雷霆之势结束了多年的牛李党争,并努力打压专权宦官、不法权贵和外戚。此外,他还为甘露之变中冤死的百官全部昭雪。

与唐太宗一样,李忱不仅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而且也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十分爱好诗歌。因此,他对白居易尤为敬重。在白居易不幸离世后,唐宣宗就像一位普通人一样痛哭流泪。这首《吊白居易》真挚诚恳,情深意重,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白居易的无限敬重与惋惜之情,感动人心。

诗作首联“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一开篇就对白居易的诗作作了极高的推崇,对白居易的去世表达了深切的痛惜之情。其中,“缀玉联珠”比喻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精彩纷呈,仿佛就像把珠玉连接起来一样。而“六十年”之说虽不准确,却表达了作者对白居易常年笔耕不辍的赞叹与敬佩。

事实上,从白居易最早的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算起,直到白居易去世,其诗歌创作活动并没有六十年。但是,像白居易这样年少时就从事诗歌创作,一生坚持不懈的诗人,在唐代及唐代以前的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可是,像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却忽然辞世了,怎不叫人万分痛惜呢?

所以,诗作第二句说“谁教冥路作诗仙”以问句承接上句,将自己内心的痛惜之情直白而真切地展现了出来。一个“谁教”,令人惊愕、惋惜又悲痛。李忱仰慕白居易已久,登基之后,又日理万机,还没有抽出空去拜见这位令人景仰的老诗人,老诗人就赫然长逝了。对白居易,李忱不仅有敬重,还要理解和爱护。

紧接着,中间两联“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则是从白居易的思想性格以及诗歌成就两方面对其进行评价,着重赞扬白居易不计名利、随遇而安、乐观豁达的思想性格。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屡次遭贬,像浮云一样四处漂泊。

对此,白居易却悠然自得,并不将它们放在心上,反而越发专心于诗歌创作。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他认识到“无为”是自然的规律,人力无法改变,于是便以“乐天”为字以自勉。而“童子解吟”和“胡儿能唱”则点出了白居易诗歌创作的风格及特点:通俗易懂,平实质朴。

最后,诗作尾联“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将自己对白居易的无限敬重以及对白居易去世的无比悲痛之情,直接而真切地表达了出来,也将全诗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文章已满行人耳”,是说白居易的诗歌就如风一般流行大江南北,在哪里都能够听到吟诵白诗的声音。

“一度思卿一怆然”,这吟诵之声不绝于耳,总是会让人忍不住思念白居易,内心感到无比的悲伤与哀痛。读到这里,你绝对会忽视掉诗作者的皇帝身份,而把它当成是写给至交知己的一首诗作。整首情真意切,深情款款,动人心弦,也再一次说明了:“传情达意”才是诗歌的本质,要想把诗词写好,必须要有真情实意。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注: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