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五千年 | 被大臣撕碎龙袍的皇帝——宋徽宗真是好脾气

 循迹晓讲 2020-10-21

腾 飞 五 千 年

在北宋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他喜好书画和奇花异石,独创瘦金体书法,诗书画印,无不登峰造极。

他任用奸相,肆意妄为,使得民不聊生。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画家,也是一名喜好蹴鞠及青楼粉黛的风流才子。

曾有人评价他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他,就是北宋的亡国之君——宋徽宗赵佶。

但是有谁能想到,宋徽宗赵佶登基之初,青春年少,意气风发,也曾经一心要把国家治理好。

于是他下诏求贤,广开言路,一时间朝廷上下,政治清明,甚至还留下了一段虚心纳谏的美谈。

皇帝开会饿肚子

有一次,宋徽宗坐在大殿里,一位大臣,弹劾宦官祸害江山。

这位大臣直言,敢谏,只要是不利于江山社稷的事,他都要弹劾,说得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从早上一直说到了中午。

宋徽宗越听越饿,因为天蒙蒙亮皇帝就要上早朝嘛,四五点钟就吃早饭了,所以这会儿肚子早就叽里咕噜开叫了。

但是他不好意思打断这位大臣,就只好忍着听。

可是这位大臣讲得正起劲呢,他不觉得饿,越说越精神,宋徽宗受不了了,你不吃饭我还得吃饭呢。

宋徽宗就对这位大臣讲,爱卿,现在已经中午了,你还是先吃饭去吧,下午咱接着说,说完他就准备站起来走人。

可是这位大臣很固执、很轴,脑袋一根筋,可能是说事说高兴了,心想我还没说完呢,你怎么能走啊?

上前一把就抓住了宋徽宗的袖子,拽着宋徽宗就又坐到龙椅上说,陛下,您一定要听臣讲完。

不惜碎龙袍,虚心得良言

这次宋徽宗真生气了,嘿,你胆子够大的,自古以来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大臣敢饿着皇上不让吃饭的。

你敢拦我的路,我偏要走!所以宋徽宗被这个大臣摁到座上之后,站起来又要走。

这次他站得很使劲,腾一下站起来了,那个大臣,这不正拽着他的袖子吗,俩人都在使劲。

呲啦一下,宋徽宗的袖子被撕掉了,那个大臣手里拿着皇上的袖子,还在那说呢。

宋徽宗是又生气又无奈,脱口而出,爱卿且慢,别再说了,你看你把朕的龙袍都撕破了。撕碎龙袍是什么罪,你知道吗?

没想到这位大臣,言辞恳切地对宋徽宗讲,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

什么意思呢?

皇上您要是不在乎这件衣服,微臣我就不在乎脖子上这颗脑袋,来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而且我现在要弹劾的这个人,他今天敢受贿,陛下您将来就有国家危亡的大祸。

宋徽宗一听这话,哎呀,我的臣子这么忠君爱国,朕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得,那我也不饿啦,你坐下来接着说吧!

这时候内侍就赶上来说,皇上您换件袍子吧,您现在穿的这个,都成坎肩了。

徽宗摆了摆手,不用,就穿着这件没袖子的衣服,留下来,做个纪念。以后我看到这件衣服,就会想起这位正直的大臣。

面子里子难两全

徽宗皇帝不但在朝政上虚心纳谏,生活中也要保持形象,颇有几分拿唐太宗当偶像的样子。

至于能不能和偶像肩并肩嘛,那就另说了。

有一次,宰相对宋徽宗讲,陛下平时要注意节俭,千万不要过于奢侈,否则会有亡国之患,唐人有诗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徽宗皇帝听到之后,非常高兴,拍着胸脯向宰相保证道:“这个建议特别好,朕身为一国之君,必须以身作则,给天下人起模范作用。”

可是呢,宫里面的宫殿好些年没修,现在都快破的掉渣了;住在这里面,徽宗自己都觉得寒碜,但是碍于面子,在宰相面前又得维护自己虚心纳谏的形象。

宋徽宗在视察工程进度时候,就对那包工头讲,你们都长点眼睛,如果看见穿宰相服色的人从这儿经过,就赶紧藏起来。

宰相你们不认识,但是他那身官服你们得认识。那纱帽翅最长,进门得侧着进来。

看见这样的人赶紧藏起来,千万别让他发现你们。

我刚答应了宰相要节俭,如果让他看见我整修宫殿,相当于我失信,我很没面子,所以你们搞装修可以,但是躲着点宰相。

皇帝做到这份儿上也真是够逗的。一方面要维护自己的面子,树立自己虚心纳谏的形象,另一方面又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小欲望,做事还得偷偷摸摸,生怕被人抓个现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