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武困局:中国功夫为什么不能打?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2020-10-21

先来看一段马保国大师的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天下武术之中,任你掌力再强,也决无一掌可击到五丈以外的。丁春秋素闻“北乔峰,南慕容”的大名,对他决无半点小觑之心,然见他在十五八丈之外出掌,万料不到此掌是针对自己而发。殊不料萧峰一掌既出,身子已抢到离他三四丈外,又是一招“亢龙有悔”,后掌推前掌,双掌力道并在一起,排山倒海的压将过来。”

这是引自金庸先生的传世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一段。

黄日华版《天龙八部》

武侠小说描述“武功”,善用各种名词给大侠们的招数冠名,如“亢龙有悔”、“白鹤亮翅”、“凌波微步”,很多都取材于传统文化著作,如周易、老庄。

由此可见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有其特有的思想文化背景,把武侠小说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并不为过。

可是,武侠毕竟是虚构的,大侠们的武功谁也没有亲眼见过,连武侠小说家自己恐怕也不闻其详。他们之所以取那些玄之又玄的名字,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弥补“武功”本身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缺陷。

武侠小说里的武功,不完全等于传统中国武术,但武功却源自武术,或者是一种对武术的想象。

还是黄日华

在武侠的世界里,武功非常厉害,甚至一人可胜千军万马。但也从来没有哪个大侠靠武功打出一片天下,提升国家的军事实力。

郭靖黄蓉武功盖世,也抵不过蒙古人的千军万马。纵有万般功力,最后还是得回归现实,小说里的古代侠客如此,当今的武术家们也一样。

他们的招式看起来飘扬骏逸,四两千斤,武术理论看起来也博采众长、渊源深厚,可是真到了擂台上,很多人一招就倒,甚至连那句俚俗“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穿得再吊,一砖撂倒”中的菜刀和砖头都用不上。

科学

武侠小说里有一句名言,“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要把攻击性动作做得够“快”,增加足够的初速度,只能依靠力量。

作为正常人来说,力量的大小一定与肌肉的块头成正比,所以北京那位著名的肌肉男才能够ko绝大多数的“武林高手”。

李小龙在电影《猛龙过江》中展示自己的肌肉

著名华裔功夫影星李小龙认为,武术的本质就是有技术的搏击,它是一种真实的搏斗。要赢得搏斗胜利,必须使用快速、有效、强力的攻击动作。

李小龙曾经拜师学习过咏春拳,但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因为传统武术大多重技巧和动作的优美,并不十分在意攻击动作是否有效。绝大多数传统武术都是一种套路的组合,套路是固定不变的。

这样的所谓“武术”其实就是一种表演。

上台表演只要求武术动作套路好看

李小龙的武术思想应该说是比较科学和先进的。他创立的“截拳道”其实就是实用的搏击术。虽然也采用了一些中国武术的套路作为基础,但都对这些套路作出了改进,追寻套路本身的来源,从源头的实用目的出发吸收利用。

同时他更加重视广泛吸收各国的搏击术,如拳击、菲律宾拳、跆拳道、空手道、巴西柔术、泰拳等搏击术的优点,将其融会贯通杂糅在截拳道中。

李小龙的武艺,一方面是截拳道在技法和思想上的科学,一方面是他本人身体素质的强大。除了练习搏击之外,李小龙非常重视力量、耐力、柔韧性的训练。

李小龙跳绳训练

李小龙死于急性脑水肿,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诱发了脑水肿导致死亡,始终是个谜。但李小龙从小就非常重视使用药物增强肌肉,还用了日本制造的肌肉纤维震荡机,这些都可能导致他出现某些药物反应导致死亡

不管怎么说,李小龙对肌肉力量的异常重视恰恰体现出要想武力高强,强悍的肌肉是基本。

我们看到很多号称“武林门派掌门人”的“大师”人物,单从形象上看有的骨瘦如柴,有的大腹便便,虽然自称身怀绝技,但是根本就和一个普通的中年领导干部没有任何区别。

太极雷雷

如某太极拳门派的掌门人,脱掉衣服走上擂台的时候就被人看出来根本不可能打得赢,因为他庞大的身躯根本不是肌肉发达,而是肥胖。

另外还有什么点穴大师、“混元兴义太极”大师等,他们的所作所为基本和骗子没有区别,甚至根本就是骗子,在形象上也同样是毫无一丝威武雄壮。

一位外号“战略挑逗局局长”、曾任职央视的著名记者与某位“太极大师”曾经有过一唱一和的表演,“太极大师”一发功,记者可能感觉肚子上有点痒,哈哈大笑了起来。

在现代社会,一些传统武术如太极拳,虽然没有实战价值,但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武术当中的套路和招数,可以增强身体平衡能力,维持四肢力量,防止老年人摔倒。根本上来说,练武术与跑步、打球、体操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侧重点、趣味性不一样,但功效都是锻炼身体。

闫芳大师的太极功夫已入化境

比如太极拳的推手,可以两人互相配合,寻找对方的着力,甚至可以通过找别人发力的感觉体会借力打力击倒对方的方法,很有竞技体育的味道。

李小龙学习过的咏春拳是南拳的一种,出现比较晚近,脱离了传统武术那种基于古代文化的招式,着重在实际的搏击。

咏春强调出拳快速准确,但同时也吸收了太极拳的一些思想,比如借力打力、攻击中门等技巧。实际上,咏春已经不是中国传统武术思想的产物,而是与李小龙的截拳道类似、博采众长的实用搏击术。

换句话说,只要是能打的人,一定是抛弃传统武术招式,博采众长、注重实战并且体魄强健的人。

邪神说的好

不管练什么“武功”,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在“快”、“准”、“狠”三个字上,这要以力量、灵活性、柔韧性为基础,没有强健的体魄、发达的肌肉、灵活的四肢,掌握任何一种“武功”都是白搭。

闫芳大师的内力深不可测

无论什么武术都不存在武侠小说里描述的那些“内功”、“内力”,真正的武术高手也不可能宣称自己有什么“内力”。

而自称自己有“内力”,或者用“功力深厚”一类的词标榜自己的人,肯定是骗子。

门派

武侠小说讲“门派”,现实中的“武学大师”们也都自称自己是某个“门派”,但“门派”一词其实是很晚近才出现的。

清代以前,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世界上有什么“门派”,古代的武术只有口耳相传的家法。

金庸小说里的武学终极经典《易筋经》是内功的鼻祖,因为《易筋经》中有一个《内功图说》。

《易筋经》中有大量道家“修行”功法

传说《易筋经》是达摩祖师所传,但实际上历史资料中最早出现《易筋经》的名号,是明天启四年(1624年)。

到晚清开始,《易筋经》才大量出现在各种武侠小说里。

晚清之前,中国文化总体上是封闭而自信的,中国人没有必要刻意去宣扬某一种“国术”技艺高超。

随着西方列强敲开了晚清封闭的大门,中国越发觉得自己的落后,心态也自卑起来,越自卑就越希望寻找到一种东西来寄托对自己强大的想象。

武术就在此时问世,作为假想自信的依托,大量的武侠故事和武术理论也在这个时期被创造出来。绝大多数武术理论都是依托古代经典进行牵强附会,而明代的《易筋经》由于其直接描述“内功”,遂成武学无上密。

如今,少林寺周边地区依然存在不少所谓“文武学校”,教授“少林派”武功。

狮吼功还有“大喇叭”的绝招

在武侠小说里,少林派被套上了无数光环,以“金刚狮子吼”、“破衲功”、“罗汉伏魔功”、“金刚护体功”等为名的一众“内功”,它们以宗教读物如《易筋经》等为根据,打遍天下无敌手。

小说就是小说,少林寺并不存在什么“内功”,从明代以来游历少林寺的文人墨客留下的笔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少林功夫”,基本上就是一些普通的拳术和挥舞刀枪剑棍的动作表演,而《易筋经》实为道教读物

这里特别要提的就是刀枪剑棍,虽然是表演性质,但它脱胎于实战,也保留了实战的很多元素,细究其原理并善加改进利用,是可以恢复棍法的实战功能的。

电影《荡寇风云》中洪金宝饰演俞大猷

明代嘉靖年间,著名将领俞大猷曾经前往少林寺考察少林棍法,并加以吸收、改进,用于军事训练。值得注意的是,少林棍法本身并不能直接用于实战,否则只要武僧大军出动,何愁敌寇不灭?

现代标准太极拳的创始人是19世纪直隶广平府人杨露禅,他学习了陈长兴的陈家拳法,以此为基础自创了一套新的拳法,也就是杨氏太极拳。

陈家拳法起源于河南焦作,由明末清初人陈王廷发扬光大。在此之前,传说明代万历年间的蒋发是陈家拳法的祖师,这些都没有其它材料佐证。

杨露禅的徒弟武禹襄撰写了《太极拳论》,假托张三丰所创,从此才被叫做太极拳。后来,陈家拳也跟着叫太极拳。

由于太极拳是是晚清人托伪元代张三丰所创,这一历史背景被武侠小说家借用,创造了“武当派”,与“少林派”在武林中分庭抗礼。

少林武当

此外,还有“华山派”、“峨眉派”、“嵩山派”等“门派”,也都各有掌门。除了少林和武当在历史上颇有一些渊源之外,其他门派几乎都是纯粹的文学想象,所谓”掌门”更是无稽之谈。

传统的武学大多是家传,姑且把每家都当做一个流派,各有宗师,也互有影响,但古代社会相对松散,不可能存在社团性质的“门派”组织,也就遑论“掌门”了。

以武结社,是近代以来出现的新现象,国门被打开后,习武之人也效仿西人的“洋行”、“商会”建立了以某一个或某几个家传流派为核心的武术社团,有社团就有社长。

吴鉴泉,又名爱绅,满族,(1870---1942),河北大兴县人,吴式太极拳创始人

20世纪30年代,吴鉴泉在上海创立了鉴泉太极拳社,自任社长,类似于“掌门”。此前上海已经有1910年革命党人设立的精武体操学校,霍元甲曾任教员。

后来的所谓“精武门”就来自于此,其主要教授的内容在当时是被归类于“体操”而非武术

20世纪下半叶,功夫电影风靡香港,霍元甲是其中的重要角色之一。霍元甲虽然是北方人,但香港电影中的霍元甲演绎的武术招式主要来自南方的拳法。

如果说少林棍和太极拳都能算是一种“门派”的话,在现实中与它们鼎足而立的就是“南拳北腿”中的“南拳”。

1954年,澳门,白鹤派拳师陈克夫对战吴氏太极吴公仪

上世纪中叶,香港就流传着北方的太极拳绵软无实战价值,南拳则刚硬能战的说法,为此还引发了1954年的澳门大比武。

可惜那次武林中的南北两派对决只持续了两分半钟,结果是无胜无负,草草收场

值得一提的是金庸也亲临现场观看,后来小说中比武的情节,大概就源自他观看过的此类比武大会。

渊源

现代武术起源于搏击,但又不是单纯的搏击,它是将搏击标准化、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一种竞技体育。

古代没有竞技体育的概念,武术、搏击、竞技没有分得十分清楚,但武术肯定是从搏斗、打架而来。

汉画像石-荆轲刺秦王

战国时期,游侠文化盛行,侠客各自身怀绝技,其中就有武艺高强之人。荆轲刺秦王时,带着的秦舞阳就是一个身怀武艺的游侠,可惜舞阳心理素质不过关,刚见秦王就露馅了。

战国时期的游侠事迹主要有打家劫舍、看家护院、缉拿盗贼、行刺政要等,但没有具体记录他们所学会的武艺到底是什么样子。那时的武术散见于《韩非子》、《荀子》、《吕氏春秋》等书中。

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归纳了一个“兵书部”,其中“兵技巧”类十三家、一百九十九篇,收录了一些武术书,如《手搏六篇》、《剑道三十八篇》等。

不过这些书都已散佚,只知其有,不闻其详。

《角力记》书影

有具体内容流传至今的武术书籍,最早的是宋代的《角力记》,虽然书的全貌也已不存,却散见于宋代的一些类书和目录书中。

这是一本关于摔跤的理论著作,主要论述了摔跤的起源、发展,以及相关的记事。明代出版业空前发达,有多部武术类书籍流传。

嘉靖年间出版了唐顺之编纂的《武编》,将古代流传的武术分类整理注解,并详细介绍了当时明代盛行的拳法种类。

唐顺之官至右佥都御史、应天巡抚,也曾带兵在东南沿海抵抗倭寇,与后来的名将戚继光有过交集。戚继光曾经向唐顺之请教过枪术,并接受唐顺之的指导。

同时期的俞大猷听说少林寺有棍法,深入少林寺考察。经过考察,俞大猷发现,少林寺的棍法花哨不实用,已经失去了实战棍法的真传,反而教了少林寺的两个和尚学棍法。

《纪效新书》书影

戚继光系统收录了当时能见的各种流派武术,包括唐顺之和俞大猷这两个当时官场上武术高手的枪法和棍法,编成《纪效新书》。

此书是中国古代武术著作的集大成者,介绍最详尽、水平最高,同时也满含戚继光本人潜心研究武术实战技巧的心血。自《纪效新书》之后,各种武术的家学、流派才开始兴盛起来。

在中国武术的历史上,明代中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

元代中央政治控制力薄弱,民间自我组织自我保护之风较盛,可能是明初习武之风兴盛的原因之一。明代中叶以来,北有蒙古、女真,东南有倭寇,民众又不得不以武自保。

唐顺之、俞大猷、戚继光等人,将当时的民间武术编纂集成,并加入了自己的研究和提高,系统化的著作又推动了民间武术在有系统理论的背景下再发展。

同时,与外敌交战又促进了传统武术的充实提高,进一步推动传统武术向实用性、力量性、系统性的方向变化。

清代武举人照片

明末以来,党社运动在南方流行,清廷虽然严厉禁止民间结社,但并不禁止民间习武,朝廷的武举制度也一直延续到清末。网络流传的“清廷禁止习武”说,是没有根据的。

人们以武会友、开馆授艺是政治压力下党社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一些明代遗民如著名思想家黄宗羲及其子黄百家都精通武术。

许多现代武术的流派都号称其自明代流传至今。但绝大多数拳法与明代的一些武术只是同名,实际创立在清代,甚至清末或者民国时期。现代新创的也有不少。

清代人热衷于考据学,武术方面的表现就是复古,假托古代的武术,再借用传统哲学经典对武术进行理论解释,也就是现代所见的各种“武学”。

这些“武学”根本不存在实战经验,而且往往由于自恃理论高深而固步自封,武人相轻,既瞧不起对手,也不敢跟对手打,当然就越来越不能打了。

实战

武术是为了搏击,人类社会对搏击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冷兵器时代的军事活动。

即使是民间武术,也不可能不与军事活动发生关联,而古代的文人绝大多数也都认为武术和军事是一回事,如班固就把武术书目收录在“兵书”里,戚继光编写《纪效新书》的目的,是为了记述他多年带兵打仗的心得。

在戚继光的时代,市民文化已经相当发达,民间武学也层出不穷。很多人以为耍花枪、花刀、花棍这些技巧就可以用来实战了。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对此做了否定的回答,他认为战场上要严谨列阵,刀枪都是齐上齐下,根本容不得左窜右跳。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不能从民间习武之人里组织正规军来打仗。

同时,“武功再高,也怕菜刀”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在冷兵器时代,战术战法和武器装备的高低对战争胜负的影响,远胜于士兵个人武艺。

鸳鸯阵

战国末到汉代,北方游牧政权对抗中原政权的主要战法就是骑兵冲击战术,面对中原的步兵方阵,骑兵机动性强,可以迅速发动不同方向的冲击,以较少的人数打乱步兵方阵的部署,实现以少胜多。即使步兵阵中有“神鞭”,也干不过高头大马的冲杀。

中原政权的骑兵,最早只有骑射,以补步兵军阵的机动性。

一代名将李广就是骑射高手,骑射也是一门武艺,而且是比较高端的武艺,李广绝对是当时的武林高手了。

汉代马戟骑兵

但李广带兵出征,往往败多胜少,而他麾下的将士绝大多数远远不如李广的骑射功夫高。随着对游牧政权军队战法的熟悉和学习模仿,中原政权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冲击型骑兵队伍,东汉的吴汉领兵击杀公孙述就是骑兵冲击的经典战例。

魏晋时期,马镫从中亚传入中国,骑兵冲击获得长足的发展。有了马镫,人可以在马上坐稳,也就能更加从容地使用手里的兵器。

各种各样的花式枪法、刀法,绝大多数都发端于骑兵冲击的作战方法。在近身肉搏中,兵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到迫不得已是不可能赤手空拳搏斗的。

义和团是以练拳习武的民众为基础

清代以前,武学理论的主流是兵器使用法,清代以后拳法的地位才得以提升,主要原因是武术已经基本不能够用于实战,而只是表演性质的体育活动了。

在与倭寇战斗过程中,戚继光发现东洋倭刀所用的钢材强度极大,刀刃也锋利。当明军长枪向倭寇刺去,对手往往能够从容出刀,砍掉明军的枪头。

为此,戚继光在两方面开展应对。第一是明军也配备倭刀,以弥补装备上的劣势;二是创立鸳鸯阵,从单一兵种发展为多兵器协同。

现代战争中的机械化步兵以步兵配合装甲战车,与鸳鸯阵有类似的原理。

清代中前期,外无大规模外敌入侵,内无大范围民变起义,国家进入历史上空前的安定时期。

人们逐渐丧失了以武防身的需要,持有兵器的械斗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逃不过官府的追究,此时赤手空拳的拳法类武术渐渐成为民间武术的主流,至于实战就太过稀有了。

虽然这是世界各国武术的共同发展趋势,但不少其他国家的武术依然保留了力量性,也就是最大限度保留了武术作为搏击所需要的关键元素,而中国武术却走上了相反的方向,武学渐渐变成玄学。

结论

无论何种武功,要想取得实战效果,必须在攻击上做到迅速、准确、强力,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中国传统武术曾经也在实战中发展壮大,在冷兵器时代是军事活动里的主要实用技法。随着战争形态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文化变迁,武术逐渐和军事相分离,人们从习武防身到习武强身,武术逐渐成为表演性质的体育运动,也与绝大多数冷兵器相分离。

电影里霍元甲的故事和现实霍元甲完全不相关

此时武术慢慢丧失了曾经赖以存在的迅速、准确、强力三大元素,也就是俗话说“不能打”了。

近代以来,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传统武术似乎又有了用武之地。

虽然在战场上打不过洋人,可是在文艺作品中的擂台上却可以把洋人打得人仰马翻。但洋人把这当体育,咱却把这当战争;当洋人真跟咱们打仗了,咱们的“精武”精神又有什么用呢?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