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晓明:日记文学的倡导者

 山东阿滢 2020-10-21

于晓明是日记文学的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他与自牧联袂主持的《日记杂志》在全国读书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收到晓明寄来的《茶歇集》(二○○六年十二月中国文史版),被古朴大气的封面所吸引,封面画有丰子恺作品《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韵味。晓明也第一次用古农这个笔名,此前,他出版的《无定集》和《川上集》皆署本名。


   
《茶歇集》是晓明君二○○四年全年的日记。来新夏教授在序中说:“日记之体大抵分两种,一种是写个人记事以备查,文字比较随意的日记,作者不准备发表,或身后经他人发现整理,始公之于世的;另一种是作者利用日记体裁记事,准备公之于世,供他人阅读,内容也经过选择,文字也比较整齐规范。这可以称为日记文学。”这部《茶歇集》当属后者,日记贵在一个“真”字,研究人物所需资料,传记不如年谱,年谱不如书信和日记,日记是坦陈心迹的真实记录,即使公开的日记也不能为避讳一些人、事而失真,如果失去了“真”,日记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在《茶歇集》里就保留了这可贵的“真”,如日记中对一些人直言不讳的批评,这种批评不是人身攻击,只是善意的提醒,所以没必要隐去。

有人讨论日记应该怎么写,完全没有必要。日记是最自由的一种文体,随心所欲地歌自己的所爱,憎自己所恨,长者可达万言,短者只记数语,完全看自己心情。有人坚持日记要写有史料价值的、有意义的事情,普通人的人生有几件有史料价值的事情可写呢?可一旦成名后,一次极普通的交往或谈话可能变得是有史料价值。不能认为没有史料价值就不去写日记。写日记免不了记些琐屑的事情,但往往日后会从这些小事发现有价值的东西,从鲁迅的日记里就可以推算出他一生购买了多少书,及他的收入情况,当初鲁迅记这些书账时也是很随意的。

在三月一日的日记里,有晓明与老学者何光岳电话交谈时的一段记录何光岳说:“我去年(二○○三年)买了九万九千多块钱的书,出了八百八十六万字的民族源流史,二十五斤重啊,定价一千六百八十元。拿了三十多万元稿费,全部捐出去了。我现在藏书八万四千多册,一百八十六个书架,十大间房子装书,其中各类家谱四千六百多种一万两千多册,百分之八十都是稀有古本;字典、词(辞)典四千多种;自然科学、农事方面的书两千多种;地图志书一千三百多种;文史哲方面的书最多,几万册。我写的《岳阳洞庭大桥记》,一百六十七字,岳阳市委给了一万块钱,后来又给了一万;写《贺龙体育馆记》,三百八十四个字给了三万块润笔费,又给了十万块科研经费;写《雷锋纪念馆记》给了两万元,我没要,退了回去了。这能要吗?雷锋是什么人啊,我写篇文章就拿两万,能行吗?!今年省里要给我盖藏书楼,在社科院里边,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在我家现场办公。要盖四层,名字就叫‘光岳藏书楼’,盖好了你一定要来,我辟了十几间房子,专供外地的好朋友来玩时住。”虽是一组枯燥的数字,却能说明几个问题,一是老学者何光岳的勤奋,经过数年的积累,藏书达八万余册;二是岳阳市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给岳老的润笔费高出了人们的想像;三是体现了湖南省委、省政府对人才的重视,拨专款建光岳藏书楼。现在困扰着藏书家最大的问题就是藏书的存放问题,藏书家姜德明先生在向单位要求找间房子存放藏书时,曾遭到蛮横的拒绝,而湖南省委、省政府能专门为何光岳建藏书楼,真是难能可贵的。现在光岳藏书楼已建成,何老先生的藏书也已超过十万册,这不单是何光岳的个人藏书,也是国家的一笔财富。


     2014年11月21日晚,济南餐叙。左起:王万顺、阿滢、自牧、袁滨、徐明祥、于晓明(亓凤珍 摄)

《茶歇集》以书为主线贯穿始终,是我等嗜书如命之人丰盛的精神大餐,临近下班收到该书,便带回家,一口气读完。书中提到的人物我大都熟悉,读来尤为亲切。书读完了,于晓明经营的公司不景气,也找到了答案。他有时一天竟要给各地书友写几十封回信,到成都参加企业会议时却去拜访了流沙河、车辐、龚明德、冉云飞等文化名人,他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淘书、办杂志及与书友交流上了。在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老总睡觉都要睁着一只眼的今天,不全神贯注地做经营,公司怎么还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呢?书中的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了作者些许烦恼:“这几日为公司的事情着急上火,想想有些得不偿失。默默要求自己平静下来。平静下来,总会好起来的。就去天涯闲逛,发现天涯真是个藏龙卧虎之地。”(六月二十五日日记)他在公司发生危机之时,到书话网上寻求安慰了。读完《茶歇集》,我就想,如果晓明在出版社或学术单位当编辑、做学问更适合一些,可往往在出版社或学术单位工作的人却又不安心当编辑、做学问。

在商海几经沉浮,晓明成熟了,面对人性的暴虐、自私、残酷,他都能坦然面对,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最佳位置,在北京主编着一份颇有影响的杂志。他仍然痴迷于淘书、读书,痴迷于文学创作。他说:“每次震撼和感悟都会让我起笔急书,不为别的,只想记录下自己的一点真实的感受,也是自己难得的一点感动。为日后自己的情感寻找一点慰藉。震撼和感动之后,总能够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心灵又经历了一次洗礼和升华。”

二○○七年元月三日于秋缘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