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赣江水是江西大问题

 邹蓝茶座 2020-10-21

赣江水是江西大问题

国际战略学者普遍认为,国际冲突在争夺石油能源之后,下一个争夺的目标是淡水。也就是说,为争淡水资源,国家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

实际上不是可能爆发战争。因为冲突已经出现了,而且屡次。再升级就是战争,不是内战,就是国际战争。

实际上村与村为水械斗的事情,自古至今在中国山村干旱时期层出不穷,为此送命的人也不会太少。电影《老井》对此有形象的描述。

美国前农业部长约翰·布洛克在《水的战争》一书中曾如此说,“世界上有214条国际河流和湖泊流域,其中155条是两国家共有的,36条是3个国家共有的,23条河是数个或十几个国家共有的。”

从中国的角度看,额尔齐斯河是中俄两国的河,伊犁河是中哈两国河。澜沧江湄公河则是中国与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六国的河。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恒河中国、印度和孟加拉三国的河。欧洲的多瑙河流经的国家更多。前一阵越南干旱,中国澜沧江放水,解决了越南湄公河三角洲春旱缺水的问题。

布洛克继续说,在国际法中,对国际河流水量分配及其利用并没有明确规定。在过去50年间,因水资源争夺就发生过20多起局部冲突。世界银行前副行长伊斯梅尔·萨拉杰丁甚至预言,“21世纪水争议将成为引发冲突的根源。”

伊拉克一位高级官员对土耳其“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上游过多使用水资源表示强烈不满。”中东淡水资源稀缺,因此涉及到水的国际和地区间争议不断。埃及与埃塞俄比亚就尼罗河水量也有过争吵。

第三世界地区如此,实际上发达国家也一样,水资源的争议也经常出现。1986年,瑞士一家公司因仓库火灾,使数千吨剧毒农药排入莱茵河,造成下游德国、法国、荷兰沿岸城市自来水厂全部关闭。法国和德国的一些报道将这将这次事件与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相提并论,并要求瑞士赔偿3800万美元。

国内,有一个事件。川化青白江严重泄露污染,沱江水无法使用,四川多地紧急调用其他水资源援助沿途受灾地区。吉化化学品污染松花江和黑龙江,导致污水进入黑龙江俄罗斯段。外长向俄罗斯道歉。是否赔偿我没有跟进关注。

老百姓为饮水而械斗的事情,山区旱季常有。现在都不好说完全杜绝。而河西走廊的黑河,上游的甘肃张掖,与下游的内蒙古额济纳旗,多年为水资源分配争议不下,都要惊动国务院出面协调才得到解决。

在国内,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已经促使地区间水权交易的出现。这说明水作为一个自然资源,具有巨大的价值。

同样,因为华北和北京的水资源困境,中央甚至搞了两个大工程,东线和中线的南水北调,从千公里外的长江引水到中原和华北地区。

这样的大背景下,哪个地方政府都不敢忽视本省区或本地市范围内的水安全问题。如果全球升温,则水份蒸发更大,炎热更需要水来缓解问题。

农业发达省份,根据全国多年统计,全部用水的60%以上用于农业或大农业。而发达城市的二产三产同样离不开水。人们还记得,若干年前,珠江口因为旱季少雨,南海咸潮倒灌导致澳门,珠海,中山等西江流域城市自来水供应告急。结果是中央政府协调贵州大水库放水一个月,千里迢迢流下来冲压咸潮,缓解这三大城市的供水危机。因此,无论工业和服务业发达地区,还是农业发达地区,淡水是需要倍加珍惜的资源。

此时,校友卢博士让我注意一下江西有关赣江运河连通广东西江的设想,我看后愕然。

赣江我不算陌生,其水系首先是江西作为农业大省的母亲河,江西在全国的粮产地位是靠赣江水系挺起来的。其次,昌九工业走廊也好,赣州产业发展大局也好,其现实的发展和未来的扩张,都要仰仗赣江水。历史上,古代客家人南下避战火,基本循赣江一路南下。赣江还是赣闽粤三地结合部客家人的母亲河。

江西三次产业发展的现实和未来强化二三产和城市化的发展,基础资源之一就是水。因此,明智的话,不仅从现在起要节水珍惜水,而且为江西的前途和民众的未来生活着想,更要珍惜水资源。

赣江西江运河,需要用大量财力物力提赣江水入梯级船闸翻越江西广东之间南岭的梅岭山脉,助力船只从赣江转入广东的北江。如此就地取水,会不会影响赣江支流向主流的长期流量?

赣江主流的较大吨位船只(据说千吨)进入赣江的上游支流以及船闸时,可能需要换装小一些的船而增加成本,也小船的货物进入北江主流又需要换装到大船又要有额外成本。 

现在,广东产业向周边省份转移,向泛珠三角地区,包括江西南部的赣州地区转移的这个时期,产能向江西转移而来。在江西,经过加工而增值,同时体积和重量都降低了的货物,经过铁路和高速公路或者国道省道运输,已经能满足基本的需求。

既增加消耗赣江上游水资源,又平白无故费力干无用功的这事,我觉得实在是得不偿失,而且是大大的得不偿失。

鄱阳湖因为旱季缺水,多次暴露出湖底,甚至湖底短期内长满杂草而成为草原。这已经是赣江水资源短缺的征兆。此时上游如果真搞这么个梅岭运河,将赣江水提升数百米再降低数百米,实在是富豪没事撕钱玩的把戏。

一旦这个运河真搞起来后发现苗头不对,运量也不行,日常运营费用也巨大而不合算。到那时废置,则江西人民的血汗钱就已经打了水漂。

生态敏感的南岭如此破土动工,如果落得一个如此结果,决策者如何向国人和江西人民交代?
而且生态敏感地带不仅在江西赣州,还在广东的韶关地区。

邻省广东没有想让北江连通赣江的很大需求。

韶关本地水路运输到珠三角的运量都因为曲江乌石段能力限制,现在要疏浚。

而韶关的上游浈江(运河计划利用段)因为流域沿岸水土流失严重,水浅流浊沙滩多,疏浚治理也不是短期能解决的。如果不投入巨资,则赣粤运河假定开通,一开始只能大船换装小船,再小船换大船。在有赣州韶关铁路的前提下,如此折腾完全没必要。

我九十年代给国务院写过一份研究报告,题目是,通了南北,断了东西。说的是长江上建桥热,都沿用南京长江大桥的26米净空标准,导致洪水时,大船吃水量够了,上部到桥底部的空间不够;旱季水小时,上部净空够了,吃水量又不够。导致一路大船中船小船的换装,增加无数成本,使得廉价的水运方式,在长江这黄金水道居然成为不合算的运输方式。

辛弃疾以前还能在赣州吟叹道,郁孤台下清江水。真不希望以后人们把接下来那句诗变成“中间多少赣人泪”。

2016/11/7

题图。云南瑞丽南坎,作为中缅界河的瑞丽江。对岸是缅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