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筏跨越太平洋

 邹蓝茶座 2020-10-21

孤筏重洋 The Kon-Tiki Expedition 

Thor Heyerdahl 托尔·海尔达尔著

这本书买了6-7年了,一直没有大段的时间专门看。现在终于有时间。

当初买这书,是知道这个故事,海尔达尔做了个筏子从南美的秘鲁下太平洋一路向西漂流到太平洋中心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中的土阿莫土群岛。我大致概算了一下距离,说是4000多海里,大致是5000多公里,相当于从喀什到长春或哈尔滨的经度跨越。

但是我并不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和故事背景。海尔达尔想弄明白,南美古人是否有可能用原始时代的筏子漂流并且移居到四五千公里外的太平洋中心去。那是二战后不多久的1947年。抄起这书看起来,才明白,这个挪威人做这个当时看来极其疯狂的事情的原因,就是他在波利尼西亚对当地人从南美大陆坐筏子漂流过来的传说感上了强烈的兴趣,并且打算在安第斯山脉的东边亚马孙雨林照样弄几棵原来筏子使用的木料,来证明借用洪堡寒流和信风来做如此向西的漂流是可行的。居然还有挪威的其它四个人,外加一个北欧瑞典人,愿意跟他一起玩命来如此赌一把。

现在高技术的玩意很多,飞机也好,通讯也好,万一遭遇大意外,及时通报,救援的效率都相当高。1947年,只有无线电台,飞机还基本没有进入喷气时代,也是慢吞吞的。大洋中的救援,首先要确定经纬度坐标就难,要找到人或漂流物更难。2014年马航370事件多国在印度洋的搜寻,已经表明了如此的难度。

因此在那个时代,木筏要是在大洋面上解体,木筏上的6个人结局只有一个可能,送命。不是溺亡,就是进了鲨鱼口。事实上,他们漂流近百天,无数次看到鲨鱼在木筏边上游来游去。最后有惊无险到达土阿莫土群岛。

这六个人,并不是就那样呆在筏子上什么都不干。24小时轮班控制调整风帆,把控筏子尾部当舵的大木杆。此外还有专人隔一阵记录气温风向和水温,专人发报收报与外界沟通,尤其是接受美国相关机构发来的所在海区的洋流风向等气象数据,还要不时检查筏子的捆绑情况和坚固程度,以策安全。

作者海尔达尔只是描述记录了漂流前的准备和漂流过程,对于6个人如何在狭小的木筏上如何生活,语焉不详。他也只简单提到,出恭就在筏子的尾部,大小都直接入海。我估计因为都是男人,又在炎热的赤道海域,还常遭遇大浪泼面而来,赤身裸体估计都是常事,跟男澡堂里的浴客那样,也没有什么稀奇的。

说到筏子,南美西部山区看来有两种筏子,一种是秘鲁沿海用特种木头制成的筏子,也就是海尔达尔用古法制造的那种。还有一种,就是秘鲁与玻利维亚之间的的的喀喀湖上的草筏子。草筏子不太可能进入大洋。湖泊的浪再大,比大洋的浪来说,就是小意思。

看看这个历险,再看现在旅游热中有些国人自吹的所谓探险,那让人笑掉牙。人家真是玩命一百天,一百天的孤寂和冒生命的危险。一旦摔下筏子,因为无法控制,救援难度非常大。基本上就是一旦掉下海,稍微漂远一点,那就永远回不到筏子上了。

心理承受能力低的,不合群的在那种状况下,估计不是犯精神病,就是自我爆炸,弄得别人都不安甚至恐惧。

书里翻译的有些名词,不懂行的人看了还是一头雾水。亨伯特洋流,实际上就是洪堡洋流Humboldt Current,这股冰冷的洋流,从南极沿着南美的西海岸北上,到加拉帕戈斯群岛转向西,消失于太平洋中部的赤道海域。这是海洋生态的一个重要动力。也是海尔达尔的筏子能从南美漂向太平洋中部的波利尼西亚的大自然动力。这洋流也是太平洋海洋生态的一个重要环节。

不过作者是50年代开始翻译的。科学还没有很普及。作者自己这么翻译了。现在的出版社原样套用也可以理解。

20151127

题图:南美巴西利亚,国会大厦,1984,12


    2016年10月下旬,看到新的消息,真有人尝试用玻利维亚秘鲁之间高原湖Titicaca的草筏子横渡太平洋去了。我在前面说到玻利维亚与秘鲁之间的高原湖泊Lago Titicaca的草筏船无法进入太平洋,就有人要尝试了用这种船应付太平洋的风浪了。天下黑天鹅真不少。

美国51岁探险家欲驾“草船”横渡太平洋

 2016-10-22 
 现年51岁的美国探险家菲尔·巴克计划驾驶玻利维亚土著人用芦苇制作的“草船”,明年2月出发,横渡太平洋。

 这艘三桅帆船长约18米,在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建造,已经接近完工。它由生活在南美洲最大淡水湖的的喀喀湖的艾马拉人用古法编织而成,耗费数吨干燥后的托托拉芦苇。

为了印证先人的航海能力,船员的生活也将效仿古人,譬如使用竹制容器装水,吃藜麦、土豆和鱼类。不过,根据法律,船员必须携带全球定位卫星和导航系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