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文/邹蓝 第355天,第312条推文。 红沙湾:太湖春色关不住 2年前的3月21日,已末羊年二月初二,俗话说龙抬头的日子。龙果然抬头了。早上雾气散开,竟然就是阳光的暖意。无怪乎山花都开始奋力绽放。 无锡大年初一以来几乎天天阴或雨,只有五六个日子有阳光。冬日的淡淡阳关,也说不上暖洋洋,只是减少了阴冷的寒意而已。直到3月20日,还是淅淅沥沥的小雨不断,真是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感觉。3月21日早上,地面依然有点湿漉,天空也是一片阴沉,出门为先人扫墓,我还特意带了伞。结果这伞最后不是当了雨伞,而是阳伞。 临近清明的这个周末,无锡扫墓人流和车流拥堵。这年春节来得晚。3月20日才是二月初一,刚出正月。据说无锡民俗正月不能扫墓。而扫墓就只剩半个月时间了,其中只有两个周末。第一个周末各公墓肯定人满为患。我们提前出发,早早完成祭扫仪式才不到9点。一大家人决定到无锡南区的太湖边逛逛,于是驱车直奔无锡最南端的南方泉湖区。也是天气好了阳光普照。要是阴天甚至下雨,也许就兴味索然了。 无锡南区的太湖,整体称为梅梁湖,而南方泉那一带的太湖当地称贡湖,隔着宽阔的湖面遥望苏州。如果有人还记得2008年的无锡蓝藻事件,就知道,贡湖湖区蓝藻恶性蔓延,正是后来闹到温总亲自到视察的无锡太湖蓝藻事件的导火索。贡湖地带,是无锡自来水的主水源地之一。 无锡应该说是因祸得福。太湖污染因为蓝藻事件而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国家污染治理努力的一部分。因此,现在太湖水质不错,从中度富营养化在向轻度富营养化好转。当然,无锡或者沿太湖的治理,部分内容是产业转移,也就是污染转移,到别处危害别处的民众去了。听说主要转移目的地是江苏中北部。这不是真治理,只是用空间换时间而已。 无论如何,无锡太湖现在状况不错。从无锡硕放、苏州望亭一带向西延伸的无锡南部太湖堤岸,现在整修成了四条狭长的地带。最外的是原来的湖滩,长满水草和芦苇。然后是大堤公路。公路后方则是湿地公园,其中分两部分,近公路是河道,包括新挖掘的河道水景,然后是河道里头的林带。据说分不同的乔木灌木,如柳树、玉兰等。听妹夫说,他曾在附近的一带湿地,看到过一大群野鸭。因为受到保护,没人打野鸭子。但是是否有偷偷摸摸猎杀野鸭等水禽的,谁都不敢保证。我们在贡湖段堤岸上,也看到了几只野鸭子。 然后就奔无锡陆地最西南角的军嶂山(军字带山字旁,不过字太偏,字库里没有)一带。妹妹妹夫曾去过那里的红沙湾生态农业观光区。他们熟门熟路循山水东路口找到吴杨路,顺路直奔红沙湾。 要说那吴杨路,也真是清静,几乎没有其他车通过。后来想起来,可以说那是无锡的land’s end,地尽头,也就是无锡的天涯湖角。这么说来,这可能真算无锡的最后一片净土(无锡辖区内的宜兴和江阴不包括在内)。因为该生态园景区,位于梅梁湖与外太湖的汇合处,向西南望去,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太湖。湖的这边是古吴国地,而湖的那边,是浙江湖州和长兴,算越国地。不过看古代史,长兴一带曾是吴国的地方。不过习惯还是称太湖“包孕吴越”,也就是一边是吴国,一边是越国。那突入湖中的山角,竟然被称为太湖好望角。不过面对横无际涯的太湖,如此的名称似乎也不算为太过。 这个红沙湾生态园,真不知道因何得名。因为既无沙,更不红,都是江南小丘陵的沃土。山上坡下到处是茶树丛,间有梨树、李子、杨梅、枇杷、柑橘等林果树。已末羊年,春节迟,3月下旬才到龙抬头的二月初二,早已过了惊蛰。因此梨花已经三三两两开了。没能看到苏联歌曲那样梨花开遍了天涯的场景。桃花则含苞欲放,古铜色树枝上,还没有粉红。山上茶丛间的樱花,也将绽放花朵。桃花红,杏花白。工作人员说,再过几天,肯定是游人如织来赏樱花。日本人赏樱花,现在弄来弄去中国人也赏樱花了。无锡鼋头渚最早的樱花几棵,种在湖边长春桥两头湖堤上,颇吸引人。后来在充山村后头的山谷地种了好多樱花,号称樱花谷。据说开花时游客如过江之鲫。不过我从没去那边凑过热闹。 在红沙湾茶树和果林中转悠着,我想起了一首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江南桃花快开了,不知道这里是否有杏子树也来凑趣。当年在英国伯明翰,我带去一盘山西民歌磁带《桃花红杏花白》,外加一盘中央乐团的合唱磁带《海韵》,清楚记得有唐诗合唱“渔阳鼙鼓动地来”这一曲。那两盘中国音乐,慰藉了我的乡思。 因为没有公交班车,又是新开景点,游客除了自驾到达红沙湾几乎没有其他办法。而此地又离公路干线不近,而无锡民众对到这里的线路也不熟悉。散客非常少。不过工作人员告诉我,樱花时节,以及春暖花开之时,这里停车场满满当当,后来的车只能在路边一字排开。周末人特别多。垂钓者有之,自己带野餐者有之,烧烤者有之,茶室品茗聊天者有之。因为这里远离城市和工业污染,空气洁净,环境幽静。据说,晴日傍晚,在山岬边眺望太湖落日熔金辉煌画面的人也不少。 在景区走了一圈,我觉得红沙湾与正北方的鼋头渚景区相比,贵在山水原貌纯真,几乎无人工痕迹。山坡上下仅设有数个观景平台,便于眺望山光水色。而公路及小道,两边不是绿树,就是茶园,绿意葱茏。崖下湖滩,则铺砌有亲水便道,除汛期湖水平面上涨而难以下湖滩外,其他时间当可在湖滩上戏水濯足。想来,我祖父母辈年轻时和中年时,他们看到的鼋头渚,估计跟现在的红沙湾差得不多,估计就是多了几个亭阁而已。 数年前,无锡马山龙头渚景区刚开放不多久,我去走了一圈。感觉到的就是天然去雕饰。而且那时游客也不多,感觉很好。谁都不喜欢亲近野外和生态环境时,还跟逛农贸市场或者逛闹市那样遭遇闹哄哄的人群,景色不见而只能看到一个个行人的后脑勺和迎面而来的一张张脸。在红沙湾,我们一行9人,简直也算独占了风景。 入园一个多小时,也在岬上新建的小石亭坐看太湖浩淼无际,比鼋头渚那里看到的外太湖更加开阔。太湖的雄浑壮丽在这里。 假以时日,增加一些便利游客的设施,红沙湾或可成为无锡又一重要景区。后来看到信息,无锡和江苏有关机构,正在考虑加快对红沙湾植物园的定点、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如果配套上公交服务,红沙湾肯定会成为无锡太湖旅游的重要新景区。 实际上无锡濒临外太湖的一线,从北到南已经有了四大成熟景区:鼋头渚,以及唐城、三国城、水浒城三个主题公园。在鼋头渚与三个主题公园之间的宝界桥头,新近修建了一个宝界山林公园。而红沙湾,则是这一线目前五个景区南边尽头处的另一个景区。湖边的山水西路一路向南,车随路转,也能到吴杨路口拐进红沙湾。游客慢慢多起来,众口相传,就会带来更多游客。公交线路如果开通则能欣赏到太湖山水本真原貌的人就越多。只是到那时,20元一张的门票,随着所谓的建设和星级提升,会不会弄到跟鼋头渚一样100多一张? 到那时,人工雕琢压倒自然原貌的煞风景事情也不能完全排除。以种种高尚的名义直接或间接向钱看而煞风景的事情,全国多了去了。但愿作为植物园的名义,科学和审美还能占到上风。北京香山植物园好像就没有为招徕游客而搞过乱建设。 2015/3/22,2017/3/21 题图,无锡鼋头渚万浪桥 20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