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陕豪雨为何必然成灾 今年2017年,令我意外的是,7月末黄土高原雨季的豪雨来得如此之猛。 陕西防总信息说,7月26日8时至27日8时,陕西省有92个县(区)降雨。其中降雨量为25-50毫米的有16个,50-100毫米有8个,100毫米以上2个。强降雨主要分布在延安大部和榆林局地。 而山西省气象台数据显示,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在7月25日晚八点至26日7点降雨量达108.8毫米。 这些平淡无奇的数字背后是城镇洪涝灾害。 干旱缺水是黄土高原的气候特征。以经线划分,从东到西,河南洛阳一带开始一直到兰州以西,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是黄土高原覆盖到的范围。 太平洋季风带来的降水,因此距离东海越远,相对雨量就越少。雨量从黄土高原的东部到西部,由600至700毫米降之300毫米以下;宁夏南部和甘肃陇中处在中国年降水200-400毫米带中。 黄土高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雨量的划分标准,与东部沿海省份不同。黄土高原上雨季一般每次降雨,日降水量为25-49毫米为大雨;暴雨则日降水量为50毫米以上。 陕西8个县日降雨量50-100,是暴雨级别;而有2个100毫米以上,则是大暴雨。 至于山西,吕梁柳林县日降水达到108毫米以上,也是大暴雨。 因为雨量相对少,黄土高原地区的城乡,对于气候灾害防范的重点,主要在旱灾,而不是水灾和洪涝灾害。西北好多民房,屋顶的坡度都很小,有的是平的。这就是当地不太考虑大雨屋顶时有坡度便利泄水的事。而平时干涸的渠道河道满是淤塞,一旦山洪到来,干涸的水沟顿时出现巨大水流,夺路而出就进了城镇。 也因此,一旦出现豪雨,则西北或黄土高原城乡都容易出现积水乃至于洪涝。连帝都这样基础设施好的城市,都会出现立交桥下低洼处淹死人的事,就不用说黄土高原上的那些四五线乃至于六七线县城和城镇那样遭遇暴雨猝不及防极其被动的局面。 甘肃靖远县年降水 单位:毫米
1994年度降水205.0毫米。1995年降水285.6毫米。 这个图标是黄土高原西部的靖远县的数据。中部陕西,东部山西与河南豫西,大概只需要把每月降水数据均匀调高一些,因为年降水的月度分配,模式差不多。 我们可以看到,平均或者正常年份,一个月的雨,一天就下来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看来,气候异常现在可能会频率加大而逐渐去异常化,也就是慢慢异常变“正常”。西部大开发,黄土高原上的植被恢复在进展。但是水土保持能力依然严重不足。因此,在重点准备应对旱灾的同时,也需要适当强化对洪涝灾害的准备。 这次陕北榆林清涧,以及山西吕梁柳林的遭遇,就是一个证明。 同样的雨量如果到甘肃和宁夏,估计造成的破坏更大。因为那里应对豪雨暴雨的能力更低一些。 2017/7/28晨起即兴 题图,借用陕西吕梁柳林县2天前的新闻图片。 哀牢云雾洱海情 2016年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