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互掐各为其主 粉丝也是会很暴力的。前面已经说过,他们忠心护主,不能容忍任何别人说自己偶像的缺点。谁要是说了,网络上就会出现言语暴力。当面见了就互相掐,甚至打群架。据说还有一个小鲜肉演艺群体的不同艺人,各自的粉丝都在同一个团体的演唱会上彼此不服气而打过,据说两个女孩互踹场面激烈。 这次蠢粉竟然弄到了要灭紫光阁的地步。倒不是这些蠢货反GONG,他们对中国的党和政治几乎一窍不通或者一点不关心,而是他们误以为紫光阁就跟肯德基,麦当劳金拱门,海底捞或香辣蟹一样,是连锁餐厅。 韩国两个艺人金和李,在中国接了一个广告,因为照片上两人一样高,各自的中国粉丝不满而发生了骂架。 有人说,粉丝电影是国产电影的新类型,对此类电影的评价大多是这样的: 电影好看吗?不知道耶,我只知道男主好苏好帅哒,好想来一打。 电影讲的啥?我才不关心呢,我只知道女主真的美翻啦,好想娶回家。 该评论说,如此电影,豆瓣评分多为C型,而粉丝刷分刷到飞起。然后评论里粉黑开始互骂,粉丝愤怒叫嚣为什么有人看都没看过就打一星,虽然自己也没看但必须刷个五星来消气,黑粉叫嚷好多水军刷五星,必须打个一星来平衡一下,评论比电影更精彩。 这评论说,这类电影,男主女全程演技不在线,台词差到哭,粉丝除了说好美好帅根本找不出别的词来挽尊;导演更是差得离谱,故事讲不清楚,剪辑混乱,毫无亮点。 作者说,不过对于此类电影也不必苛责太过,毕竟有固定的人群为其买单,但是此类粉丝电影上映的时候应该注明,仅适合青春期中二少女观影。 有的深度粉丝干脆放弃职业,放弃学业,跑去做职业粉丝,作为粉丝团的初级或者高级管理者,靠偶像吃粉丝。这倒也是一种择业。还有的当职业追星人,见任何星都追,追到了就合影。然后就有娱乐八卦刊物报纸去买这些照片刊出,取悦相关的粉丝群来挣粉丝的钱。据说上海虹桥机场就有一个追星而追出了名的中学逃学女孩。 我嘀咕的是,到50岁还能如此追星?成老头老太时跟小辈说,我这一辈子,啥都没干,就当了职业追星人和深度粉丝了。他或她好意思这么委婉地说自己一辈子白吃了粮没干正经事? 粉丝的可笑可怜事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就此做个初步的小结打住。 同一个偶像,各地的粉丝没见面也是兄弟姐妹。这是抱团。一旦遇到不认自己偶像的别人的粉丝,抱团回击。而且这也是黑白分明,就跟米国小布总统的那名言那样,你不站在我们一边,就是站在敌人的一边。 粉丝在正常领域里表现可能正常,而涉及到偶像的方面,理性随痴迷的程度加深而下降。越痴迷,越下降。 男粉丝好些都梦想吃天鹅肉。当了老板有钱的,真有能包吃几天的。 女粉丝好些(不是全部)都想吃小鲜肉,或者被小鲜肉吃。 当然还有同志粉的。因此,一旦男偶像或者女偶像公布了恋情,一般都会出现严重的掉粉情况。也因此,相当一些偶像都坚决隐瞒恋情甚至婚姻。香港一大歌星,婚姻隐瞒了二三十年。还有的光同居不结婚。 铁杆深度痴迷的粉丝,毫不利己,专门利偶像。挣五千一个月的人,千方百计给一个月拿三百万、三千万的人作奉献,哪怕自己穷到要借债度日都在所不惜。还有要整容成自己偶像的,那就实在太太太TNND疯狂了:独一无二的自己不当,要当假冒伪劣的别人。有的因为偶像在某城市,考大学时不考虑专业兴趣,只想考到偶像所在的城市去。这是拿自己的人生和职业生涯当儿戏。 一般性的偏好,如同吃饭有偏好一样,很正常,也在情理中。不算粉丝。 因此粉丝一般要从中度起才能算。 而中度粉丝,可以算轻度的狂热分子,而重度粉丝就极其狂热了。经营好了这个粉丝人群,偶像能多挣好多钱。现在,粉丝都是偶像和经纪人背后算计利用的对象。 当然,追星到中度或深度痴迷,只要不犯法违规(互相打架就是违法治安法了),都是个人的选择。别人管不着,最多就是调侃一下说一说。 2017/10/29,2018/1/9 题图,塔里木河,新疆阿克苏,阿拉尔市塔河大桥段 201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