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与巴里坤是微缩版的新疆 邹蓝/文并图 我知道美国的农机品牌John Deere约翰迪尔,也知道美国工程机械Caterpillar。生活在城市里,多次见过建筑工程机械Caterpillar卡特彼勒,却从没见过农机约翰迪尔,因为汉族地区小农分散,无法利用高效率而适合大面积农田的农机。而我曾去过的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下属几个农场,以及新疆奎屯石河子与阿拉尔,则都没看到过这个品牌的农机。这次在巴里坤,居然见到路上汽车拖着农机行进,我看到农机后面标有一只跳跃的鹿而不认识,回头看见John Deere字样才恍然大悟。 哈密机场, 我想了一下就明白了,巴里坤地广人稀,又有好几个大型军马场和农场,不用农机根本无法应付农牧的季节性需求。在口门子松树塘到县城路上,看到一个农场在用农机捆扎秸秆。再看地面,一根根黑色的细细塑料管铺着,原来是一次性的滴灌设备。真没想到,第一次见到了旱地农业的利器滴灌设施。巴里坤的农牧业委实不能小看。 捆草机和背景东天山的雪峰 秸秆一捆大约20公斤,据说卖价7元。都是牲畜冬天的粮草。与农工聊起来,他们都有甘肃口音。一问,巴里坤的汉族多来自甘肃各地,河西,陇东都有。干脆县城几公里外天山坡下,有一个村子叫兰州湾子。据说那里的居民保留有不少甘肃民俗。新疆其他地区人口说的是略带新疆特色的普通话,而巴里坤则说的是带浓重甘肃口音的陕甘官话。 晨曦中,背靠天山的巴里坤县委与政府 从巴里坤沿天山北麓的公路往昌吉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进发时,路过海子沿乡,继而再往萨尔乔克乡走的时候,一过那座横在路边的尖山,天山北麓的田野和牧场的场景就逐渐变化为戈壁荒漠。这时不知为何,我脑子里突然想起了葡萄牙大诗人卡蒙斯的一句名诗。他在葡萄牙最西端的洛卡角吟诵道:陆止于此,海始于斯。Aqui, onde a terra se acaba e o mar começa。英语是如此翻译的:Here, where the land ends and the sea begins。我眼前此景,则是沃野草原止于此,荒漠漫漫始于斯。 巴里坤海子沿乡的农田与牧场 巴里坤西部与木垒东部,看来缺少天山流淌下来的河流,致使这一带二百公里宽的天山北麓地带,是童山濯濯的干旱戈壁地貌。从海子沿乡一路经萨尔乔克乡,下涝坝乡而入木垒,几乎全是天山南麓的那种干旱戈壁地貌。与巴里坤东部的天山北麓绿洲湿地湖泊地貌成完全的对比。不过这也使得巴里坤自己就成了一个小新疆,新疆的微缩版。 从萨尔乔克乡开始直到170公里外的木垒县,基本就是戈壁荒漠 第二次到哈密和巴里坤,我猛然有如此想法。连这次走新疆,算起来四到喀什,二至红其拉、伊宁霍城察布查尔、塔城额敏、奎屯乌苏独山子克拉玛依、石河子,三至吐鲁番,也到了阜康和阿克苏阿拉尔,乌鲁木齐近二十次。我对新疆算有了解。 新疆号称三山夹两盆。而巴里坤伊吾盆地的地貌也是三山夹两盆。南有天山,中有天山支脉莫钦乌拉山,北有东准噶尔破碎的山地作为中蒙界山。中间的两盆,北有三塘湖盆地,有雅丹地貌和戈壁特点,南有巴里坤伊吾盆地。我觉得,没大段时间体验新疆的内陆游客,不妨夏秋季节到哈密,好好转悠一下巴里坤,伊吾,包括天山南麓的哈密市区。对新疆的总体感觉,在哈密和伊吾巴里坤就能大致得到。 哈密现在有了机场,原本要到乌鲁木齐下飞机,才能长途奔波600公里差不多一整天到哈密。现在西安等地转机就可免去600公里回头路直接到达哈密,或体验一下便离开,或展开新疆路程。 雪山,天山松林,绿荫草原,湿地,湖泊,戈壁与沙漠,雅丹,果园,成群的牛羊马和骆驼,哈萨克牧民的毡房,坎儿井等等。大凡一个游客指望在新疆看到的,多数在巴里坤-伊吾盆地都有。而在天山以南,哈密有巨大的绿洲以及三面的戈壁瀚海,雅丹地貌。 在巴里坤遇到羊群过路,左边是收割过的麦田,右边是牧场。 而且天山的南北穿越,也就是东天山哈密的南山口到口门子一线最窄,不过二十公里,一个多小时。而独库公路南北穿越天山561公里,弯弯绕绕上坡下坡的,速度开不快,据说差不多平均就是30公里一小时,高山峡谷悬崖的,敢开快的会直冲悬崖河谷。沿途不停留也需要两天。再说,难得上独库公路,沿途风光无限且恢弘罕见,谁会无动于衷不停下来看看? 哈密与天山以北的伊吾和巴里坤风光,确实就是一个微缩版的新疆。 毡房的背景就是尖山子。海子沿乡是巴里坤农牧区绿洲的最西边缘,再向西过去就是戈壁大漠。 2018/9/26 |
|